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赖屎香瓜

辽西凌源山区盛产一种香瓜,这种瓜皮薄肉多,甜香爽口,味道着实没得说。但它的名字却不怎么好听——赖屎香瓜。目前,凌源山区最大的香瓜批发商叫赖有文,人称赖老七。说起来,赖屎香瓜的名字,跟他还有点儿关联。

那还是40多年前,广大城市青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赖有文也跟着十多名青年,来到凌源的刘家洼子。

刘家洼子四面都是大山,是一个很偏僻的村庄。知青点设在村北头,一个大通铺,睡着十几个半大小伙子。大家“论资排辈”,赖有文论年龄排行老七,大伙儿都叫他赖老七。

小青年们都是城里人,不谙农事,也出不了力气,工分挣得不多,吃得也就八分饱。大家伙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琢磨着弄点什么东西打牙祭。农村能有啥好东西?秋天还有一些山果,过了这个季节,山上可就没啥吃的了。小青年们嘴里都要淡出个鸟来了。

这一天,赖老七接到家信,说他在广州空军当兵的叔叔回家探亲,给他带了一件生日礼物——一块上海产的全钢手表。那时候手表可是稀罕物,赖老七十分兴奋。为了能尽快戴上手表,他跑到公社谎称母亲得了重病,借了一辆自行车,连夜赶回了家。

刘家洼子离城里有一百多里路,公社只给了他一天假。一天时间眨眼便过去了,眼看着到了傍晚,赖老七才恋恋不舍地从家里骑车出来。不巧骑到半道,车胎还爆了,一直折腾到后半夜,赖老七才赶到刘家洼子村。

赖老七走得又累又渴,坐在一户人家后院的土墙下歇息。突然,他鼻子里闻到一股甜香的味道,就来自背后。赖老七坐不住了,爬上墙头一看,嘿,院子里竟然种着一畦香瓜!

这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啊!赖老七大喜,翻过墙头,挑大的扯下一个,拍开就吃。连着吃了三个,弄了一个瓜饱肚圆。

农村很忌讳这事,偷吃人家种的瓜啊果啊啥的,叫人知道了能把你十八辈祖宗都翻出来骂个遍。赖老七吃完了也有点儿害怕,赶紧溜之大吉。第二天他才知道偷的是刘寡妇家的香瓜,一整天,刘寡妇家都没什么动静,赖老七也就慢慢放下了一颗心。

本来这事算是过去了,怪只怪赖老七肚子里装不了多少黄油,戴了块手表就不知自己姓啥了,很快便“犯了众怒”。

那个年代是镶金牙咧大嘴,穿皮鞋高抬腿,人们有点啥稀罕物总喜欢显摆。赖老七的手表戴得有特色——不管有事没事,表从不离开手腕子,看表的频率也很高,一分钟他都能看三四次!好吧,你爱看就看,偏偏人家问他几点了,他却卖关子。别人问急了,他就答:“过五分。”是两点过五分啊,还是三点过五分,他偏不说,吊人家胃口,恨得大伙儿都想收拾收拾他。

机会来了。这一天,赖老七去河边洗澡,把表放在岸边,有人把他的表偷偷地给藏了起来。赖老七洗完澡,看到表没了,小脸一下子白了。回到知青点,赖老七求爷爷告奶奶,哀求大家把表还给他。大家伙儿笑着说:“啥表啊?我们还想问你几点了呢!你不过五分了?”

大伙儿看着赖老七的窘样儿,笑成一片。有个知青打趣道:“还你表也行,你去给我们整点儿好吃的来!”这时候上哪儿整好吃的啊?赖老七急得不行。

蓦地,赖老七想起那晚偷刘寡妇家香瓜的事。为了手表,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急忙道,“有吃的!有吃的!村东头刘寡妇家院子里有一块香瓜地!”知青们来了兴趣,说:“那好吧,今天你就去偷,我们给你放哨。”

当晚月黑风高,一群下乡青年趁黑摸到刘寡妇家的后院旁。赖老七手也忒黑,把人家刘寡妇家的香瓜摘得一个不剩,连个瓜蛋子都没留下。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人家刘寡妇是烈属,她男人是为集体利益牺牲的,连村里的领导都敬她三分。那时候谁不缺吃的呀?刘寡妇带着一个17岁的女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本指望着这一小块香瓜地能改善改善生活,谁料想竟出了这样的事。早先丢了几个瓜,刘寡妇忍着没吭声,这一回偷瓜贼直接给她“一锅端”,她可忍不住了!

刘寡妇一骂街,吓得赖老七小脸煞白,赶快跑回知青点,让大伙儿赶紧把瓜吃光,不能留下作案证据。他们忙,刘寡妇也没闲着。刘寡妇骂完街,又到公社报了案,公社民兵连长当天就来到刘家洼子村。

民兵连长很快给这件事定了性质,这是一起恶意破坏烈属财产的行为,偷了烈属的香瓜,就是偷了革命的香瓜!村子里就那么点几人,准有嫌疑谁没嫌疑,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除了那帮“不务正业”的知青,还有谁能干得出来这事?民兵连长决定突袭知青点。

 多亏赖老七让大家提前把香瓜吃完,要不就得人赃俱获了。民兵连长搜查无果,只好采取心理攻势,希望知青们能认罪。哪知这帮小青年还挺有种,本以为三吓两诈就能解决的事,折腾了大半天愣是没搞定。到后来,民兵连长突然不着急了,就跟小青年们耗着。

这一招狠哪!想想看,有吃是不是也得有拉?香瓜吃到肚子里会消化掉,可香瓜籽却不是那么好消化的,吃进去什么样,拉出来还是什么样。民兵连长心想,我就不信你们这帮兔崽子光吃不拉,等你们拉出了香瓜籽,一样是犯罪的铁证!

不承想,赖老七也想到了这一层。到了晚上,赖老七趴在老六耳边说悄悄话,告诉他千万不能起夜上茅房;老六又趴在老五耳边传达,说不许起夜上茅房。一传二,二传三,不一会儿,大家都明白了不能上茅房大便,要不就要露馅儿。

说起来简单,忍起来要命。小青年们吃了那么多香瓜,难免有几个肠胃不好的想闹肚子。闹肚子也不行啊,“偷革命香瓜”大帽子可不是好戴的,大家伙儿只能拼命忍。一夜有惊无险,没人上茅房。

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家还是不上茅房。知青们不去茅房,民兵连长可就着急了。本以为可以掌握证据,谁知道如意算盘竟然要落空!局势就这么僵持住了,知青们憋得要死,民兵连长急得要死。

一天很快过去,赖老七他们充分发挥“鳖精”的精神,愣是坚持了下来。到了晚上,眼看憋不住了,有的人快拉裤子了。也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民兵连长接到新的任务,得马上赶回去。临走前,他很佩服地拍拍赖老七的肩膀,说:“小伙子行啊,有忍劲儿!”

民兵连长走后,大伙儿才松了一口气,但也不敢到茅房解决,怕民兵连长杀回马枪。大伙儿拎着铁锹到后山,一人挖了一个坑,解决完后就地用土给埋上了。

刘寡妇的香瓜被偷,岂能轻易罢休?她又告到了公社里,公社又派人来调查。这时所有的证据都已经毁灭了,赖老七也不怕了。赖老七说:“怀疑我们干什么?我们还怀疑她刘寡妇的动机呢!”

当时正在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村民们养鸡养鸭搞农副产品,数量上是有规定的,超过了就得被“割掉”。赖老七据理力争,说村子里的大喇叭天天宣传“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请问这个指示刘寡妇敢违反吗?种什么香瓜?明摆着是走资本主义路线!

赖老七夹枪带棍的一番话,让来调查的干部哑了火。刘寡妇家香瓜被盗事件,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过了段时间,大伙儿静下心来,觉得挺对不住刘寡妇的。人家一个寡妇不容易,种点儿香瓜还全叫他们给吃了。小青年们嘴上不说,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正巧,刘家洼子出了“大案”——村里的鸡总是莫明其妙地丢失。刘寡妇家的鸡也丢了,刘寡妇哭得昏天黑地的。赖老七和几个知青决定将功赎罪,为刘寡妇抓住偷鸡贼。经过一番调查,大家认为黄鼠狼作案的嫌疑比较大。

围捕黄鼠狼的战斗打响了。小青年们昼伏夜出地埋伏在刘寡妇家院子里,耐心地等待着。终于有一天晚上,盗贼出现了。那只黄鼠狼真是狡猾,溜进鸡笼,咬住一只鸡的脖子,拖着就走,就像一个借力打力的武林高手。赖老七奔过去,抡起棒子就打,没想到一棒子下去,黄鼠狼没打着,反把鸡给打死了。黄鼠狼一惊,蹿到赖老七身上,张嘴就是一口,痛得赖老七嗷的一声惨叫。多亏大家提前下了网子,这个偷鸡贼终于还是被抓住了。

赖老七受了伤,刘寡妇很愧疚,把死了的鸡炖成汤给他送来。两边的误会就这么解开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刘家洼子后山里长出一片片香瓜苗。村民们觉得很奇怪,怎么这里冒出这么多香瓜苗子呢?只有赖老七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知青们做了一个栅栏,把香瓜苗围起来,精心照料,竞慢慢发展成了一片瓜地。

等香瓜熟了,赖老七摘下最大最好的,全给刘寡妇送了去。刘寡妇吃了香瓜,留下香瓜籽种上,不久又结出一畦子香瓜。

后来,刘寡妇家的姑娘和赖老七好上了,刘寡妇成了赖老七的丈母娘。好吃的香瓜成就了赖老七的姻缘,却也得到了一个不好听的名字——赖屎香瓜。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谨作为试读鉴赏之用,五天内将自行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