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这项手工艺曾经家家户户都用 如今脱换骨成为艺术珍品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El bambú goza de una posición superior en la cultura oriental. “Prefiero una comida sin carne a una vivienda sin bambúes”, declaró una vez un famoso poeta chino. Desde hace miles de años, todos los rincones de los hogares chinos albergan productos de bambú, que satisfacen las diversas necesidades de la gente en la vida cotidiana. Los objetos de tejido y de tallado de bambú representan la belleza esmerada, fina y elegante del bambú, reflejando, a la vez, su carácter ingenuo y sus diversos significados culturales. En este programa,conoceremos a Huang Xuemin y sus tejidos de bambú.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竹工艺专业委员会主任、亚太地区竹工艺大师 黄学敏


在中国,自古以来:

文人咏竹,是因为赞其风骨;

农人爱竹,是因为竹子实用。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无论是做成竹篮、竹筐等生活用品,还是做成簸箕、竹扒等农具,竹子的韧性和坚固度都使这些器具经久耐用。又因为竹子的生命力顽强,年年砍年年生,它便成为古时劳动人民用作编织的原材料首选。

和很多传统手工艺一样,竹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渐渐稀少。

但仅存的竹编匠人,不仅勤勤恳恳地坚守着自己的手艺,还将它们做得愈加登峰造极。

中国东部的浙江省东阳市盛产青竹,因其竹编历史悠久,名师辈出,技艺精巧,风格独特,被称为“竹编之乡”。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竹编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篾匠

竹编匠人又叫篾匠

这是因为做竹编的第一步是将竹子削成叫做篾的薄片。

好的篾匠,能蹲在地上数个小时一动不动,用大拇指抵住篾,将竹片削成纸一样薄,丝线一样纤细。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削篾

但培养一个好的竹编匠人非常困难。学基本功,三年只能出一个一般会做的师傅,叫包装师傅。

六年才能成为像样的师傅

十年才能成为真正的师傅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黄树银今年已经97岁。他自幼学习竹编,是目前中国年龄最长的手工匠人之一。

“我爸爸当时条件不好,九岁的时候就读了一年书就去学这个竹编了。竹编当时都是在农村里,师傅带着徒弟挨家挨户去做。”

——黄树银的儿子黄学敏说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黄树银

之后,东阳开了竹编厂,他便成为了一名老工人。黄树银曾参与东阳市的“镇市之宝”,竹编屏风《九龙壁》的制作。屏风上,九条不同造型的龙是用九种不同图案的编织技法制作出来。用的竹篾最细的如同发丝,让造型的每一处转折都精细无比。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屏风九龙壁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局部细节

“整个九龙壁花费1万2千多工时,采用的竹工艺里面的编法是152种,参与的人员有300人,牵连的工序有木工、雕塑、竹雕、竹刻、竹编、油漆、脱胎等十余个工种。”——黄学敏

1984年,九龙壁被评为全国竹编行业唯一的国家工艺珍品。

即使已经完成三十余年,这件作品的色泽和立体感丝毫不减,依旧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直至今日,高龄的黄树银也并未放弃自己的手艺。虽然做不了大件,他还是常常为孙子编制一些迷你生活用品,让他认识各种各样的农具和用途。“这些东西,现在的孩子们大多都不认识了。”他说。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竹编用品

继承

因为篾匠的工作非常辛苦,黄树银一直不主张儿子学习竹编,但黄学敏却坚持要继承父亲的手艺。

因为时代改变,他也和父亲一样,作品不局限于生活用品,而是试图往工艺品领域拓展。

《国色天香》便是黄学敏的创作。在细密竹篾编成的盘子上盛开着雍容华贵的牡丹花。

整个作品融合了竹刻竹编竹雕藤编镶嵌五大技艺,工艺复杂,展示了工匠高超的技术。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国色天香

2018年6月,这件作品在首届国际竹藤大会上,作为国礼送给了四十三个成员国的贵宾。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国际竹藤大会

东阳竹编又上央视,CGTN向全世界介绍黄学敏大师竹编艺术

感谢CGTN西班牙语频道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