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高質量發展?來看看青白江怎麼做的

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来看看青白江怎么做的

大彎中學蓉歐基地班,俄羅斯外教授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要主動轉變辦學理念,聚焦“學有優教”,持續增強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要提高教育均衡水平,切實縮小城鄉、區域、校際間辦學差距;要加快教育國際化進程,積極引入國外先進教學方法和優質課程,打造與開放型城市相適應的教育品牌,努力讓老百姓子女在家門口享受“留學”世界名校的便利,力爭辦好人民滿意的一流教育。

開放

蓉歐基地班——走在“一帶一路”上的國際化教育

“你們能說出俄羅斯的哪些城市?”

“有 Казань、Москва、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Владимир,等等 ”

“嗯,很好,那你們瞭解各個地方的文化嗎?”

“我知道,我知道……”

在大彎中學國際部教育樓E306教室,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北京天府國際教育機構的俄羅斯籍老師米沙正用流利的中文和俄語,與蓉歐基地班學生熱烈互動。

米沙是個十足的中國迷。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讓當時還是一名高中生的他通過電視愛上了中國。2010年高中畢業便選擇到哈爾濱就讀本科。四年後,米沙學得了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也算得上半個“中國通”,但他覺得,自己之前的活動軌跡多數在北方,他想要了解一個更全面的中國,於是在2014年又考取了四川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來到了中國的大西南。

米沙坦言,剛來成都時,無辣不歡的飲食和潮溼的空氣讓他有些不適應,但一段時間後,他卻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地方。“我現在確實不想走了,我還打算讓退休的爸爸媽媽也來這裡看看,讓他們親自感受一下我所喜愛的生活環境。”米沙說,他願意留下來為這樣的留學班學生上上課,讓他們瞭解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瞭解中俄兩國之間行為習慣有何相似與差異,為學生留學提前做好準備,打下基礎。

大彎中學高2016級蓉歐基地班是在蓉歐人才亟需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於本月15日正式開班。從學生課表安排可以看到,從8月15日-9月1日正式開學期間,該班主要集中學習俄語及俄羅斯文化,包括俄語語法、語音、口語、閱讀、寫作及俄羅斯國情、地理、歷史等,讓同學們對俄羅斯這個“一帶一路”沿線合作交流國家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

“建立這個蓉歐基地班,是基於我們學校國際化辦學的特色需要,同時也對解決我們高三學生的多元化出口是很有幫助的。”大彎中學副校長陳進說,我區要建設國際化青白江,大彎中學必須要有所擔當。大彎中學的國際化教育實際上起步較早,目前學校已經和很多國家都有教育合作。

陳進介紹,這段時間是密集性的俄語語言培訓,希望能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進入到高三的下個階段,他們還是得和其他高三學生一樣,需完成高中語數外學業水平考試,不同之處就是該班還會參加一個俄語的等級考試,考試過關,便可通過便捷渠道前往俄羅斯留學。

初學俄語並不容易,但學生懷揣留學夢想,個個都學得特別用心。“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有機會走出去見見外面的世界,我會好好珍惜。”莊健豪是蓉歐基地班的學生,他說,雖然俄語剛開始學起來會有一些難度,但通過這半個月以來的學習,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激情,而且和老師相處也特別融洽。所以,他很有信心克服困難,相信自己以後會越學越好。

學生黃瀚琬是個熱愛傳統文化的姑娘,她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到自己夢想的學校,同時也希望能夠把我們國家的剪紙、刺繡等傳統工藝及一些傳統節日帶去俄羅斯與同學分享,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中國的文化魅力。

近年來, 我區敏銳地抓住蓉歐快鐵帶來的教育契機,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積極融入‘蓉歐+’戰略,不斷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今年,我區重點印發了《教育國際化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引進德國“F+U”資格認證項目、“AHK”國際認證項目和意大利蒙特梭利幼兒教育課程、新加坡立品全位教育課程,外國語小學被命名為首批“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教育國際化實現度達78.97%。成功舉辦“中國·意大利(青白江)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論壇”“中國·加拿大(青白江)中小學校長論壇”,教育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改革

區管校聘——教師競聘上崗能上能下

為了保證教育資源合理利用,促進教師交流輪崗,今年秋季開始,我區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此項舉措,將教師管理歸於區級教育主管部門,由學校聘任,使教師由“學校人”變為“系統人”,打破教師交流輪崗的管理體制障礙。

此次改革在全區24所公辦中小學全面推廣,涉及在編教師2548人。區教育局人事科負責人說,在實行教師“區管校聘”前,教師“一校定終身”,造成了教師在城鄉學校分佈不均衡、學科不配套、教師隊伍管理機制不夠健全、教師職業倦怠等問題。而現在教師由“校管”走向“區管”,一字之差,但體現了教師管理體制的重大變革。而這種變革為區域內教師交流輪崗提供了制度保障,從而有效地激勵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了全區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該負責人介紹,在政策引領上,我區始終堅持均衡配置的政策導向,引導優秀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從超編、超崗學校向缺編、空崗學校流動,避免把編制和優秀師資等資源集中配置在少數學校。

這項改革中的“校聘”,就是探索建立中小學教師按崗聘用、競爭擇優、強化考核的新機制,通過對教師編制的動態調整、教師全員競聘上崗,構建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常態機制,解決教師“誰來管、誰來聘、誰要去”的問題,推動教師有序流動,盤活教師資源,充分激發教師隊伍新活力。

“通俗來講,其實就是競聘考核不再論資排輩,而是嚴格按照教師工作能力、工作業績、工作態度等來打分。”該負責人坦言,建立競聘上崗、競爭擇優、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觸動著每一名教師的神經。

據悉,區管校聘實施後,祥福中學、青白江中學等分別向其他農村學校分流超崗教師16人和12人;全區有44名教師選擇區內交流支教,5名落聘教師參加跨校競聘上崗,2名教師待崗。

大彎中學高三年級政治老師林清泉就是此次自願申請區內支教的教師之一。在這次“區管校聘”的改革中,他主動選擇去到我區最偏遠的人和學校任教。“這其實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林清泉說,山區學校缺乏優秀師資, 2012年他參加大彎中學送教下鄉,看到人和山區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環境,就想到自己的過去,當時就萌發了到山區支教的念頭。這次恰好利用改革契機,將自己的想法變成行動,希望自己到人和後能夠對山區的教育盡一份綿薄之力。

解讀

“區管校聘” 怎麼管?怎麼聘?

問題1:“區管校聘”的含義是什麼?

區管就是按照“總量控制、統籌城鄉、結構調整、有增有減”的原則,由編辦、人社、財政等部門會同教育部門定期核定教師編制、職稱崗位、進人計劃、績效工資總量等,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這些總量內,根據學校生源變化、教師結構和教育教學改革需要等,制定具體分配辦法,並進行動態調整。校聘是指各學校按照方案,進行崗位設置,教師根據公佈的學校崗位設置情況競聘上崗,以此完善崗位聘用管理制度,實現學校自主聘用管理教師。

其核心目的就是優化結構、促進均衡、激發活力。

問題2:競聘方式怎樣?

競聘上崗以學校為單位,每三年一次,按校內競聘、跨校雙向選擇競聘順序逐級進行。未參加校內競聘者,不得參加校際雙向選擇競聘。校內競聘實行校長負責制,跨校雙向選擇競聘由區教師管理服務中心牽頭組織實施。

問題3:落聘人員怎麼辦?

對通過競聘未上崗人員,如果不同意調整其工作崗位,或調整到新工作崗位後考核仍不合格、待崗培訓時間滿12個月仍未聘人員,可自動辭聘或按規定程序予以解聘。

舉措

下一步,我區將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深化教育改革為根本動力,全力建設一流教育強區,力爭到2022年,區域教育實現優質學位、品牌名校、名優教師、特色項目大幅提高,教育綜合實力達到全市一流水平,率先在中西部實現教育現代化。

一是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堅持把教育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名優教師領航工程,培養區級教學名師100名,新增名師名校長和班主任工作室13個,力爭讓全區骨幹教師比例達50%,優秀教師比例達55%,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二是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加快推進新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建設,大力引進高水平教育機構,積極推動七中嘉祥等合作辦學項目落地落實;新創建一批成都市新優質學校、省市特色項目學校,推動本地品牌學校增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

三是打造高質量的國際化教育。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交流合作,與德國、波蘭、加拿大等國家學校締結友好學校,提高中小學外籍教師覆蓋率,舉辦國際化教育論壇,提高青白江教育國際影響力。

(記者:餘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