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起源

一、宗教战争时代

公元前十一世纪,伊斯兰教在中东大规模传播,很快这种浪潮就波及到了欧洲基督教世界,穆斯林们占领了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的一些地区,教皇和基督徒们很快意识到危机的来临,于是大小诸侯们组织起了庞大的联军,经过半个世纪的战争,伊斯兰教被赶出伊比利亚半岛,在宗教狂热和战争红利的刺激下,基督教世界的大小骑士们,组织起了十字军东征,一个宗教战争的时代被开启。

二、普鲁士的春秋战国

十字军东征的目的很难说是纯粹的宗教因素,真正支撑起来的是战争背后的经济利益,由于十字军对被征服地区的残酷统治,很快骑士们就被推翻了,当骑士们回到欧洲,他们悲惨的发现,他们庄园被霸占,他们被教皇抛弃,大大小小的骑士团,再也回不去他们的家了,敏锐的大团长们发现在不远的东方,有一片乐土,这片乐土名字叫做:普鲁士。

骑士们首先赶走了异教徒,然后建立了大小诸侯国,最后彼此之间陷入战争!

三、帝国时代

德意志或者说普鲁士的混乱持续了大部分时间,他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一个独创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

为什么说这个国家的名字很独创呢?

首先是神圣,这个国家一点也不神圣,大小诸侯基本上年年打仗,战争就是为了占地盘,占地盘就是为了收税,收税是为了花钱,所以他不神圣!其次是罗马,罗马远在意大利,和这个国家不接壤,也就是罗马不在这个国家里,最后是帝国,前文说到整个国家都在战争,他们连名义上的君主都没有,所以这个国家不怎么帝国!

战争是那个年代普鲁士男人们的唯一职业和兴趣,普鲁士一个拥有国家的军队,他们拥有尚武精神、严谨的态度、极其强大的服从性、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纪律、当然还有瞠目结舌的战争和职业技术。

在1713年的一个暮色暗淡的夜晚,戎马一生的普鲁士国王菲德烈一世离开这个世界,他野心勃勃的儿子菲德烈·威廉皇帝即位。在他的统治下,普鲁士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战争机器。他把所有可能的财力都投在了军队建设上,强迫所有适龄贵族都必须进军校受训,以便在毕业后成为军官。

四、现代教育制度的起源

威廉皇帝本人是一个优秀的士兵,于是他命令所有贵族都要比他强,普鲁士的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加入到军队中受训,在军队中他们接受统一的教育,按照整齐的顺序就像军人一样排列着,同时也保持强大的纪律,每次训练和教学完成后,每一个士兵都要接受考核,不合格的会被惩罚和淘汰,每个贵族儿童有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考核标准,统一的上课时间,一个老师教授一群孩子,负责一门课程。

读到这里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普鲁士贵族们的军训怎么和中国今天的义务教育差不多,没错,你想的没错,普鲁士的“军训”是最早的标准化规模化的教育!这就是现代教育制度的起源!

五、未来教育行业将会走向何方(教育的发展趋势)

分析这个问题前,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现代教育制度,也就是“普鲁士军训”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①节省成本,把一群人聚集到一起,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军训,这样省时省力,这比师傅带徒弟的那种传统模式要节省成本。

②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无论从那个角度讲普鲁士的军训还是非常有效果的,这从日后德国的战争能力上就可以看出来(普鲁士是德国的前身,普鲁士相当于秦国,德国相当于秦朝)。

③统一的标准,便于整体把控,今天皇帝陛下觉得军队战斗力变低了,明天他就可以提高军训标准!质量就上去了!

缺点:

①效果一般,在标准的教育中,很难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所谓的人才更多的是靠天赋,而盲目的标准,又制约了天赋的发挥!

②不利于个性化的发展,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孩子们是很痛苦的,他们只被命令做什么,而不是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发展自己!

③缺乏针对性,现代教育制度,源于普鲁士军训,这种教育制度就像流水线,他们需要的是直接上战场的战士,而不是才华横溢、战术变化莫测的将军。

④和现实的需求容易脱节。制定这个培养标准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帝可能会了解现实的需求,也可能会不了解现实的需求。了解了,培养的士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就会打败仗。问题是皇帝并不一定在所有时候都了解现实需要什么样的士兵!现代教育制度下,很容易培养出和社会脱节的人。

⑤这种教育制度下培养的学生,到社会后可选择的出路太过狭窄!假如一个优秀的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和一个技能很全面,同样优秀的好学生,他们两个一定是后者的发展潜力相对大一点,社会留给他的机会要多一些!

然后我们分析教育发展的趋势:

①个性化培养方案,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教育和培养的目标也不同!

②全面的培养目标,在以培养兴趣的前提下,全面的发展,这仍然是一条康庄大道。多一项天赋,多一种选择,多一种乐趣!

③针对性培养,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都是不同的,一个人要想有发展前途,就要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领域,这样将来才会有所发展!而且以后的发展也会顺利,发展也会有高度!

④标准的东西,并不能放弃!标准化,在中国就是考试,各种各样的考试,这就是现实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连标准的东西都通不过,那么很难说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只能说他是一个怪才,一个偏才,缺乏一丝完美!拥有一份遗憾,也必将收到一些痛苦。

⑤定制化的培养方案,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结果。根据需求和特点,量身定制。

⑥互联网+教育,是大势所趋!中国的私立教育相比于美国,还不是特别发达,所以互联网+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

简单分析一下,互联网+教育,首先是优秀师资的分享,也可叫共享教育,优秀的老师是稀缺资源,但是互联网的共享经济思维,将这种稀缺资源逐渐变成普遍资源,简单点说就是把好老师的课程录下来,给所有学生听!远程辅助,VR的普及和平民化,将会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再也不用学生和老师约定时间上课,而是借助互联网随时随地的讲课,随时辅导!移动互联网教育,以前如果学生有疑问,那么可能需要课上或者课下,约定时间,进行辅导,在移动互联网思维下,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答疑解难。效率得到质的飞跃!

时间和篇幅有限,就写到这里。欢迎留下您的评论和意见,类型不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