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我们都知道郑州以前叫做郑县,自1953年郑县撤销后,又经历了政府迁入和省会确立,恍惚间百年已过,宛如一瞬。风雨中走过这些年,旧城拆迁和改造已经将陈旧记忆磨灭殆尽,很多人已经逐渐忘记老城之前的模样了,而老照片却忠实地记录着郑州老城的每一点变迁……

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然而区区百年,郑州已经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为比肩一线城市的新一线城市,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大郑州”。

众人皆知郑州西郊自然的温情、东区满眼的繁华,可是老城却像在风中屹立的青松,历史变迁刻下一道道鲜为人知却再鲜明不过的痕迹,书写出一部郑州老城的《春秋》。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印刻着郑州历史变迁的珍贵老照片吧。

先来一组图片镇楼: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1911年

京汉线车站和陇海线车站靠这座天桥连接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郑州火车站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1923年的郑州火车站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1959年的火车站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20世纪8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1991年从西南角看郑州车站

高架候车室正在建设中


当年郑州八景之一“古塔晴云”中的开元寺舍利塔坐落于塔湾路。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塔湾路附近的开元寺舍利塔

按历史事件推断,这张照片很可能拍摄于1930年代


《郑州文物志》中记载:“开元寺舍利塔,塔高50多米,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后毁为十一层。”原先每层均有棚板和木梯,人可盘旋登塔观景。四周风景幽雅,古柏参天,晴日遥望蓝天,浮云掠塔而过,历史上素有“古塔晴云”之称,是郑州著名的八景之一。

开元寺舍利塔原来所处的地方,后来被叫作“塔湾”。第一人民医院西边有一条小街,名叫“塔湾西路”。小街东200米,是南北走向的“塔湾路”,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1912年,意大利人贾师谊在郑州创办了天主堂医院,这就是郑州人民医院的前身。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1912年,贾师谊创建的郑州天主堂医院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医院先后更名为“郑州市公教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第四人民医院”、1975年与“郑州市工业医院”合并成立“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08年7月更名为“郑州人民医院”。

郑州的“老坟岗”,东起二七路,西至铭功路,南起解放路,北至太康路。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1950年代的“老坟岗”

当时的繁华,堪比如今的德化街


200多年前,一群伊斯兰信徒在这儿埋葬了一位德望兼备的阿拉伯传教士,即为现在解放路跨线桥东端下桥口北侧的“巴巴墓”。

回族兄弟仰慕传教士之德,便争相将自己亡故的亲人埋葬其周围。历经百余年,郑州老城外的这块荒土岗就成了回民义地——郑州“老坟岗”。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10年前的老坟岗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老坟岗现状


解放前,郑州几乎所有吃喝玩乐的内容都集中在老坟岗。老坟岗中间是片空地,有拉洋片的、变戏法的、骂大会的、卖大力丸的、卖全鹿丸的、玩猴的、说唱的、算卦的、看相的。当时老坟岗的老艺人,表演时不说场场爆满,但混个肚子圆,是没问题的。

现如今,曾经在老坟岗热热闹闹地存在过的民俗艺术,大部分都已经难以看到了,老坟岗也早已不是往日的老坟岗。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从此成为河南省省会。城市框架以老城区域为中心,开始向北向西大面积扩张,有了如今郑州城市布局的雏形。

50年代二七广场上现在二七塔的位置,是座15米高的木塔,直到70年代,才拆除了木塔建起了如今的二七纪念塔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50年代的二七广场和二七塔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现在的二七纪念塔


50年代的郑州百货大楼是当时郑州唯一的商场,仅1900平米的营业面积,但是在当时商店商铺较少,店面又小的情况下,这个大商场亮相伊始,一度万人空巷,人们都争睹这一时代骄子的芳容。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50年代的郑州百货大楼


在郑州百货大楼开业的第二年,它就以年销售额550万元、年纯利润36万元的丰硕成果,创造了当时的商业奇迹。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50年代的郑州建设路

图左下角绿树成荫的地方就是“碧沙岗公园”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1958年的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大门

位于现在商城路上的管城区委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1959年,红旗百货大楼

曾是六十年代郑州十大标志性建筑

红旗百货大楼与百货大楼、手工业大楼并称郑州百货商场三巨头。它们承载了郑州人在计划经济年代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

尤其是前两者,可以说,1990年之前,没逛过这两座大楼的郑州人简直是少之又少。这里的每一层楼,楼梯的每一个台阶,都有郑州人的记忆。

到了七八十年代,郑州进入了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各大厂矿的产业工人成了让人羡慕的对象。随之而来的城市面貌更新,也让郑州从一个小县城真正向城市化迈进。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70年代,二七纪念塔落成

以南市井繁忙,过了金水河,绿树成荫


70年代郑州的人口不到100万,道路安静、空气清新。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70年代的郑州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绿城

右上圆顶建筑为省体育场,

正上方视线尽头是电厂的烟囱

金水路是一条政府机关及文化积累的大道,被称为郑州的长安街。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70年代的“西郊”嵩山路,还没有绿城广场

左为碧沙岗公园,右为市委

中原路南的市政府大楼是最高建筑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70年代北二七路街景

河南人民剧院现在成了大卫城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再往北走不远,就是跨金水河而过的新通桥

连接着省行政区和二七商业区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70年代的河医转盘

附近纺织厂工人骑自行车经过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郑州三棉,随着一五计划大批工厂建立

郑州的经济很快跃升到全省第一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国棉厂车间内景,很多工人来自江浙的支援建设

如今她们从新郑州人也变成了十足的“老郑州”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70年代末,中原路上的郑州邮电局大楼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同期的福寿街泥泞不堪但倚靠火车站生意兴隆,人头攒动

一组老照片看郑州城市百年历史,记忆涌动,心潮澎湃……

▲人流最多的地方,要数下班时的二砂厂大门以及郑州市劳务市场(位于解放路)


结语

时光匆匆,从火车站发源起来的郑州城区,如今已再难找到当年的痕迹。但回顾这些老照片时,那些生活过得记忆仍然在脑海中如放电影一般过去。

记忆难忘,前路更长。经历过计划经济的困窘,也经历过老旧城区改造的阵痛,如今终于迎来了风雨之后的彩虹。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繁华的都市商圈伴随着大型地标建筑的落地和特色项目的不断开发而生成。大郑州,就连空气也变得更加干净了。

但郑州,这个大众眼中的新一线城市,在赶超一线城市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岁月的长河静静流淌,一个更美好的新郑州已经展露在我们面前!


据郑州警民通、东方今报等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