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 新希望

新丝路 新希望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沈丽莉

历史上,我们的祖先用智慧、胆略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开辟了横贯万里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辉煌,更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人们传承和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5年来,在这条合作共赢之路上,沿线各国人民积极响应并携手打造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体系。

而地处古丝绸之路黄金通道的甘肃,更是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2018年1月至8月,甘肃省进出口总额实现267.8亿元,同比增长39.2%,出口、进口增速同期在全国居于前列。累计开通24条国际和地区航线,兰新高铁、宝兰高铁、兰渝铁路等全线贯通。

新丝路,承载新使命。作为欧亚大陆桥的核心通道,甘肃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与周边六个省区接壤,是中国通向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邮电通讯枢纽和能源运输大通道,更是中国与欧亚各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国家赋予甘肃“联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定位,全力打造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

新通道,催生新作为。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策部署,甘肃积极抢占“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通道、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着力发展通道物流等十大绿色生态重点产业,积极拓展开放格局,打造中欧(亚)国际货运班列编组枢纽,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兰州号”等中欧(亚)、南亚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与重庆、贵州、广西等省区市合作共建中新南向通道,实现我国西北与西南、中亚与东南亚、“一路”与“一带”的三大区域联通,形成了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大通道”格局。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和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加快建设,口岸功能日益完善。物流大通道在拉动我省经济增长中的优势逐渐显现。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今天的陇原大地,丝路光芒再起、熠熠生辉,商贾驼铃化作列车鸣笛,大漠古道变身高速公路,商贸往来加速产业合作,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丰厚的产业商业资源,便捷优惠的投资环境,让大通道成为大平台。今天的甘肃,也正在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和更加良好的环境,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