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因肺结核病逝世,年仅51岁。

作家文洁若说:“林徽因是我平生见过的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她的美在于神韵。”

她是著名才女,除建筑学外,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著有《你是人间四月天》等。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林徽因身上的标签有:中国著名建筑师、作家、诗人,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在民国文化的土壤上,在那个才女辈出的时代,林徽因无疑是无数男人心中最温暖和最温柔的印记。她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在古建筑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走于红尘之上,淡定,与世无争。

生平简介

  • 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结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 1921年,随父回国,到培华女中续学。
  •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 1924年9月,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选修了建筑系。
  • 1928年春,同梁思成结婚。
  •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中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
  • 1954年6月,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人物贡献

东北大学校徽设计

20世纪20年代末期,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参加了由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下本次比赛的最高奖金。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保护奈良古建筑

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与1939年1月两次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

八宝山革命公墓创建于1949年11月。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八宝山的护国寺改建为公墓,并遵照周恩来的意见,将公墓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为革命烈士的安葬之处。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公墓内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后的安栖之所。走在公墓里,吊唁那些于民族于国家立下大功的英魂,犹如在和历史对话,感叹沧海桑田,体会人间正道。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论文著作

林徽因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怀有的心愿。应解放军的请求,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几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

她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她还参与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参与设计国徽。

“国徽的主要设计者是林徽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秦佑国说。

第二件:抢救景泰蓝工艺。

“她逛古玩城时,发现了濒临绝根的景泰蓝花瓶,便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景泰蓝抢救小组。”

第三件: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

“她负责设计了纪念碑底座的浮雕纹饰。”而且,这三件大事都是在她“摘除一个肾、肺病咳血”的情况下完成的。

1950年,国徽挂上天安门后,梁再冰留着泪感叹:“那红色中也有妈妈的一小滴血。”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本来,女人偏重感性,不喜欢理科,尤其不擅长空间、方位、工程方面的东西。林徽因是个例外,她理性,才能做那么多关于建筑和工程方面的事情,她感性,才会成了一个作家,一位诗人。林徽因是真正的一代才女,她在很多业余的领域几乎都能达到专家的深度,所以她家才会长期高朋满座,成了著名的太太沙龙,她才会成为众星捧月的一朵玫瑰。

她精力充沛,将毕生的心血用在了学术上,据萧乾回忆:“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在民国文化的土壤上,在那个才女辈出的时代,林徽因无疑是无数男人心中最温暖和最温柔的印记。她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在古建筑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步于红尘之上,淡定,从容,与世无争。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仓库,储着许许多多的经历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人要不被这些纷杂的库存乱了人生分寸,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心里建造不同的抽屉,然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置与存放。爱情的归爱情,友谊的归友谊,社交的归社交。如此,心才会整洁、豁达与富有。人活起来才方向明确,游刃有余。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位心多抽屉的女人。多年来后世常对她有诸多误解,而她只是心多抽屉。她对人既重情重义,但又有原则分寸。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磊落坦荡,这才是林徽因的格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说:“现在的人提到林徽因,不是把她看成美女就是把她看成才女。实际上,我认为,她更主要的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家。”

林徽因是一位能耐寂寞的学者。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别因为自己是女人,就禁锢了双脚。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更是一个女人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立和智慧。”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1955年4月1日,受尽肺病折磨的林徽因终于闭上了眼睛。

梁思成亲自为妻子设计了墓碑,上面只写了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追悼会上,两位挚友金岳霖和邓以蛰,联名为林徽因撰写了一幅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留下了那么多诗歌、小说、散文,也留下了不少可载建筑史册的图文与设计。而她最好的作品是她的人生。能够让她成为民国女神范本的,也正是她高级的生活艺术。这门艺术的核心就是——倾我所有去生活。不管遇到什么流言、什么挫折、什么磨难,林徽因始终是明朗、丰沛、欢乐、向上的。她要竭尽全力倾尽所有活出女人之美生活之美。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如果有一天我们淹没在人群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得丰盛。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谈到林徽因,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爱情,她的生命中出现的三个男人,每一个都如雷贯耳,都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01浪漫诗人徐志摩

十六岁那年,林徽因在伦敦结识了徐志摩,那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就是一首朦胧的诗,怪不得徐志摩为她神魂颠倒,为了她,写了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为了她,徐志摩提出与原配张幼仪离婚。林徽因自然也是心动了。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情窦初开,要如何抵挡诗人的浪漫和才情?

可是,林徽因做到了。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02稳重儒雅建筑大师梁思成

她爱慕徐志摩,但是她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在浪漫洒脱的诗人与稳重儒雅的建筑大师之间,她选择了脚踏实地的梁思成。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作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在爱慕与适合之间,她选择了适合。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林徽因说:“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因为林徽因的自律自控,她并没有沦陷于爱情,而是选择了被世人祝福的安稳婚姻,在现世安稳里做自己想做的事,专心地投入建筑学习研究。

诚然,梁思成给了她一世安稳的爱,也帮助她走向了事业的巅峰。

03哲学大师金岳霖

在林徽因生命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男人,那自然是金岳霖。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当年,梁林夫妇住在北京总布胡同的时候,金岳霖就住在后院。

有一天,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梁思成:“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非常震惊,一夜无眠,第二天他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

后来林徽因将这些话转述给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他们再不提起这件事。

从此,金岳霖一辈子都站在林徽因不远的地方,关注她的尘世沧桑,感受她的生命悲喜。

无疑,梁思成是有非凡气度和胸襟的,不然也不会让金岳霖一直“逐林而居”,但梁思成的胸襟也是源于对林徽因的信任,他相信林徽因是有界限感的。

林徽因说:“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明明心里有爱,却能做到不越线,不越界,这是何等的自律啊!

“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林徽因说。

自行了断,林徽因能够在感情上如此高度自律,不正是说明她人格的独立与丰盈吗?

这种自行了断,又有几个女人可以做到?

在事业上,林徽因也是硕果累累,文学造诣和建筑设计均有建树,令人瞩目!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她随同梁思成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

她在抗日战争时期,不畏物质条件的艰苦和生活的颠沛流离,不顾肺病的复发,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她提出将北京古城墙整理出来,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她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殚精竭虑。

她抱病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

她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奔走呼告。

林徽因:自律到极致,人生才精致


正如张幼仪说的那样,她是一个“双脚自由”的女人。

自由是什么?自由的前提就是自律,没有自律,就没有自由。如果林徽因没有做好情感的自律,早在在爱情里被搅得灰飞烟灭了吧?

高尔基曾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你有多自律,就会活着多高级,正因为林徽因对自己情感的克制,才会不受缚于感情,才有时间和精力去丈量自己生命的宽度和厚度,使得她的人生有了别样的质感和精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