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霸」比特大陸遞交招股書只是表面風光?

繼嘉楠耘智、億邦國際之後,26日,“礦霸”比特大陸終於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

這家在CBInsights上國內排名前5的獨角獸,在開始IPO之後,就一直備受關注。

等了好久才等到的招股書,“小黑”必須得仔細研究研究。

招股書一開篇,比特大陸列舉了企業的幾大優勢:全球ASIC芯片行業的領導者,蓬勃發展的區塊鏈生態系統先驅,AI芯片行業的有力競爭者。看來比特大陸給自己的定位可不僅僅是挖礦

大 公 司 小 心 機

“礦霸”比特大陸遞交招股書只是表面風光?

在招股書中,比特大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稱: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基於ASIC的加密貨幣礦機市場的前三大營運商分別為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按收入計算,比特大陸以74.5%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其餘兩家分別佔比6.2%、4.5%。

有意思的是,在嘉楠耘智的招股書裡,市場份額(全球比特幣挖礦市場)是按算力計算的,比特大陸僅為60%、嘉楠耘智高達19.5%、第三名僅為6%;而在億邦國際的招股書裡,市場份額(全球比特幣BPU市場)按算力計算,比特大陸為64.5%、嘉楠耘智為16.7%、億邦國際為10.9%。

這樣一對比,三家礦機企業為了凸顯自己的優勢特點可謂是費盡心機

熊 市 礦 霸 也 有 傷 心 事

“礦霸”比特大陸遞交招股書只是表面風光?

從招股書的利潤表來看,自2015年到今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利潤可謂是暴漲:稅後利潤2016年直接翻了1倍多,2017年更是翻了6倍,2018年上半年的稅後利潤,則是去年同期的將近9倍。

但是,“小黑”發現一個問題:按照招股書的數據,比特大陸今年上半年的稅後利潤是7.4億美元,調整後的利潤為9.5億。而之前權威媒體Fortune報道稱:比特大陸今年第1個季度的利潤是11億美元。

於是“小黑”請教了一下百度,Fortune方表示他們的數據來自接近比特大陸的信息源,與IPO文件的數據不一致,其中或許存在兩種情況,一是二者所用的會計準則不一樣,二是比特大陸在第二季度產生了虧損。

招股書顯示,比特大陸有五大主營業務:礦機銷售、礦池運營、礦場服務、自營挖礦、其他。其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礦機的銷售,佔到總收益的94.3%。可是,礦機的平均售價卻處於下降的狀態

“礦霸”比特大陸遞交招股書只是表面風光?

從上圖數據中可以看到,2017年全年礦機的平均售價是1333美元,而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售價是992美元,已經降了1/4。“小黑”認為:現在虛擬貨幣市場走熊,接下來的礦機售價可能還會接著下降。礦機售價降低帶來的自然就是利潤率的下降。

“礦霸”比特大陸遞交招股書只是表面風光?

(礦機銷售的利潤率每年都在下降)

對於利潤率的下降,比特大陸在招股書中給出瞭解釋:2017年毛利率大幅下降是因為有存貨和供應商預付賬款的減值準備,2018年上半年則是因為礦機的毛利少了,因為加密貨幣市場的不穩定導致礦機售價的下跌。

轉 型 AI 為 時 尚 早

“小黑”饒有興致的在比特大陸的這份招股書中數了數,區塊鏈出現了95次,人工智能出現8次,AI芯片出現70次,AI則有203次。於是“小黑”大膽猜測:比特大陸在招股書中講述了一個“AI芯片”的故事。但是從目前AI芯片所佔營收只能計入1%的“其他”選項中來看,這個故事還為時尚早。

“礦霸”比特大陸遞交招股書只是表面風光?

​目前比特大陸在全球擁有2954名員工,研發人員近3成,但“小黑”卻發現:研發支出僅僅佔公司總收入的3%。作為總是強調創新是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的比特大陸來說,不僅僅研發工程師收入普通,公司整體研發投入也並不高。

根據比特大陸此次的招股書來看,該公司2017年研發支出為7260萬美元,佔當年收入的比例為2.7%;2018年上半年研發支出8700萬美元,佔同期收入的3%左右。這樣的研發支出比例,遠遠低於行業中英特爾、高通、Nvidia等芯片公司20%研發投入比例。

在招股書中,比特大陸提到了對未來的規劃,主要還是ASIC礦機和AI芯片這兩條路,現在都在加大研發力度。在此前的採訪中,吳忌寒更是表示,未來5年內,公司40%的收入可能來自AI部門。隨著比特大陸將把工作重點延伸到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可以預見,該公司研發支出將會大幅提高。

“小黑”認為,站在歷史進程裡的比特大陸,正準備通過快速上市和業務轉型,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但礦機庫存帶來的大量損失、BCH投資損失、沒有新的礦機芯片、AI業務起色不大等幾大問題仍是比特大陸前進道路的絆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