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好老師系列報導二:元疃學校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天

對於元疃學校的行政人員來說,這個暑假註定是一個忙碌的假期。清晨六點,值日人員打開校門,施工隊進場,一天的忙碌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服務群眾心貼心

上午九點,辦公室裡擠滿了來諮詢幼兒園情況的家長。雖經過前期的廣泛宣傳,家長們還想了解更多細節問題。於是,一撥又一撥的家長來到學校諮詢。“教師資質和配備人數是怎樣的?”“有沒有校車接送?安全是否有保障?”“幼兒園的環境設施會有什麼變化?”“收費多少?”……這些問題,許老師每天要重複回答數十遍。遇到來“打探消息”的老人家,為了回家能準確轉達消息,甚至會要求許老師將相關問題的回覆寫下來,許老師也一一照辦,沒有一點厭煩。“家長主動來了解情況,是對學校的信任,也是我們展示自己的最好時機,我們正好藉此宣傳下學校。”許老師如是說,並趁著難得的空閒時間喝了口水。

新时代好老师系列报道二:元疃学校教育工作者们的一天

教育扶貧愛心滿路

同一時間,楊老師正在去往河南村楊義坤家的路上。教育扶貧工作中,河南村民楊義坤是他的幫扶對象。楊老師此行的任務是先去楊義坤家裡拿上農補卡到鎮上銀行查詢錢是否發放到位再送回。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教育扶貧一教一輔資金已於上月發放,但楊義坤的存摺被其兒子帶到外地,一直沒回來。這筆錢究竟到沒到賬就成了楊老師一直掛念的事情。昨天接到楊義坤的電話,說兒子回來了,但他們今天都要下田幹活,實在沒時間去銀行查賬。

這一年來,楊老師往楊義坤家跑了無數次,沒事便陪老兩口聊聊天,幫他們乾乾農活,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融洽如一家人。河南村在元疃鎮的西北角,較偏遠,從鎮上來回,有將近二十公里的路程。平日裡,老人家有什麼事要去鎮上辦卻又不方便時,楊老師便為之代勞,這次也不例外。等到楊老師核實過賬目再將存摺送回,已近十二點。拒絕了留飯的邀請,楊老師急忙趕回學校。他心裡明白老人想要留自己與他說說話,可下午還有許多別的事,哪有時間呢?烈日高懸,37度的高溫讓人感覺彷彿身處火爐中。楊老師騎著摩托車,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臉頰止不住地往下流。

此時,還有數位老師和楊老師一樣,奔忙在元疃鎮的各條道路上。一點鐘左右,大家重又聚集在校園裡。每人一份15元的盒飯,大家一邊吃一邊就下午的任務進行分工安排。飯後是短暫的休息時間,大家或趴在辦公桌上,或仰靠在座椅上閉目養神。

新时代好老师系列报道二:元疃学校教育工作者们的一天

“雙走入”詮釋師愛

估摸著人們午睡結束,到村裡能找著人了,劉老師繼續踏上“雙走入”家訪之路。一個上午,劉老師才家訪三戶。倒不是偷懶,一則是因為農村家家戶戶住得較零散,跑許多路才能找著一家;二則是因為劉老師與家長與孩子總有說不完的話。他總不放心孩子的安全,反覆叮囑孩子注意交通安全,在家裡不能玩火碰電……又囑咐家長要看好孩子要保證他們安全等等。如果附近有水塘他更是囉嗦了,從安全意識說起到防溺水“六會一不”,說了又說,講了又講。有家長口中抱怨他們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眼中卻滿是感激,他們明白,劉老師是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去呵護了。

他還關心孩子的學習。每到一戶,他都要認真檢查孩子的暑假作業。他帶著紅筆,一題一題地看,一題一題地改,一題一題地講。孩子不覺得煩,他也不著急。二人頭抵著頭,好像就在課堂中。等講完,劉老師才發覺又過去許多時間了,方才急急忙忙趕往下一家。他嘲笑自己的固執——什麼時候都想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

新时代好老师系列报道二:元疃学校教育工作者们的一天

戰高溫學校建設忙

留在學校裡看守的馬老師也並不輕鬆。學校在做校園建設,前一天才澆築的混凝土地面要澆水養護。天氣悶熱異常,澆水的工人年紀較大,實在熱得受不了躲到陰涼處休息去了。馬老師見狀,既不忍心催促,又怕混凝土地面脫水開裂,於是自己拿起水管一遍又一遍給地面澆水。自開工第一天起,馬老師便每天關注施工進度,白天守在施工現場,相關場面拍照存檔,並以文字記錄施工進度、內容和工人數等,晚上再將圖文加以整理,形成完備的資料留存。

暑假過去已近一個月,元疃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們每一天都像這樣忙碌著。

你若是想來元疃學校尋找感天動地的人或事,那是尋而不得的。他們普普通通,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該做的事。他們的願望很簡單,希望家長們能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希望孩子們能平安快樂地度過暑假,希望新學期迎接孩子們的是整潔美麗的校園,希望老百姓能認可自己的學校……他們不辭辛勞,帶著初心為之努力著。(供稿:元疃學校 劉銀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