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北伐,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老张有点忙1


以当时时局论,

魏强蜀弱很明显,作为弱者的一方,为什么要去攻打强者的一方呢?我想诸葛亮心里一定很纠结。且不说攻魏,在刘备势力最强时,连吴国都打不过,那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全军覆没,诸葛亮用这支新组建的军队,就有把握打败魏国么?

我想,诸葛亮未必有这种把握。

那么,他为什么执意要攻魏呢?

原因之一,这是出于报恩的心理。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多次流露对先帝刘备的感激之情,比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盖追先帝之殊遇”。不过,即便是报恩,也有多种方法,比如全心全意辅佐刘禅,何必非得选择北伐这一条路呢?

原因之二,刘禅确实不是雄才伟略的君主。

在《出师表》中,多次对刘禅进言,敦敦教导,这些教导的背后,可以看出刘禅的不足。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他很耐心地教导刘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出刘禅是个没有主见,没有决断力的皇帝。要是诸葛亮不在了,刘禅能领导蜀国军队光复中原吗?诸葛亮绝对不敢这样想。

既然刘禅不可能实现伟大的事业,诸葛亮只好替他包办。在他看来,北定中原,光复汉室,把四百年的汉帝国完整交到刘禅手中,这才是对先帝刘备知遇之恩的最大回报。这时的诸葛亮四十六岁,当年跟随刘备打天下的将领们死的死,老的老,青黄不接,他再不去做这件事,可能没时间了。可以说,诸葛亮是报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进行旷世豪赌。

诸葛亮为什么敢赌呢?

原因之三,诸葛亮有赌的资本。

应该说,蜀国在地形上是有一些优势的。“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蜀国位于四川盆地,中间是肥沃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四周则高山环绕,“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这是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在东汉初期刘秀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盘踞在蜀地的公孙述就是凭恃此险要地利,成为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军阀。诸葛亮的想法,即便北伐不能成功,守住蜀国还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北伐最糟糕的结果,也就是退回固守蜀地,这与不进取没多大差别。倘若幸运的话,能够略定中原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即便不能,占据关中,从而据有从潼关到河西走廊的大片土地,也足以同魏国分庭抗礼

尽管后来诸葛亮发动的几次北伐都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他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大方向应该说没错。打得赢就打,打不赢我退回来,你也没我办法。

诸葛亮的军事计划,很可能受到四百年前汉高祖刘邦的启示。当年刘邦同样是从汉中夺取关中,以弱敌强,最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代,与刘邦、项羽的楚汉时代是完全不同的。当年项羽虽然强大,却不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整个中国有十八个诸侯王,项羽只是诸侯王中最强者。曹魏帝国则不同,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刘邦攻略关中,是消灭其他诸侯王,并不与项羽直接为敌,诸葛亮则不同,同样攻略关中,他是与整个曹魏帝国对抗。同样的战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难易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君山话史


对于诸葛亮北伐事迹,很多人对此看法都有不同见解,如果你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是否是正确的选择,此文章,你可以仔细阅读,结合历史材料,对诸葛亮北伐进行深度的分下,让你对诸葛亮北伐的选择进一步了解,或许对于你了解诸葛亮北伐有一定的帮助,不废话少说,直接进入主题:

总结起来两个主要观点:一方面是以攻为守,消弱魏国;另一方面是作为三国最弱的蜀国,应该采取生养休息,等蜀国强大了再北伐;

现在对于这两个观点进行分析,纯属个人肤浅的见解;刘备在诸葛亮辅佐之下,赤壁败曹操,夺取荆州,取益州,定川蜀,汉中一战,直接奠定三分天下,刘备称帝,完成了诸葛亮隆中规划,三分天下,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刘备应该做的是生养休息,等待天下有变,也就是说等待魏国内乱,使得天时从魏国转向蜀国,然后兵分两路,即可一统天下;一个人能否一统天下,主要取决于天时,没有天时这个有利条件,不可能实现一统,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是失去天时而导致国灭的。

诸葛亮隆中规划是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就在等待天下有变这个条件时,发生了关羽失荆州,失去了隆中规划出两路兵的有利条件,或许更令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刘备在关羽失荆州的基础上,再一次破坏隆中战略,撕破吴蜀联盟,对吴发动进攻,夷陵惨败,直接导致蜀国元气大伤彻底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能力,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接受蜀国,实际上蜀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亡国了,为什么这么说,刘备死后蜀国后方南蛮叛乱,蜀国既然抽不出兵力去平乱,蜀国内部矛盾突出,军心,民心不稳,如果这个时候魏国进攻蜀国,蜀国可能很难抵挡魏国的进攻。诸葛亮用他高超的治国能力,闭关锁国,休养生息三年,终于使得蜀国恢复了元气,无奈蜀国名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相继死去,赵云已经年迈,蜀国已经没有大将可用,诸葛亮得重新培养一批新将领。

最无奈的是诸葛亮一边治国还要一边练兵,谁叫蜀汉真是无人才可用了,经过三年,诸葛亮训练出一支新军,但是新军没有实战经验,如何能与强大的魏国东吴作战呢?得通过实战来提高士兵的实战能力,这时候诸葛亮用新兵去平定蜀国后方的叛乱地区,诸葛亮亲自当主帅,在这之前诸葛亮可从来没有当过主帅,就算是取益州,成都的时候,诸葛亮也没有带过这么多的军队,而且还有张飞赵云等辅佐,可以说平南蛮是诸葛亮拿来练手的战役,一个新手带新兵打仗,去跟强势的南蛮人作战,这不是找死吗?南蛮人作战有多强,看看诸葛亮组织的无当飞军就知道了,令人没想到的是诸葛亮平南蛮,七擒七纵孟获,仅用了几个月就平定了。要知道当初乾隆皇帝用两万军队攻南蛮的小城堡也就两千人,耗费两年才攻下。

平定南蛮,解决了后方问题,重新联合东吴,挥师北伐,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北伐事迹,遗憾的六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所以才会有以上两种结论。下面就来分析这两种观点:

蜀国在诸葛亮治理下,仅用三年就能与强大的魏国对抗,这恐怕也是魏国皇帝没有想到的,因为自从刘备夷陵惨败后,蜀国闭关锁国,魏国把防御重心放到了东吴那边,直到诸葛亮北伐曹魏才把防御重点放到了蜀国。诸葛亮北伐时,蜀国全国总军队不过十二万,除去留守后方,各处城池外可以调动的军队不过十万,而诸葛亮北伐一般带五万左右,每次更替使用,这样军队作战才不会疲惫,而曹魏总军队至少在五十万以上,可以调动的军队在四十万左右,这也就是诸葛亮跟曹真,司马懿对决时,人家手中军队就有十五万,还能调动边境近四十万的军队,所以蜀国以区区几万军队对抗魏国几十万大军,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所以引出了诸葛亮这是穷兵默读,不懂军事的观点。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个人觉得不正确也不符合历史,理由如下:第一诸葛亮北伐不占天时地利人和中任何一个优势,如何能取胜?再加上军事力量不如敌人,敌方统帅曹真,张颌,郭淮,司马懿可都是当世名将,用兵高手,诸葛亮北伐怎么能成功,如果在这样的条件诸葛亮成功了,我觉得他就不是人了。魏国在曹家治理下政权非常稳定,曹操,曹丕,曹睿都是明君,治国能手,在这三人治理下,魏国发展的非常快速,魏国有多强,看看孙权出兵十万,被曹睿轻松击败,大败而归,而蜀国刘禅跟这三人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天时在魏国不在蜀国;蜀国从汉中出兵,去魏国作战,这是地利优势在魏国,有句话叫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见蜀国出兵是多么的困难,从蜀国走到魏国,等走到了军队人都疲惫了,还怎么打仗,加上魏国城池坚固,又有铁骑,装备精良,军队实战能力强,魏国占地利;魏国政权稳定,军队团结,作战能力强,军事力量远超蜀国,统帅又是有才能的人,这是魏国占有人和或人力资源优势;诸葛亮在这样的条件下拿什么优势跟魏国拼,拼的只有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其他蜀国没有任何优势,粮草不足,将才不足,军队不足,装备不足,将士实战经验不足,这样的北伐军队能成功那是不可能的。

这么多的劣势条件,难道如此聪明的诸葛亮想不到?如果想的到为何还要北伐?就算想不到,第一次北伐失败了,第二次还要继续,这是为啥?第二次失败了,又来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这不符合逻辑,中国历史上有哪位统帅像诸葛亮这样不断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史上北伐次数恐怕没有比诸葛亮更多的了吧!给人的感觉是诸葛亮穷兵默读,不懂军事乱用军队,耗材耗民,六次北伐无功而返,这是常人的思维。但是如果诸葛亮真是这样的人吗,这是不符合历史,为什么呢?一个穷兵默读,连年征战,耗财耗民,百姓饭都吃不起才,百姓应该是人人都怨恨诸葛亮,但是历史却是反着来的,百姓对诸葛亮北伐没有丝毫的怨恨,而是一种崇拜敬仰,诸葛亮北伐期间蜀国是三国中治理最好的一个国家,诸葛亮死后,百姓主动要求为诸葛亮立庙,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百姓要求立庙的第一人。穷兵默读的含义是不懂军事的人不断发动战争,民不聊生,怨声四起,而很明显诸葛亮符合这一说法,说诸葛亮穷兵默读,不懂军事这不符合历史,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但是大多都是有收获的,除了第一次北伐军队有点损失,其他北伐都是魏国损失更为严重,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蜀国没有消耗多少国力,军队损失少,粮草不足就退兵,百姓吃饭没有影响,但是魏国可就惨了,大将王双战死,曹真抑郁而死,张颌战死,损失不少军队,粮食消耗太多,很多地方百姓吃不上饭,小叛乱也不少,可见诸葛亮北伐对魏国影响不小。

所以说诸葛亮北伐穷兵默读,不懂军事,这是不符合历史的,穷兵默读的人还受百姓爱戴,不符合历史,不懂军事的人,入选武庙十哲,难道唐朝宋朝明朝的人思想都有问题,把一个不懂军事的人放在武庙,而且还在前十?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如果蜀国采取生养休息,在诸葛亮有生之年,蜀国利用地利优势自保,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蜀国与魏国各自发展十年,这差距将是什么概念?魏国明君发展魏国,人口众多,而中原又是人才集聚地,出人才的地方都是在中原,发展时间越长,差距越大,蜀国包括四川,贵州,云南等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居多,而且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没有人居住,据现代数据统计贵州省山地面积占有93.7%,这是什么概念,有93%的地区是没有人住的,这是现代,那三国时期是什么概念?贵州这样,云南,四川恐怕也差不多,这样的地区如何能跟中原相比?蜀国本身就不是产生人才的地方,这也就是诸葛亮为什么看到姜维后,说是难得的人才,连姜维都是魏国的。所以生养休息,是不可行的,十年前的中国与日本,十年后的中国与日本,差距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差距,蜀国生养休息,除非魏国的君主像刘禅,孙浩那样无能,像司马懿后代那样无能,内斗,五华之乱,八王之乱,让魏国发展倒退,这时候诸葛亮北伐,蜀国绝对能轻松一统天下。所以能讲得通的是第二种观点,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以攻为守。

从诸葛亮不占任何优势下北伐,而且是不断的北伐,他的目的无论是报先帝,还是解决内部矛盾,但是总得来说,当时的局势,蜀国不可能一统天下,蜀国不具备条件,北伐的目的在于消耗魏国,阻碍魏国发展,延长蜀国寿命,所以诸葛亮在北伐的过程中,稳打稳扎的打,不冒险,不强攻,粮草不足及时退兵,不让增加百姓的赋税,因为蜀国冒不起风险,蜀国大军一不小心全军覆没,将直接影响蜀国亡国,再者奇谋不是对任何人都可以用的,奇谋只能对付匹夫之勇的人才可以用,对付曹真,张颌,郭淮,司马懿这种当世名将,用兵高手,奇谋很难实施,司马懿千里灭孟达,杀公孙渊,这样的奇谋,三国有几人能与司马懿相比?但是当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时,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为何不见他的奇谋,他的出奇制胜呢?诸葛亮的防守没有空子给司马懿钻,司马懿哪里来的奇谋?当初白起对廉颇,廉颇的防守,白起拥有兵力优势,也没有奇谋可用,只能换掉廉颇,换赵括这种无能之辈,奇谋就出来了,赵括战死沙场。司马懿对于诸葛亮没有奇谋,但是诸葛亮对于擅长守的司马懿,还是有奇谋的,割司马懿麦子,引诱司马懿出来,诱敌深入,大破司马懿,破甲三千甲首,张颌战死。这是诸葛亮北伐以来取得最大的战争胜利,如果大家对这段历史不熟悉,三国演义中的火烧上方谷,大家应该很熟悉把,这就是卤城之战的原型,只是没有火烧司马懿一说,但是都是诱敌深入,歼灭司马懿,但是司马懿命大跑了,之后就是司马懿畏蜀如畏虎,千里请战,然后就是司马懿偷袭孟琰,结果被诸葛亮击退,惨败而归,回去后接着当他的缩头乌龟拒战,最后就是死诸葛惊走活仲达十万大军了,这是真实的历史,不是演义,或许大家还不知道这也是一个成语:死诸葛惊走活仲达,比喻人死了余威还在,用余威就能吓退敌人。

综上所述,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没有奇谋,但是司马懿面对孟达有奇谋,这就是高手与菜鸟之间的对决,高手过招一般没有奇谋而言,再善攻者,遇到一个不善攻的,但是会防守的人,这个善攻的就没有办法,人家不出来跟你打,你什么奇谋都没有用,唯一的奇谋就是强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即使你胜利了也会两败俱伤,即使司马懿兵力数倍于诸葛亮,诸葛亮的军队还是在草地上扎营,司马懿在城池里面,司马懿都不敢偷袭诸葛亮,这是什么概念,数倍兵力,就算跟诸葛亮硬碰硬,我相信诸葛亮也会全军覆没,但是司马懿没有这样做,说明诸葛亮的扎营布局,非同寻常,司马懿不敢偷袭,历史也证明了,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见到诸葛亮的营垒,感叹的说出:真乃天下奇才。这句话跟他以前说的,诸葛亮提兵十万,遁入吾画中,破之必矣,完全相反,这是司马懿的真心话,从心中由衷的对对手的才能敬佩。据史学家考证,诸葛亮营垒,布军都是采用他发明的八阵图来布防,八阵图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阵法,阵法对中心的指挥者要求非常之高,八阵图厉害之处在于变化多端,根据现场形式来改变,所以对中心指挥者要求非常之高,中国历史上一共只有两人用过八阵图,而且都取得了胜利,没有败绩,唐朝军神李靖也没有用过八阵图,他把八阵图改为六花阵,降低了对中心指挥者的要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所以我个人比较赞同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以攻为守,以战养战,只有这一点才能解释的通。


汐水柔情


北伐打的不是军事,打的是政治,外交,甚至是蜀汉的生存。也许很多人认为,诸葛亮白白耗费蜀汉的人力,物力,对局势却于事无补。其实不然,蜀汉若是脱离战争,会更早灭亡,不但辜负了刘备的嘱托,也让局势提早走进被曹魏大一统的趋势里,这对反曹魏为己任为基础建国的蜀汉是不可想象的。



刘备夷陵之战后,蜀汉只剩下益州之地了,此时的益州资源,人口,粮食,物资还不如当初的刘璋时代。因为,刘璋时期的蜀中政权,很少爆发大规模战争,消耗自然比较少,而且又得到东州万余户人口的补强。但是,凡是有利有弊,蜀中因为地理位置易守难攻,相对安宁,比较没有进取之心。刘璋又是一个温和却暗弱的领导,益州的汉中独立,从刘璋之初到刘备入蜀,迟迟没拿下来,反到需要外面势力的帮忙防守。我们看益州本土集团代表大将庞義,吴懿等人在刘备时代,也没有什么发挥的作为,反倒不如镇守南蛮的张裔出彩。到了诸葛亮时代,就需要不停北伐,来唤起蜀汉上下的斗志。

(影视剧中的李严)

每个国家政体通常都有内外的矛盾,特别是东汉末年以来,地主豪强的崛起,一直影响着帝国的统治。直到东汉军阀林立,这种矛盾一直存在。于是,强大的曹魏催生了“九品中正制”来短暂解决这个矛盾。东吴的孙权则是进行了“选才改革”来解决,但是在世家大族的阻碍下失败了,还激化了君主和大臣间的矛盾,这也是晚年孙权昏聩的根本原因。蜀汉比较特殊,由于本土集团先被东州集团压住了,后来两个集团都被刘备的荆州集团压住了,所以,这个矛盾不突出。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三大集团的团结安定问题,这也是诸葛亮必须北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没有那种“一致对外”的意识,往往产生内部矛盾激化,内耗的情况。当诸葛亮北伐时,把府中后勤事物交托给东州集团代表人物“中都护”李严(领导蜀汉中军和永安军队),让他掌握着很大的权力,就已经表明诸葛亮的“公心”,可惜李严自己作死。


(蜀汉再次联盟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会互相配合,包括诸葛亮的几次北伐)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蜀汉是以恢复汉室为旗帜,如果只是困守益州,毫无进取的动向,必然影响到在益州的东州人士和荆州人士,因为这些人的梦想也是收复中原,而不是待在益州之地养老,没有归属感。同时,也会影响到和东吴的联盟关系,蜀汉和东吴的实力远不及曹魏,当年孙权没有趁着“夷陵之战”进一步进攻蜀汉的原因就是,被曹魏大军三路进攻,这也是促成三国格局最后一战。从此,蜀汉和东吴结成亲密的战略联盟,直到成都投降。而且,诸葛亮《隆中对》需要一路人马从荆州骚扰曹魏,如今只能假手于东吴了,所以两国关系对蜀汉来说,更是重要。若是诸葛亮不北伐,东吴和蜀汉的联盟没有了意义,搞不好,魏晋和东吴联合,先瓜分了益州也说不定。

所以,诸葛亮的北伐,是经过很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并非只是为了军事上的进展。


大飞熊ヽ骑士


诸葛亮身为荆州派,受蜀汉社会环境使然,和东州、益州派,有猜疑,虽同李严为顾命大臣,同朝议事时有迟肘,刘备在新野,只是想匡扶正义,有自已的一块根据地,诸葛亮隆中献策,成了刘备霸业的战略方针。

诸葛亮把隆中这一方针继续实施,巧不是打压本土派和东州派最好方法,让两派唯命是从,也无话可讲,斗争是无情的,看不见的内部复杂矛盾,要化成同一目标,是要有大智慧的,那就是寻找共同敌人,北伐这是最好选择,只要把刘禅安置好,说服了,还能拥兵自重,蜀汉就围绕北伐这条线展开服务,诸葛亮立马身价倍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大受人敬仰。解脱了在朝中和同僚们议事所带来的纷绕。北伐成功与否,对诸葛亮都是最有利的。



诸葛亮管理能力很强,依法治国,军纪严明,能预见天下三分,却看不到北伐的重重雾气迷障,常常失策,一生小心谨慎,事必恭亲,身藏鬼秘。北人凶悍,亮望天长叹,却接连受挫,还不知何故,到死都没有放下,让后人难解。


兔吐2


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北伐?答:

一,为报三顾,以完遗愿。


《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部”。诸葛亮北伐是为匡扶汉室,报答先帝三顾知遇之恩。


二,曹魏不攻,必然日益强大,蜀汉必亡。

诸葛亮意识到,曹魏占据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虽然历经战争伤害,民穷而国不强,但是如果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必然会越来越强大,到时蜀国要想北伐,问鼎中原,那可就办不到啦。而蜀国因有天险阻隔,没有遭受战争的损害,但地域偏小,且居民不多,大约才120万左右人口,兵员也才毛20万众,如果不趁早利用目前魏国尚未强大之机进行北伐,那就坐失良机,此滞彼长,蜀汉总被曹魏所灭。现在北伐,起码可以占领雍州、凉州,一是可以,获得秦川骏马,扩充骑兵,增强蜀汉部队的战斗力。二是可以,占领陇右,增加战争迂回空间,使山川之利得到有效的弥补。如果蜀汉今天不作为,后患无穷!



三,北伐中原,可以转移国内予盾。

自从关羽失荊州,刘备为复仇发动夷陵之战,结果被陆逊火攻,惨遭失败,并且在白帝城一命呜呼。此时的蜀汉的“国一代”所剩无几,荊州派镇不住本土派,还有刘嶂旧部的东州派,蜀国内"小三足鼎立”矛盾凸出,需要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的三大派系,荆州派、东州派、本地派的角逐与内斗,以增加”内三足”的凝聚力,减少矛盾的产生和激化。


从上所述,可以得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良苦用心了,实际上只有五次北伐,而且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才是真真意义上的北伐,其余三次是局部战争而已。


老蛇正宗


这个问题,题主的解释未免有点太事后诸葛亮了。“孔明时间上已经等不起”?诸葛亮怎么能知道他在白帝托孤以后就只有十一年的阳寿?难道他真的算准了自己就只能活五十三岁?

诸葛亮何时又曾自私过?按他的声望和能力,废掉刘禅轻而易举,而且还是刘禅他爹亲口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是诸葛亮不但没有行废立篡逆之事,在死前还推掉了自己的官职,除了武乡侯以外几乎没有给诸葛瞻留下什么。而诸葛瞻父子更是双双阵亡在绵竹,这样的家族,怎么能说他自私呢?

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是不得已而为之。北伐与否的问题,其实就是两杯毒酒必须喝一杯,只是死的时间不同而已。

对内,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为了凝聚蜀汉,必须靠战争,这种能最大程度团结人心的手段。《出师表》里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矣”,此时其实蜀汉的外部环境还不错,但问题就在内部矛盾上。要平息矛盾,只能靠这种手段。

对外,题主所说的“积极防御”,不就是诸葛亮做的事么?曹魏可以不打蜀汉,但是蜀汉不能不打曹魏。因为曹魏只要想打,打掉蜀汉是非常容易的,日后的灭蜀之战就是明证。只有通过不断地袭扰曹魏,让他们疲于奔命,再加上东线孙吴的进攻,才能让曹魏没什么心思打蜀汉。实际上,如果不是司马昭要搞政绩工程,蜀汉的灭亡还真不一定就在曹魏前面。

但是这都是饮鸩止渴,蜀汉的羸弱注定了它绝对不可能刚得过曹魏。从关羽丢掉荆州开始,蜀汉的灭亡就只是时间问题。诸葛亮能做的,也就只有耗尽自己和自己儿孙的生命,尽量保全这个国家多一点。



青言论史



诸葛孔明为什么明知道自己的蜀国的实力不如魏国,还要进行北伐呢?其实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首先孔明是刘备死前的托孤大臣,牢记着刘备生前的遗志,振兴和恢复汉室。孔明年龄也大了,刘禅并不是有作为的主,况且当时蜀国除了孔明外再没有能够独挡一面的人了,对于蜀国未来的担忧,因此在时间所剩不多的情况下自己再搏一搏。

其次就是魏国所属的中原地区,因为战争等原因,人口流失,当时局面还很混乱,如果趁机主动出击,胜算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一旦等到他们稳定了再去打,那就更没有取胜的机会了。而且通过不断地北伐,更加剧这种混乱的局面,也使得北方的经济,不能够快速的恢复,蜀国的安全也就就可以得到保障。



再者就是诸葛亮也有自己的考量,考虑到蜀国当时根本无法灭掉实力数倍于己的魏国,但趁乱主动出击,占据靠近蜀国的一些地区,还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这些地区的民心未稳,魏国也鞭长莫及,占据这些地方后,安定民心,进行修养生息,开疆拓土,拓展粮食生产基地,训练蜀军,以战养战,再图关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就是通过北伐也能起到转移国内矛盾的作用,因为当时蜀国国内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加剧,因此,通过北伐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乐乐爱收藏


因为蜀汉综合实力弱,且发展速度缓慢,益州虽沃野千里却多为蛮荒之地。若和平发展的话,迟早被北方政权所吞并。所以就一定要搞点事!搞事情就是所谓的发动战争。


对于当时的蜀汉而言,唯有通过战争减缓魏国发展速度、激化魏国矛盾。

再看诸葛亮北伐:

战略意义:一来转移蜀汉内部矛盾,二来通过战争使得魏国内部生变。

魏国各方面实力雄厚,单凭蜀国一州之力,以军事从外部打击很难获胜。所以诸葛亮希望通过战争使魏国内部产生矛盾......

战略目的:诸葛亮北伐,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一口气吃掉魏国的。所以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为夺取西凉等地。

若得了西凉,蜀汉军就跳出了益州山川之地,加之西凉盛产骏马且民风强悍,曾几何时的西凉军战斗力更是天下无敌。

得了西凉,再以西凉为根据进而再涂中原。


左将军


诸葛亮北伐,谈不上是最好的选择,但绝对是无奈之举。可以说,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诸葛亮除了用兵,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诸葛亮在《出师表》第一句就点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当时蜀国的国内形势极为严竣,不得不通过有限的对外战争来凝聚国内力量了。

四川盆地自成一体,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历来是农耕发达的地方,为什么刘邦就能依托巴蜀统一天下,开创汉朝基业,而号称世之英雄的刘备和千古贤相的诸葛亮,却不能依托益州之地争夺天下呢?或者说象题主所问的,为什么不能韬光养晦数年,再一举争夺天下呢?

其实这一切与刘备夺川先天的软肋有巨大的关系。

刘备上半辈子东奔西跑,碌碌无为,赤壁之战后一下爆发,割据两州占有三分之一天下。但细观刘备统治下的地盘,却是不稳固的。荆州方面,蜀国与吴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益州方面,刘备的地盘是通过分化、收买、妥协,以及武力夺取的办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的。

但是这种妥协换来的地盘根本不稳固,也就是说因为刘备的“革命不彻底”,为后来的诸葛亮治蜀带来了莫大的困难。刘备在世时,各派势力尚能保持基本平衡,刘备和荆州老臣的纷纷去世,这种隐患就暴露了出来。

从当时的魏、吴、蜀三国之间的势力来看,魏、吴两国经营多年,总体上国内思想统一,统治稳定,曹操一脉和孙吴一脉在本国内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此时司马懿还没有崛起,所以魏吴两国从各方面都压倒了蜀国。

四川盆地易守难攻,这是它最大的地理优势,但也是它最大的劣势,那就是容易自我孤立。如果没有诸葛亮北伐,蜀国可以埋头发展,但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想统一中愿了,守着一亩三分地过小日子。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先例,刘备之前的刘璋就是最好的例子,统治阶级中上层大部分人只想过安稳日子,至于北伐和匡扶汉室,根本没有人愿意提起。张松之所意暗通曹操和刘备,就是不满统治阶层这种安于现状的情况。

作为刘备死后蜀国的实际统治者,诸葛亮很清楚,如果不打,蜀国最终自甘堕落,肯定被它国所吞没,如果北伐,还是喘气的机会,万一曹魏和孙吴国内发生剧变,蜀国可能还有机会统一中原。

但是,等待是永远没有机会的,诸葛亮只能举兵,但也有个度,就是只能打有限度的局部战争,既能统一思想,又不能伤筋动骨。


华哥杂谈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读一下孔明的"隆中对"。

孔明说:曹操统一了北方,人力、物力均有优势,"此谈不可与争锋";孙权占有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以授而不可以图"。⋯孔明说:统一天下分二步走;首先不失时机的夺取荆、益二州,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在地利上造成三分天下格局。其次依靠"人和",包含用人、修政、结盟,即外结好孙权,和曹抗衡,以待天下之变。

用人、修政、结盟为我们提供了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为视点,辨证全面的把握"人和"的光辉范例。

隆中对策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理想很丰满,但是,理想搞不赢"袍泽之谊、兄弟之情"。刘备在关羽遇难后独自带领十多万人征讨东吳,包括孔明、赵云都拉不住,结果兵败夷陵,白帝托孤孔明。孔明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我写这段话的意思是孔明在垂死的"先帝"前是发了誓要按"既定方针办"。这个方针就是北伐,孔明明知其不可为,却为之,是为"愚忠"。原来与东吳结好时尚不敢言"北伐",失去荊州和东昊联盟后,却举兵北伐,孔明心中的"苦啊"⋯

为了对先帝的承诺,为了不失信用尊严,孔明于建兴六年,也就是刘备驾崩后六年,孔眀不顾"天时、地利、人和"了,率大军攻打祁山,而南安、天水、安平三郡圴叛魏投孔眀,双方交战于街亭。熟悉三国的都晓得,一手好牌拿给马谡昏招迗出,被张郃打败,孔明气得半死,自降三级职务。

元气尚未恢复,这年冬天又从现在的宝鸡西南大散岭上围攻陈仓。

这次北伐小有成功,平定了武都、阴平。

建兴九年又出祁山,这次弄死了张郃。

建兴十二年孔明从斜谷道出兵,再用木牛流马集装厢解决后勤,占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渭河南岸,孔明用士兵与百姓混合种庄稼,解决粮食,两军长期相峙,这年八月,孔明病故,时年54岁。蜀军依孔明遗嘱退兵后宣王司马懿才发现,不禁感叹: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呵!

孔明五次北伐均未成功,这是历史的必然。谈不上是否最好选择!

原因何在,简单来说事物的发展已经超过预期,曹操官渡之战后实力大增。应付蜀,吳二线作战根本没有问题。

而刘蜀偏安一州,兵弱将寡,万人的军队,还要留守后方,防备东吳,维持给养,蜀汉圴处劣势。而在实施隆中对策第二步时犯了骄傲自大,利令智昏、急于求成、轻率冒进
葬送隆中对策的开局大好形势。

所以北伐失败,诸葛亮星落五丈原。直令"三国迷"看得眼含热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