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同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7年6月,学校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共占地约130.8万平方米;校舍面积9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4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学校设有15个学院、1个部、1个研究设计院,另有1个独立学院。有6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2193人,在职教职工1854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290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46人,副高级职称451人。

武汉工程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校徽以蓝色、绿色、白色为主色彩,中间是毛笔字,类似于一个“工”字,代表学校是理工科院校。毛笔字下面是学校的建校年份,校徽四周是学校的中英文名称。

校训:格物明理 致知笃行

释义: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为探究事物原理而获得智慧和知识。“格物致知”是儒家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命题,它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

“明理”即为明人伦,晓事理,是“格物致知”的目的和延伸。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为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意谓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地实践。

武汉工程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2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4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有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和工程硕士4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学位有11个授权领域;有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6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

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化学制药,为原化工部重点学科,现发展为制药工程专业。

化学工艺,1998年获原化工部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10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

二级学科(7个):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机械电子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矿业工程、软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湖北省品牌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6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软件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E+”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制药工艺设计、化学反应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工程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历史沿革

1972年6月,湖北化工石油学院建立,隶属湖北省。

1974年,校址迁移至伏虎山麓、南湖北畔之现址(武昌卓刀泉路366号)。

1977年招收首批四年制本科生。

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

1998年1月,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化学工艺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7月3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发办[1998]103号文件精神,学院由原化工部主管改为中央与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

2004年2月份,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6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2013年7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武汉工程大学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