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们要想母乳好,请把你的坏情绪扔掉!

生了宝宝,仿佛整个人也变得多愁善感、烦躁易怒了起来。

奶水不够吃,着急;粑粑拉的不好,焦虑;体重增长不理想,又责怪自己是不是没给宝宝均衡营养;更会有婆婆妈妈加入“豪华套餐”,整个人就更不好了,仿佛有了宝宝,就全乱了。各种坏情绪,一股脑全来了......

坏情绪说来就来,下面这几种你有过吗?

1、各种担心

很多新妈妈都会感觉自己奶水不足或者营养不够而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奶水养不大宝宝,而且只要宝宝有一点不舒服,自己的奶水就要成“背锅侠”。

2、一言不合就生气

哺育婴儿非常辛苦,有些新妈妈缺乏思想准备,因为太劳累甚至迁怒于宝宝;如果碰上不给力的队友,再加上婆婆妈妈的“神助攻”,新妈妈的压力就会更大,更容易生气发怒。

3、怨天怨地怨自己

生完宝宝后,新妈妈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可能出现剧变:原来苗条的身材可能已经不在,原来细嫩的皮肤可能变得粗糙甚至长了斑点,甚至人际交往也非常有限,由此有的妈妈便心生埋怨,后悔添加了一个沉重包袱。

4、精神涣散

有的妈妈哺乳的时候,喜欢看电视、吃零食、聊天等,而不是集中精神和宝宝交流。但是我们的宝宝在哺乳时,很希望看到妈妈宠爱的眼神,听到妈妈温柔的话语。如果妈妈哺乳时注意力不集中,和宝宝的情感交流便会受到遏制,在心理上可能产生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5、极度不信任自己

有很多妈妈跟我说:我肯定就是奶少的,不够宝宝吃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心理暗示。就是说,妈妈们只要认为自己哺乳不行,便可能真的不行了。而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许多母亲因此就放弃了母乳。很可惜对不对?

可是,越来越多的科学依据已经证实:哺乳期母亲的负面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可影响其母乳分泌量,其次可能影响宝宝的食欲,并在宝宝里留下阴影。更糟糕的是,母亲与宝宝之间的亲情也可能由此而大打折扣,并可能影响以后的亲子关系。

真的有这种情绪,偶尔发作出来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要不然憋坏了怎么办?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回避它、打压它,更不要因为这些情绪而感到自责。同时,我们也建议各位母乳妈妈,给自己的心放个假:生活除了眼前和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田野!

宝妈们要想母乳好,请把你的坏情绪扔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