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倒掛,距離定增價還差5個漲停,是投資銀行股的好時機嗎

近期華夏銀行發佈《非公開發行普通股股票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報告》稱,該行擬以非公開發行的方式發行合計不超過25.6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92.36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本公司的資本充足率。

定增倒掛嚴重,距離定增價還有5個漲停

根據計算,此次募集資金的價格約為每股11.40元,而定增公告發行當天,華夏銀行的股價為7.63元,與定增價格差了5個漲停,倒掛嚴重。

所謂倒掛,就是定增價格相比股票價格較高。正常情況下,定增價格都是略低於股價的,因為定增的規模一般比較大,相比股市中買進賣出的中小散戶來說,這就是超級大戶,他們買入理所應當享受一定的福利。而倒掛則是相反,定增價比市場價高出不少,有一種吃大戶的意思。

華夏銀行此次定增,溢價幅度很大,而且這些大戶是有來頭的,三家國資背景的大股東全額認購,分別是首鋼集團有限公司、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

財大氣粗的國資企股東,顯然願意以高溢價參與定增,認可這個價格,一方面看好華夏銀行,不會做賠本的生意,另一方面也算是危及時刻幫忙,畢竟現階段銀行資本補充壓力真的非常大。

銀行資本告急,各家都忙著“補血”

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連銀行也很缺錢。

根據年報,華夏銀行在2016年已經募集了200億,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再加上這次募集的將近300億,僅兩年時間,就補血500億。

就在今年半年的時間內,農行募集1000億,興業銀行募集300億,工行募集1000億,據初步統計,26家A股上市銀行中多數均有通過再融資補充資本的行為或計劃。

可見,銀行的資本荒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

為什麼銀行也這麼缺錢?

主要是因為不良貸款太多。隨著國家監管趨嚴和中小企業的危機,不良貸款率成為懸在銀行頭上的利刃。

以華夏銀行為例,其資本充足率比上年同比下降,同時,不良貸款餘額272.0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6.0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7%,比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不良率在攀升。

在整體經濟下滑的壓力下,中小企業盈利狀況惡化致使拖累銀行資產,並且問題貸款處置週期較長,導致資產質量大幅惡化;在資管新規新環境下,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將明顯收縮,表內的資產負債業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本金,且資本充足率等指標接近監管紅線,因此,華夏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凸顯。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現在是投資銀行股的好時機嗎?

華夏銀行股票的市淨率約為0.66,市淨率是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一般來說,市淨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華夏銀行則是A股上市銀行中股價破淨最嚴重的。再加上此次定增價格高出實際股價很多,也說明機構都看好該行未來的發展空間。

從長遠來看,華夏銀行股價的上漲空間是比較大的,如果投資者打算長期持有,現在是比較好的買入時機,至少漲到定增價位應該是沒問題。

但短線受大盤環境和銀行股價壓力較大的影響,大的漲幅不會出現,短線操作不建議追高,可以等到華夏銀行回調到支撐位附近,再進行短線操作,把握一波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