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意外損害「殺手」。

一、體位性低血壓,顧名思義,就是在體位改變時出現血壓降低,一般是指站立後收縮壓較平臥位時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即為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意外損害“殺手”。​二、體位性低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病,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者約佔15%,其中7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可高達30%~50%。臨床工作中接觸很多老年患者,患有高血壓,但又反覆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甚至在進餐後就出現低血壓,給這一部分老年人帶來極大煩惱,血壓忽高忽低,降壓藥都不知道怎麼吃,反反覆覆測血壓,測血壓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意外損害“殺手”。​三、老年人由於心血管系統逐漸硬化,大血管彈性纖維也會減少,交感神經增強,可使老年人收縮期血壓升高。長期偏高的血壓,不僅損害壓力感受器(位於頸動脈處)的敏感度,還會影響血管和心室的順應性。當體位突然發生變化或服降壓藥以後,在血壓突然下降的同時,缺血的危險性也大大增加,可導致全身各器官的缺血。

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意外損害“殺手”。​四、臨床中常見給老年人帶來的損傷有一下幾種:

①摔倒、外傷、骨折、出血性疾病等。體位性低血壓導致腦缺氧,會出現頭暈、乏力、眼前發黑等,甚至出現暈厥,老年人本來肢體活動不靈活,很多都因此摔倒,輕的導致外傷,嚴重的導致骨折、腦出血等,很多老年人因此而逝世。

②腦梗死、心肌梗死、猝死。如老年人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在沒有被及時發現的情況下,腦和心臟等器官長時間缺血狀態下,會出現腦梗死、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意外損害“殺手”。​五、臨床中有一部分藥物也可引起血壓降低,反覆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老年人應用的時候要注意,同時患高血壓​的病人儘量服用短效降壓藥,根據血壓及症狀服用。老年男性在服用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藥物,如鹽酸阿夫唑嗪緩釋片,可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儘量睡前服用。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意外損害“殺手”。六、治療低血壓有升壓藥物,如鹽酸多巴胺等。但治療體位性低血壓主要要靠平時生活調整,掌握低血壓發生規律,在改變體位時動作要緩慢,在平臥位要站立時要坐一會、站一會之後再慢走,同時需要家屬的細心陪伴,發生低血壓之後,要立即平臥,有條件的給予吸氧,密切監測血壓的情況,必要時儘快醫院診治。
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意外損害“殺手”。

體位性低血壓,老年人意外損害“殺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