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品牌的法则与策略

一、构建学校品牌的法则

构建学校品牌的法则与策略


1、教育质量是品牌的核心,没有质量保证,品牌就如同案头摆设。 与单纯的学校内部管理相比,学校经营更加注意学校的形象塑造和宣传策划,但学校品牌的建立不能只把广告宣传策划等奉为制胜法宝,事实上,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才是支撑学校品牌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学校发展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学校在发展中创品牌、创特色,必须首先建立在受教育对象的发展上。

2、系统构筑独特的、正面的和清晰的学校品牌形象 首先是定位问题。学校要进行有效的品牌经营,必须有明晰的办学目标和定位。学校办学目标和品牌定位的主要依据是学校的核心经营理念,以及学校所具有的某种或某些独特的竞争能力和办学优势。 其次是传播。从目前的传播理论和操作实务看,“整合传播”最有威力、投入产出率最高。所谓 “整合传播”就是利用所有必要的、可以到达消费者的传播媒体及工具来传播同样一个主题和声音。在传播策略上,要注意 “马太效应”( 解释: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第三是品牌的内部认同。所谓内部认同就是让学校内部师生员工首先对办学目标定位以及校园文化、教育理念产生认同感,这是影响学校品牌形象的一个主要因素。

3、学校品牌建设不可忽略好的校名和标识设计 , 一个好的学校名称可以使品牌形象便于传播,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将学校的文化理念或者价值追求传达给师生,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促进师生员工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完善。一个好的学校名称要悦耳、简炼、易记,要尽可能适应多数人的发音习惯,避免简单地使用序号和地名,尽可能地有一定内涵和意义。 同样,好的形象设计如校徽也会帮助学校传达更多正面、积极的信息。

二、提升学校品牌的策略

构建学校品牌的法则与策略


1、品牌联手 ; 学校品牌形象的扩展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可以通过与其它品牌联手来实现。这种联手往往是基于合作双方或多方的品牌共赢,因此也较容易得到来自合作伙伴和教育消费者的积极反馈。非名牌学校也可以通过与名牌学校结成联盟,依托他人优势提升自身价值,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找准合作的契合点,发挥相对优势。

2、品牌延伸 ; 所谓品牌延伸,原指企业利用消费者对现有成功品牌的信赖和忠诚,推动副品牌或其它品牌产品的销售。品牌延伸策略包括副品牌策略和多品牌策略。如:华翰教育翰林写作是华翰的主打品牌,开设少儿英语和培优数学就是打响华翰的副品牌。

3、品牌输出 ; 著名校长冯恩洪领导的建平中学,是有全国知名度的一所学校。几年前,该校通过品牌输出实现了与学校经营分离的品牌经营,先后在上海和其它一些地方兼并或托管了部分学校,扩展办学空间。既提高了美誉度,又增强了被兼并和托管学校的影响力,最终实现了双赢。

4、创造一个好的概念 ; 一个好的产品必须创造一个好的概念。如昂立一号用“清除体内垃圾“的全新概念最终确立了它在消费者中的稳固地位。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一所学校没有品牌经营意识,缺少对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长远规划,不考虑为品牌长期投资;盲目自信,自我封闭,抱着“酒好不怕巷子深” 的老理儿吃老本;不知如何营造品牌资产,不会促进品牌价值的不断升值。那么,即使这所学校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不一定能形成品牌优势。

品牌建设是培训学校发展壮大的一项重大的工程,它能体现出鲜明的办学特色,又是一种境界和目标。一个好的品牌,既是综合实力的最佳体现,又是学校特色的形象化展示。它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