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爷子说故事

张老爷子说故事

张 焕

在46军老138师子女群里,惟有一位德高望重,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晚辈们都亲切地称谓他"张老爷子"。老前辈的真名一张焕,1947年5月参军,1948年在413团任卫生员,1949年5月入党。曾经参加过著名的辽沈战役和长沙保卫战。1952始一直从事军队医学工作。1992年离休,现年86周岁。

《张老爷子说故事》

故事其一:兵不厌诈

在营口追击战中,有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当敌我双方穿插对打非常激烈时,我们二营营长刘元英带着两名通讯员冲到了敌人堆里了,敌我双方都在喊打喊杀,他为了摆脱敌人,突然用手枪指着敌人喊到:“八路往那边跑了快给老子冲啊!” 果然这股国民党兵向他手枪指的方向追了过去,而他带着两名通讯员则向相反方向冲了回来和兄弟部队一起全歼了企图从海上逃跑的国民党部队。

——这里有个前提是营口追击战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而我军由于辽沈战役时间紧迫尚未来得及更换冬装,而穿在身上的夏装却已退了色分不清绿色还是黄色的,再加上这位营长在战斗中捡了一件敌人的风衣穿在自己的身上,跟着他的那两名通讯员又背着从国民党军队中缴获的美式卡宾枪,再加上敌人被我突如其来的冲杀吓得魂不附体只能唯命是从的向他所指方向冲过去了。

——这故事在那紧张的年月谁也没有时间细细的咀,时过一年之后,经过南下,解放了长沙,在我413团组建了湘潭警备区之后,有时候利用休息时间,我们大家围在一起和刘营长下军棋的时候开玩笑说“八路往那边跑了”,他则一本正经的说“这叫兵不厌诈”。

故事其二:"老落后"

我们的六连长李亮堂同志自嘲自己是“老落后”。

1948年夏天,我所在的413团几乎都住在大凌河东岸进行训练,经常还要进行夜间教育,也就是到拂晓的时候进行紧急集合,部队带上全部装备到野外走上一圈,然后各回原住地照常休息,白天照常生活,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大家习以为常了,一旦听到紧急集合号大家私下里就会说“又是夜间演习”,可是,就是有那么一天紧急集合号又响了,队伍转了一圈没有回原住地,反而往大凌河边上走过去了,而且先到河边的部队还脱了鞋子挽起了裤腿,有经验的老兵这回猜到要过大凌河了,过大凌河干什么?这就意味要打锦州了,我所在的413团6连还找来了向导带路,向导也明白大凌河西岸就是敌占区,只要过了河就意味着要打仗了,那个胆小的向导任我们咋说也不肯过河,急的李亮堂连长无可奈何就用两手推了向导一把(两只手上套着从脚上脱下来的鞋子),这一下可糟糕了,这个向导连哭带嚎的更加不过河了,任由谁来怎么劝说这位老乡就是不依不饶的说连长打了他,事情闹到了团里,领导做了工作,最后还是换了一名向导带过了大凌河。事后,师里用油印小报的形式对六连长李亮堂同志为什么打向导做了批评,而李亮堂同志回答的也很好:“老落后为了完成任务”。

老亮堂同志一九三八年入伍参加过军政大学学习,到1948年参军十年了还是当一个连长,他自嘲为“老落后”。

故事其三:智勇帽儿山

现在说说四班长王守义是怎样拿下帽儿山的。锦州北面有个敌人的飞机场,机场北面有一座大山,山的最高点像一个老人带了一顶帽子,人称;帽儿山。敌人在帽儿山上设置了火力点,控制着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头,保护着锦州机场的安全,锦州就可以接受其它国民党统治区的物质援助,敌我双方都知道它的战略意义。为了夺取这个制高点,我方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最后上级把夺取帽儿山制高点的任务交给了四连,四连李连长选中了四班,並作了具体安排。只见四班长王守义同志把全班布置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他自己找了一个很隐蔽的石壁下面,脱了鞋子背上了从日本兵手上缴获的三八枪从石壁上爬了上去,李连长看着这位班长不顾一切地往上爬,关心地说“小心”!这时王守义回答连长说“我不拿下制高点不回来见你”.当王守义快要接近制高点时发现敌人一个轻机枪射手正翘着屁股向我佯攻部队扫射,这时王守义的眼睛都气红了,但他知道此刻最需要冷静,他慢慢的稳住了身体举起了三八枪,对准了敌人机枪射手扣动扳机,敌人机枪不响了,此刻他一步跳上制高点,大喊“同志们冲啊”此时四面八方的同志们一涌而上占领了制高点。战斗结束后王守义立了一大功,被评为团里的战斗英雄。

故事其四:善意的"谎言"

营口追击战中很多战友都牺牲、负伤,我也负伤了,部队把我送到靠近大连的瓦房店治伤。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伤口全愈了,又集中到了辽阳市。在这里遇到了我们连的连长、指导员和排长。几天后组织上把我们这些康复的同志分批送回所在部队。当我回到部队时,我们连的指导员已经先我回到了连队。

我到团部的时候,指导员早己到团部接我了,在回连队的路上,指导员说连里来了很多同乡的乡亲看望自己的亲人,为了部队顺利南下,指导员教我如何“撒谎”,当老乡问起你某人某人什么时候回部队时,千万不要说他们牺牲了,就说他们还在执行任务,很快就会回来。正是这种"善意的谎言"使得乡亲们也就愉快的离开了连队。没过几天,部队开始南下。

故事其五:我再给石山镇的战斗加点料

那是1948年的春节前后,辽西大地冰雪覆盖。一伙从沈阳逃出来的国民党军一八四师想逃往锦州,确无法乘车,因为沿途铁路全被我东北民主联军所破坏。当敌人从沟帮子、大虎山一路西逃,我九纵一三八师尾随其后,穷追不舍,当我们追到石山站时,我413团各营之间也拉开了比较大的距离。当我二营六连七班(尖刀班)从铁路边上过了第一道扬旗(铁路上的讯号旗)时,大约是拂晓时分,往后传出第一道口令称:前面可能有敌人,这时部队前进的速度加快了,每个战士从肩枪改成了持枪,前进了没有多久,从七班传岀了第二道口令:前面有敌人。这时营长下达命令:四连跑步前进。当四连和六连七班并肩的时候,七班的手榴弹已经在敌群里开了花。四连在营长的直接指挥下找准了敌人的弱点,一个猛冲打的敌人落花流水,缴枪投降。与此同时我一丶三营听到枪声迅速赶了上来,敌人在我英勇冲击下不知有多少部队向他们扑来,赶紧撤退。当我方抓了敌人俘虏才知道仅石山镇这里就住了敌人一个师部时,二营刘营长捏了一把冷汗,就没有继续追下去。后来总结战果时人们称敌:一八四师为“一把死尸”不经打。

张老爷子说故事

PLA136137138133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