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麵,讓內蒙古人扛過曾經沒有暖氣的深秋!

莜面,让内蒙古人扛过曾经没有暖气的深秋!

說起莜麵,總是想起小時候熱氣騰騰的生活。

那會兒冬天特別冷,我們整個家族住在一個村子裡,一吃什麼好的奶奶前一天就跑前跑後打招呼,“明天別做飯了,回家吃”。最常見的好飯就是羊肉湯莜麵,一大家十幾口人,奶奶和嬸嬸們會張羅一上午。

莜面,让内蒙古人扛过曾经没有暖气的深秋!

爺爺奶奶祖籍山西,在內蒙長大,我沒在山西被邀請到家裡吃莜麵,聽說那是一種殊榮,是討喜的客人。對於內蒙人來說,莜麵算不上招待客人的食物,牛羊肉才是餐桌上的主角,不過不能說,莜麵對於內蒙古人不重要,對於內蒙古人來說,牛羊肉像是出門必須要穿的正裝,而莜麵更像家常中最舒適的衣裳。

莜面,让内蒙古人扛过曾经没有暖气的深秋!

我覺得小時候吃莜麵餄烙是一件很費勁的事,農村有一種專門壓莜麵餄烙的“機器”,可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的,要是你家沒有,那你得提前去借回來,架在有鍋臺的“七燒鍋”上,一看就像是個大工程,壓莜麵的時候,大人們卯足了勁兒,面紅耳赤,那時候我覺得大人們能做這麼難的飯真了不起,關鍵還這麼好吃。

莜面,让内蒙古人扛过曾经没有暖气的深秋!

還有一種方法就比較費時間了,通常老太太們喜歡這種做法,用手搓、用滾燙的開水把莜麵燙成型,用毛巾蓋上搓一塊麵揪一塊,整個過程都熱騰騰的,要是趕上冬天,屋子裡都是雲裡霧裡,滿是莜麵的香味,窗戶上的蒸汽和煙囪裡的白煙,應該是每個北方人心裡冬天的模樣吧!

莜面,让内蒙古人扛过曾经没有暖气的深秋!
莜面,让内蒙古人扛过曾经没有暖气的深秋!

實際上對於老人們來說,搓莜麵不像是一種營生,更像忙裡偷個閒,這時候要是有個人來串門,不管吃不吃,洗手坐下就會幫著做,手上幹著活兒,隨意聊聊天,這麼多年,奶奶和五奶奶盤腿坐在炕上搓莜麵嘮家常,是我記憶中她們最健康美好的樣子,也是我童年最溫暖的場景。

還有內蒙古人冬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土豆,也倔強的和莜麵結合,最初可能只是因為也沒什麼蔬菜能搭配,不料如今的土豆和莜麵已經分不開,去了餐館點莜麵,後面總是“尾隨”著小土豆,讓你本來沒有想法的腦袋突然恍悟,“對呀!吃莜麵可不能少了土豆啊!”

莜面,让内蒙古人扛过曾经没有暖气的深秋!

每次遇上奶奶招呼一大家人吃莜麵,總是恨那口“七燒鍋”太小,籠屜加了兩層才能行,籠下面煮著羊肉湯,上面蒸著莜麵,每個人都得來上兩大碗,爺爺戲稱我們這家人都是“莜麵簍子”,“莜麵抹辣子,香壞王瞎子”,一吃莜麵大家就說起這個諺語,飯桌上鬧哄哄,鍋臺上氣騰騰,不管屋外頭多冷,一碗莜麵就能抗住。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