一个时代的结束,活下去背后的真相,楼市降价潮到来

昨天,万科的标语活下去刷屏了。万科在深圳举行的秋季例会现场,活下去的标语非常显眼,现场也有人高喊活下去。

一时间,现场活下去的照片到处在传,刷爆朋友圈,但是不同的人,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很多做企业的人,尤其是创业的人,很同意万科的观点,认为现在企业不容易,需要努力活下去。

另一种人,或许是炒房的人,则表示,万科这是矫情,明明是暴利的房地产行业,竟然喊着要活下去,还要不要脸?

于是,我和万科的领导人联系了一下,问他们万科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给我的回答,没有超出我的意料。

其实,这是万科忧患意识的体现,万科之所以成为万科,在多次宏观调控下,都能逆势而上,最终成为最强大的房地产公司,根本原因就是忧患意识。

这一次,同样是他们忧患意识的体现,当前国内、国外经济情况不明朗,尤其是国际情势非常复杂,提出活下去的口号,很符合当下的情况。

我们国人备受推崇,甚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公司华为,也是一家充满了忧患意识的公司。

华为的精神领袖,中国伟大的企业哲学家任正非就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经常为了华为生死存亡的问题而殚精竭虑。

有一次,他发表文章,其中核心的观点就是,华为还能活多久,在他看来很可能就只有12个月。

但正是华为的忧患意识,华为全体上下反而激发出了强大战斗力,不断攻城拔寨,成为世界最强大的通讯制造企业,现在还在芯片领域打出了中国最强音。

同样中国知名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其创始人马云也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人,忧患使得马云的境界升华了。

马云说过,2003年非典的时候,他经常在床前哭泣,担心阿里巴巴就要倒下了,那段日子是他最煎熬的日子。

后来他说,任正非说华为生存12个月,那么阿里巴巴最多也就24个月,类似的话语充满了忧患。

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阿里这些年突飞猛进,由一家电商企业,真正蜕变成为了一家核心高科技企业。

无论是达摩院、罗汉堂,还是平头哥半导体,阿里云,都是核心高科技,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代表了领先科技水平。

正是忧患意识,成就了华为,成就了阿里,没有忧患意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任正非和马云。

万科董事长郁亮,一直推崇华为,推崇狼性的精神,因此他内心一定和任正非一样充满了忧患意识。

任正非通过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唤醒了华为强大的战斗力,郁亮也在通过忧患和危机意识在唤醒万科的战斗力。

只有给企业灌输危机感,才能让员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这是古今兵法中常用之道,任正非懂,郁亮也懂。

而且,客观上现在的环境也确实充满了危机感,没有理由不以此激发大家的斗志,只不过在科技行业,大家更容易理解。

但是,到了地产行业,很多人认为房地产暴利,因此当一个房地产龙头企业提出活下去的目标,大家就认为是矫情了。但实际上现在的房地产行业正在面临严峻考验。

1、现在全世界的加息、缩表浪潮到来,告别宽松货币政策,房地产行业再也没有过去宽松的融资环境了。

而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极度依靠负债,别看这些企业资产规模非常庞大,但是负债规模也非常庞大。

万达的王健林在公司年会上,老泪纵横的唱着《一无所有》,这是他真实的内心想法,如果除去八千亿负债,他真的一无所有了,首富变首负,负债的负。

这些大房地产商负债规模太大了,万科万亿负债,如果货币持续收紧,银行和社会都缺钱,何以为继?

想一想,每天光叫利息就要两亿,换了谁,谁都充满了危机,这还仅仅是利息,还有几千亿近万亿的本金要还,更让人焦虑。

2、商品房预售取消的消息,如警钟高悬。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是因为借鉴了香港的模式,但是也带来了巨大的弊端。

香港发明了商品房预售,也使得楼市泡沫巨大,中国学习了香港的做法,楼市泡沫也大。

商品房预售取消的声音传来,尽管最后没有定论,但不排除有可能,房地产商失去了一条最重要的融资途径。

这个消息,会使万科焦虑,产生危机感,也会使得整个房地产行业产生极度的危机感,极度担心,充满焦虑。

3、中国城镇化到了尾声,人口红利已经结束。

过去中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是中国城镇化高速前进的结果,现在城镇化已经进入尾声,人口红利结束。

增量的人口越来越少,大家都在争夺存量人口,房地产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房市场,开放商的好日子不敢说完全过去了,但至少比过去难过得多。

很多人说,万科一年销售6300亿,还要提出活下去,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其实不然。

企业越大,压力就越大,尤其是高负债行业的企业,船小好调头,船大难转身,一旦发现前面有冰山,小船可以停止并调头,大船则惯性向前,撞向冰山。

次贷危机的时候,雷曼兄弟是百年投行,说倒就倒,房利美、房地美说倒就倒,如果不是美国政府救助,早就是巨大的悲剧了,这些超级大企业,在危机到来时,风险更大,因为他们的负债规模太庞大了。

接下来,楼市的降价潮肯定会到来,在万科、碧桂园等大型房企的带动下,降价回笼资金将会是普遍现象,因为手中现金越多,越能立于不败之地。

谁先降价,谁先受益,因为存量目标用户越来越少了,各个发展商都在争夺,后降价的开发商恐怕就会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

也许,过了很多年,回头想想,很多人会感谢郁亮,感谢万科,正是这次活下去的口号,让大家突然梦醒,提前备好粮草度过冬天,很多缺乏敬畏精神的人和企业,将终究成为过眼云烟。

一个时代结束了,这不正是大家一致期盼的时代吗?房价下降,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