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馬斯克的“至暗時刻”----週五,特斯拉的股價下跌了約14%,下跌到了264美元。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務。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9月30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達成了和解。這位億萬富翁仍然掌舵特斯拉,但是會辭去董事長職務,並被處以2000萬美元罰金。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在8月初,馬斯克在微博網站Twitter上宣稱,他正考慮對特斯拉進行私有化,而且已準備好資金。SEC起訴馬斯克,聲稱馬斯克發佈了“虛假的和誤導性的”聲明,而且未能向管制機構通報該公司發生的重大事情。

根據和解協議,馬斯克將會支付罰金2000萬美元,而且至少三年內不得擔任董事長職務。此外,SEC還對特斯拉處以了2000萬美元罰金。特斯拉有望任命兩名新的獨立董事。此次和解協議尚需要等待法院批准。

“在2018年8月7日,馬斯克發推文稱他可能會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對特斯拉進行私有化,而且已準備好資金,剩下的唯一事情就是等待股東投票通過。這個收購價格相對於當時的特斯拉股價來說有很高的溢價。”SEC在週六稱。

“事實上,馬斯克知道這種交易是不確定的,而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馬斯克沒有與任何潛在的合作伙伴達成資助他進行私有化的具體條款,包括價格。他的私有化聲明缺乏足夠的理由。”SEC補充說。

在馬斯克發佈私有化特斯拉的驚人聲明時,特斯拉的股價上漲了逾6%。這打了特斯拉看空者一個措手不及,此前,馬斯克與這些看空者經常發生論戰。

馬斯克經常使用Twitter的做法給自己及其創立的公司帶來了不少麻煩。在和解協議中,SEC指責特斯拉沒有對馬斯克發佈推文的行為進行管束。

“SEC今天還指控特斯拉沒有相關的信息披露控制和流程來約束馬斯克發推文的行為。對此指控,特斯拉同意和解。”SEC在一項聲明中說。

“此次和解尚需要得到法院的批准。它最終會導致特斯拉實行全面的企業治理和其他改革,包括馬斯克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務,而且會導致馬斯克和特斯拉雙雙支付罰金。”該機構補充說。

馬斯克與特斯拉看空者之間的激烈矛盾也是他最初提出私有化特斯拉想法的原因之一。在與馬斯克和解時,SEC稱,特斯拉董事會應該負責監管該公司創始人與投資者之間的交流。

“和解是為了防止進一步擾亂市場,以及損害特斯拉股東的利益。”SEC執法部門的聯合主管史蒂文-佩金(Steven Peikin)說。

周曉光的“至暗時刻”----身陷30億債務危機,“救命錢”北京65億資產遭凍結,上市公司長期停牌。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2018年9月28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文書號為(2018)京03執保249號顯示,被執行人上海富越銘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遭股權凍結,被執行人持有股權、其他投資權益數額10170萬元,凍結期限為2018年9月28日至2021年9月27日。

此次遭凍結的股權,涉及到新光集團“救急”的65億元股權。而在9月27日召開的債權持有人溝通會上,新光集團稱缺席會議的董事長周曉光,正在北京出差。

上市公司長期停牌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新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自今年1月18日起一直停牌,目前已長達8個多月。

2016年,新光圓成借殼方圓支承上市,董事長現為周曉光,總裁為虞雲新,新光集團持有62.05%股權。

今年1月,新光圓成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停牌近半年後,新光圓成拋出收購香港公司中國傳動的計劃。中國傳動為風力發電傳動設備製造企業。

這筆收購新光圓成需要付出83億到184億元的資金,其中50億需向新光集團借款。然而,母公司新光集團已深陷流動性危機,這筆百億收購資金何來惹人生疑,此前深交所已要求上市公司詳細披露收購資金來源和備案情況。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目前,新光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基本已全部質押。

包凡的“至暗時刻”----華興資本上市首日暴跌20%破發。

今天上市的投行界龍頭華興資本控股也遭遇破發,早盤目前重挫近20%,報25.600港元。華興資本控股上市首日慘遭破發,股價重挫的背後,同樣有著估值偏高的擔憂。由於公司被稱為新經濟企業背後的偉大資本推手,故其估值明顯高於傳統國內券商。

根據公司未來規劃,華興資本會徹底擁抱國際化,因為從投行層面,華興的客戶已經走在了國際化道路的前沿,華興必須比客戶走的更快更國際化。

公司募資中約40%將用於進一步擴展投資銀行業務;約40%將用於進一步擴展投資銀行業務。藉助資本市場繼續按照計劃擴展公司的業務版圖。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藍圖畫的很好,資本市場上並不買帳,第二個交易日繼續暴跌8.91%,最低至22港元。

王民的“至暗時刻”---東北首富債務危機,辭去董時長職務,股票全質押。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利源精製2018年半年報利源精製債臺高柱,由此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此前,董事長王民和妻子將持有的公司股票辦理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取得逾 10 億元借款出借給公司。截至8月初,因借款糾紛,王民和妻子所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已被司法凍結和輪候凍結,凍結股份佔總股本的22.26%。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9月初,利源精製發佈《關於土地房產被查封的公告》,披露公司全部土地房產已被法院查封,佔2017 年度經審計淨資產的 15.48%。

9月25日,利源精製發佈《“14 利源債”無法按時付息的公告》,稱公司目前資金週轉困難,不能按期支付“14 利源債”2018年 5180萬元的利息,本次債券構成實質違約。

因流動資金緊張,利源精製和“14 利源債”的信用等級斷崖式下跌。8月起,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多次發佈公告,將利源精製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和“14 利源債”的債項信用等級從最初的“AA”,逐步下調為“A”、“BBB”、“BB”、“CCC”、“C”。

據瞭解,信用等級為“C”,表示企業沒有信用,無償付能力。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7月起,利源精製人員變動頻繁,董事兼副總經理劉宇、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王立國接連離職,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董事長王民先後辭去總經理、董事長、董事等全部職務,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將其持有的利源精製全部股份和股份對應的諸多權利委託其子行使。

資金方面,利源精製與金融機構積極溝通,向金融機構申請展期和新增銀行貸款。目前,正在辦理的貸款展期預計金額達 10 億元。

利源精製7月以來遭遇的債務危機,跟停止“以債養債”有關。根據公司披露的信息,自7月以來,公司就已經不再新增民間借貸,並全面停止民間借貸本金及利息的支付。在負債壓力下,當時已經有一些銀行、融資租賃機構為公司辦理了展期業務,累計展期金額為11.93億元。截至2018年8月10日,利源精製及子公司瀋陽利源已逾期債務達21.61億元,一年內到期債務達42.42億元。

王永紅的“至暗時刻”----中弘股份債務違約55億多,股價在一元左右,面臨退市,人已失聯。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中弘股份公告稱,截至 2018年9月28日,公司及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為55.02億元,全部為各類借款。

對於債務違約影響,中弘股份表示,如果無法妥善解決逾期債務,公司及其下屬控股子公司可能會因逾期債務面臨訴訟、仲裁、銀行賬戶被凍結、資產被凍結等事項,也可能會引起更多的債權人因採取財產保全措施而提起訴訟(仲裁),公司可能面臨需支付相關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息等情況,將會對公司未來融資產生不利影響,增加公司的財務費用將加劇公司面臨的資金緊張狀況,將會影響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業務開展,並將對公司 2018年度業績產生影響。

對於應對措施,中弘表示,一正在尋求重組,二是加快資產出售,三是催收應收賬款。

2018 年8月27日,中弘集團與加多寶集團及深圳前海銀誼資本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債務重組及經營託管協議》,加多寶集團及深圳前海銀誼資本有限公司擬對公司提供流動性支持和債務重組,並擇機注入相關資產。

不過,加多寶集團8月28日發表聲明,否認簽署了上述協議,稱從未對黃偉清先生出具任何授權,並聲稱公司在公告中對加多寶集團經營情況和財務數據的描述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

此後,中弘股份表示,上述已簽署的《債務重組及經營託管協議》,公司經審慎判斷,認為該協議實質性上已終止。

在加快出售資產層面,中弘股份表示,目前,公司在積極推進公司庫存房產銷售的同時,正跟多家機構積極商談資產出售事宜,將通過出售相關資產回籠資金,爭取早日償還到期借款。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27日晚間,中弘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18年8月14日收到安徽證監局《調查通知書》(皖證調查字2018043號),公司被立案調查。目前調查正在進行中。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11.11.3的相關規定,如公司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並滿足相關條件,公司股票可能將被暫停上市或被終止上市。

此外,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弘股份,股票代碼:000979)股票已連續10個交易日(2018年9月13日-27日)收盤價格均低於股票面值(即1元),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可能將被終止上市。

吳剛的“至暗時刻”----弟弟吳強開車撞人,雷爆金銀島,曾經的新三板私募第一股,千億市值如今只有122億,主板上市的九鼎投資只有56.8億市值。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近期市場傳聞九鼎合夥人吳強涉嫌開車撞投資人,再度將這傢俬募巨頭推向了風口浪尖。九鼎投資合夥人黃曉捷回應,因九州證券發行的金銀島產品引起,“個別人故意在吳強出門的時候阻攔,拉扯,影響正常工作,公司報警後,警察將違法者帶離,個別人故意倒在地上。” 九州證券也在其官網發佈公告,稱“針對由該產品違約引發的網傳撞人事件,與事實嚴重不符”。

九州證券去年通過兩個資管計劃向大宗商品交易服務平臺金銀島提供融資,結果金銀島今年爆雷違約,共涉及200多位投資人、金額2.9億。此次涉嫌圍堵吳強的正是這兩個資管計劃的部分投資人。

大摩財經注意到,九州證券今晚發佈公告回應此事。公告披露,“九州瀚海”資管計劃成立於2017年7月27日,成立規模1.9億;“九州瀚海明珠”資管計劃成立於2017年9月19日,成立規模1億。上述兩個資管計劃存續期均為一年,均投資於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優先級份額,信託資金主要用於為金銀島提供融資。

九州證券稱,金銀島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導致資金不能到期兌付造成違約,使上述兩個資管計劃未能按時清算。目前相關法律程序已經啟動,金銀島可處置資產還在進一步清查中,但金銀島非正常運營狀態給公司和法院的資產清查、保全和處置增加了難度。

曾經,這家頂著“新三板私募第一股”、“新三板第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還在無限榮光中躊躇滿志:連續募資,發佈百億定增計劃,大舉投資金融業:多數人眼裡,它正向著以資管為核心的金控帝國奮力狂奔。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三年時間,與市值一同大幅收縮的,還有九鼎的雄心。

各位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在復牌前發佈的《致股東的信》中,九鼎集團說,“完全無意於成為一家經營多項金融業務的綜合金融公司”;與投資者溝通時,九鼎集團再次強調其“綜合性投資公司”的定位,否認了自家要做綜合金融公司的想法,“更不會做一家所謂的金控集團”。

據市場人士不完全統計,九鼎集團在3月下旬復牌前夕已累計6次強調“不做金控”的態度。

這種“謙恭”實在讓人難以將它與此前那個縱橫馳騁的“資本新貴”聯繫在一起:出身草根,顛覆了傳統私募股權投資的運作模式,利用監管規則博取紅利,並不斷做大;當管理300億元資金、市值已經與管理3000億美元的黑石集團相當時,它卻表示自己的標杆還不是黑石,而是成為中國的高盛。

如今,九鼎離金控帝國夢想儼然漸行漸遠。

唉,大佬的“至暗時刻”,最後中槍受傷倒下的卻是股民!

相關圖片來源:網絡,內容參考相關報道編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