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金华拜师入麒派

郭德纲金华拜师入麒派

郭德纲扮演的徐策

26日的中国婺剧院里星光熠熠,情谊浓浓。

我们熟悉的相声演员郭德纲来了,知名节目《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来了,陈少云、裴咏杰、王全熹等10多位京剧麒派传人也来了。他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在这里对戏排练,并于当晚在近千名观众的见证下,书写了一段梨园佳话,上演了一出难得一见的《薛刚反唐》。

A.相声名家的戏曲情缘

说起郭德纲,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德云社的相声。但这次来金,他带给观众的是一段梨园情。

“我7岁学相声,9岁学戏。上世纪80年代,相声不景气,我是在小剧团里以唱戏为生的。”郭德纲喜欢京剧,对待唱戏这件事,他是尊重且认真的,与人们熟悉的相声话筒前插科打诨、抓哏逗趣的形象截然不同。26日的演出,他25日下午就赶到金华,一下车就直奔中国婺剧院。当晚,他和演职人员一起彩排到26日凌晨。演出当天下午,他又早早来到婺剧院对戏、走台,为的就是在当晚把精彩的《薛刚反唐》奉献给金华观众,致敬麒派表演艺术家赵麟童。

郭德纲称这次金华之行是圆梦,他痴迷麒派京剧多年,上世纪80年代就追赵麟童的戏,但直到2016年才有机会去赵麟童家中,与之畅谈深交,表露拜师心迹。双方原定在赵麟童从艺75周年时合演《六国封相》,并举行拜师仪式。谁知造化弄人,拜师礼还未成,赵麟童却因病驾鹤西去。

为了这场没有完成的拜师礼,郭德纲请来好友孟非到金主持,邀得师母陈唯唯,师兄、京剧麒派传人陈少云、裴咏杰、王全熹见证。在赵麟童的遗像前,郭德纲毕恭毕敬地在红毯上下跪、红烛下磕头。敬茶、拜师后,他在拜师帖里表示将“以发扬光大京剧麒派艺术为己任,不负先生知遇之恩”。陈唯唯将丈夫珍藏的两件自制戏服赠与郭德纲,寄语他“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现麒派艺术”。

郭德纲金华拜师入麒派

麒派传人合影

B.一出《薛刚反唐》四个徐策

《薛刚反唐》是一出经典老戏,也是赵麟童生前的代表作,这次在金华上演的这出,却充满了新看点。

首先是阵容庞大。陈少云、裴咏杰、王少华……主角中有多位梅花奖得主、麒派艺术代表性人物。拜师后首次亮嗓的郭德纲既有功底,又有观众缘。李烜宇虽然年纪轻轻,表演也日臻成熟。在丫鬟、家丁、百姓等众多的配角中,也有众多优秀青年婺剧演员的身影。

其次是表演的丰富性。六场戏里有京剧、婺剧和河北梆子,各有特色,却又保持着整场演出的统一风格。各剧种互相穿插,却完全不会让观众有出戏的感觉,反倒是满台生辉、异彩纷呈。

老中青三代麒派演员中有4人在不同场次中扮演徐策。他们各展所长,唱是唱、做是做、打是打,表演高潮迭起。“法场换子”里的徐策有大段唱词,王少华自始至终唱得神定气足力度不减,令众多观众忍不住拍手叫好。“举鼎观画”里的徐策要将血海深仇告知养子薛刚,剧情气氛从轻松到凝重可谓急转直下,郭德纲的表演完整地展现出了人物情感的急剧变化。不少第一次看他唱戏的金华戏迷喜出望外:原来郭德纲唱戏并不比讲相声逊色,想不到相声大师在京剧方面有这么深的造诣。《跑城》是高潮,既考验功力又需要体力,陈少云和李烜宇轮番上阵,前者唱腔高亢挺拔、苍劲有力,后者步法张弛有度、或疾或徐,师徒二人又唱又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徐策兴奋复杂的心情、焦灼急切的情绪,观众直呼过瘾。

《铁丘坟》是表演的第六场,它是郭德纲特意为这次演出整理的本子,已经多年没有在台上演出过,就连陈少云等麒派名家都没见过。它也成了这次演出的另一个亮点,让《薛刚反唐》的故事更加完整了:表演老练辛辣,故事哀而不伤,令人意犹未尽。

为了和观众一起过足戏瘾,正戏结束后,郭德纲又返场演唱了多段京剧名段。

郭德纲金华拜师入麒派

《法场换子》

C.浙婺90后演员牵红线

郭德纲拜师入麒派,对相声界和戏曲圈的影响都不小,为何会在金华举行?这就不得不提及婺剧新秀李烜宇了。他是京剧麒派名家陈少云的弟子,称赵麟童为师爷。当年郭德纲到杭州拜望赵麟童,就是李烜宇带去的,赵麟童同意收徒的时候,他就在郭德纲的身旁。赵麟童去世后,李烜宇见师父、师叔们一直追思悼念,又得知郭德纲来不及行拜师礼的遗憾,就提议举行一次麒派传人精彩演出,用艺术造诣告慰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的在天之灵。

众人皆有此心,但档期都挺满,李烜宇花了3个月的时间,才最终敲定了这次演出。他所在的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也非常支持此事,再加上赵麟童生前很喜欢金华,曾到金华指导李烜宇排戏、观看他的演出,所以大家就把这次演出的地点定在了中国婺剧院。

郭德纲一到金华,就对婺剧院印象深刻:“我第一次见到地方剧团有这样高规格的剧院,由此可见婺剧的格局和地方的支持力度。我喜欢京剧,当然也知道婺剧的历史比京剧还悠久,有些京剧里寻不到的根,还可以到婺剧里去找。婺剧和一般的戏还真不一样,人家爱儿女情长,咱们喜金戈铁马,由此可见金华的文化气质。”郭德纲和李烜宇投缘,喜欢这个90后后辈对戏曲的讲究和认真,他们俩还有一个难得的共同点——都是半路出家从观众席唱到表演舞台上的。

1992年,李烜宇出生在浦江的一个戏曲之家,父亲是婺剧团团长,母亲是越剧演员,他从小在剧团里长大,文艺天赋出众。在浙江工商大学读行政管理专业期间,他一有空就到全国各地追戏,因为痴迷之深,结交了众多戏曲界的忘年交,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师叔穆晓炯。在穆晓炯的引荐下,李烜宇走到了偶像陈少云的面前。2012年,他拜陈少云为师。没有童子功,也并非科班出身,他用天赋和努力圆了自己的戏曲梦。2013年,李烜宇进入浙江婺剧研究院工作,让他感动的是,这里对年轻演员的培养力度超出了他的想象:“我虽然嗓子和扮相都不错,但只是一个四级演员,院长王晓平让多名一级演员给我配戏,资深前辈朱元昊也为我耐心说戏,这才将我的第一出大戏《红灯记》打磨成了精品。”凭借在《红灯记》中扮演李玉和的出色表现,李烜宇获得了白玉兰新人主角奖。(记者 陈丽媛 文并摄)

郭德纲金华拜师入麒派

郭德纲金华拜师入麒派/金华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