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的变迁

徐道友

“郧西竹山崎岖路,虽然只隔一条江,山高水远无尽头,翻山越岭双脚走……”这段歌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郧西到竹山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我生在郧西,成长工作在竹山,退休后生活在郧西和十堰城区,对郧西到竹山之间路的变迁感受颇深。

那是一九五二年,从华中农学院毕业被分配竹山工作的父亲,经组织批准将在郧西农村生活的母亲、哥哥和我迁往竹山县城居住。当时没有公路,母亲请姑父用一担箩筐,一头是我一头装行李,挑着从郧西县城出发,经过郧西天河、郧阳区南北峰和鲍峡、竹山三台和双台,最终抵达竹山县城。虽只隔一条汉江,后来通公路也不足200公里,但当时翻山越岭过河,却足足走了3天。

一九五五年,竹山县九华山建林场,父亲被派去筹建,任技术员。后我们也随父亲在林场居住。到了一九六三年,因为林场附近没有学校,而我已到了上学年龄,无奈之下,父亲想把我送回郧西老家上学,开始他准备送我回去,但突然林场有事走不开,父亲便把我送到县城,然后我一人搭上竹山到陕西白河的敞篷客车,然后绕道回郧西。他嘱咐我 “路上要小心注意安全,到了得胜镇,如果遇到困难,可去找表姑父景致亮”。

车辆顺着山路七上八下、一路颠簸来到得胜镇。这时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卷着大雪铺天盖地而来。第二天早上,车站通知大雪封山,客车停发,等雪化了才能走,我只好去找表姑父。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并且是在过年的时候,虽然表姑父一家十分热情,有酒有肉有小老表陪着,但我却天天守着车站,望着郧西老家方向发呆,焦急地等待着通车的那一天。

这种焦急的情绪一直持续了好多年,直到郧西通了高速,从十堰城区到郧西走高速只需1小时。郧西通高速以后,没过几年十堰城区至竹山的高速也通了,原来竹山至郧西漫长的路程,现在只要3个半小时。

竹山通高速之后,我一直想故地重游,但因为各种事被耽误了,直到前年秋收季节才成行。

那天,女儿开着车,载上我和老伴,早上6点从郧西出发,用了一个小时到达十堰城区。休息片刻,我们又上了十堰城区至竹山的高速。到竹山,总共用了三个半小时,也不觉得累。吃过午饭,我们又用了一个多小时,沿着平坦宽阔的柏油公路走走停停,寻着儿时的记忆向九华山林场进发。这时,女儿打开音响,降央卓玛 《走天涯》的歌声在耳畔响起,听着歌曲,看着风景,多年故地重游的愿望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实现了。

这正是: “高速路通真方便,三天路程一日还,过去隔江在天涯,如今亲人当天见。”

从郧西到竹山虽只是一江之隔,但从过去的步行3日到乘车到达再到一日还的巨大变化,折射出改革开放四十年交通大发展给百姓出行带来的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