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施工队一炮下去,炸出16件国宝,国家下令禁用展览

文物,不仅仅是我国过去辉煌的物件,更是我国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是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每一件文物都伴随着或大或小的历史故事,也与当地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有些文物太过珍贵,就被列入了禁止展览的名单,防止被损坏。随着文物的出土,有许多不起眼的城市也逐渐出现在世界的舞台。就在湖北随州,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城市,虽然资历尚浅,但却有悠久历史背景的城市,出土了一件珍贵的文物,堪称国宝中的国宝。

湖北一施工队一炮下去,炸出16件国宝,国家下令禁用展览

就在一九七八年,一个令人兴奋的一年,一施工队在一座小山头放炸药,开山炸石,原本要扩建营房,可没想到一炮下去,却阴差阳错地炸出了曾侯乙墓,这座影响深远的古墓傲然出世。墓主人是战国时期一个小国的国主,这个小国是“曾国”,又名“随国”,是西周分封时期的一个小国,但是却时十分重要的邦国,祖宗是周朝的开国大将,地位就更加高了。

湖北一施工队一炮下去,炸出16件国宝,国家下令禁用展览

此墓南北长十七米,东西二十一米,墓室总共有四个分室,北室主要是兵器和车马。东边墓室是国君的棺椁,是双重的。外面一层是青铜,内棺是彩绘,包括各种神兽武士,西室有很多具殉葬人的木棺,都是十三岁到二十五岁的花季少女。中室是随葬的礼乐器。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最多,但是巨大的青铜编钟脱颖而出。此墓中出土文物多达上万件,光是国家一级文物就有六千多件,以及十六件国宝,十六节龙凤玉佩、四龙曾徽、尊盘、鹿角立鹤等等珍贵国宝,其中最珍贵的文物当属那一套保存完整的青铜编钟。这些国宝都被禁止出国展览,如此贵重的文物,绝对不允许出国门一步。

湖北一施工队一炮下去,炸出16件国宝,国家下令禁用展览

编钟是中国古代传统打击乐器,中国也是世界上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这些编钟用青铜铸成,按照大大小小的分别对应于高低音而排列,用木棒敲打,按照钟不同的音调,能够发出美妙的声音。因其气势恢宏、音色清亮,在春秋时期尤其兴盛。曾侯乙墓中的编钟品相完整,音律宏伟,而且这套编钟的音域之宽,让人惊叹,一套千年前的乐器之比现代钢琴的音域少一个八度,可想而知中华文明究竟有多繁盛。

湖北一施工队一炮下去,炸出16件国宝,国家下令禁用展览

每当开宴会时,由大小不同的圆形、扁形的钟悬挂在巨大的钟架上的一整套编钟就会被用来伴乐,增加宴会的气氛,并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所以墓室里陪葬的侍女们很可能就是被用来演奏编钟的。曾侯乙编钟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水平的代表,在众多出土文物中独树一帜。首先因为其既大又完整。其次,它制作工艺非常精美,就算科技发达的当今,也很难铸造出这么精美的器物。古人之智慧与手艺真的不得不让人赞叹!文/崇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