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都不好使?激勵員工需要你換個思路!

員工不滿意薪酬,績效激勵不夠大,怎麼辦?

員工關注的績效模式,才是老闆真正想要的模式!

點擊右上角【關注】”“老闆與員工共贏”頭條號,私信回覆“學習”,贈送您價值9800元的學習視頻、資料一份,掌握豐富、創新的薪酬績效激勵技巧。

目前許多企業面臨著如下苦惱:

薪酬依人定,績效憑感覺。

漲薪無規則,激勵無效果。

經營壓力大,目標難達成。

員工無激情,目標難達成。

這些都是因為:薪酬績效機制不完善,沒有激情性,員工責任意識淡薄而致。

或許您已經嘗試了很多方法,仍無法突破管理現狀,也許您已經嘗試過薪酬績效改革,想自己建立一套完善的薪酬績效機制,去傳遞壓力,提升動力,但效果不佳。

您還在為公司薪酬、績效美譽激勵性而發愁嗎?還在為公司績效考核流於形式而無效而苦惱嗎?還在為如何建立完善的薪酬績效管理體系而擔憂嗎?

最近華為搬家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有的說華為要撤出深圳,有的說東莞給華為很大讓步,還有的甚至說華為打算改頭換面。

其實這些謠言都不可靠,之所以將整個研發部門搬到東莞,最大的原因在於深圳的房價水平日益上漲,很多華為員工們買不起當地的房子。

華為公司為此在距離坂田總部一個小時車程的東莞松山湖購置了3萬套住房,提供給公司的員工使用。

以往很多人都對華為員工的年終分紅感到羨慕嫉妒,這次華為的舉措更是讓不少人的眼珠子都快跳出眼眶了。

在這個老闆給員工加薪都留不住人的時代,華為的做法無疑是給很多老闆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大門。

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

一家企業到底什麼最重要?

不是業務,也不是客戶,更不是資產。

最重要的是人,最重要的是團隊。

“一個人要想成功,要麼組建一個團隊,要麼加入一個團隊,別無他路。”

在這個龐大的世界中,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

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百度的七劍客、騰訊的五虎將都是典型的例子。

軍哥曾經說過:“要想成功,要組建一個團隊,要有質量的凝在一起,達成事業共識,達成利益共識,達成戰略目標共識,達成命運共識,生死與共,就成了。”

好的團隊不僅能吸引高人加入,更能讓公司的發展突飛猛進,但老闆想組建好的團隊不是拉來各個領域的高人就完事了。

真正要組建出優秀的團隊,還需要老闆去細心經營,讓他們形成好的氛圍,擁有共同的目標,這樣才能讓他們團結合作,充分發揮能力。

經營人就是經營人的相信

華為的創業之路並不是一路平坦,但任正非更懂得如何去經營人性。

過去,他們是交換機行業的二道販子;如今,他們累計申請了52550件國內專利和30613件外國專利,專利申請總量位居全球第一。

這種驚天逆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華為總是在培養員工的自信。

加薪都不好使?激勵員工需要你換個思路!

任正非說過:“我們要相信絕大多數員工是英雄。”

“當一個人相信某件事的時候,在他的腦袋裡就會產生信念,如果信念聚焦到一點,萬念歸一念,他就會全力以赴地做這件事,就會有結果。”

想讓員工成為英雄,先要讓他相信自己,這樣他才會擁有激情去做。

而作為一個管理者,我們要給予員工的是足夠的信任和適合的反饋,要讓員工相信自己能做,並且能做得更好。

經營企業其實是治理環境

經營企業其實是治理環境

老闆都要明白的一件事:加薪是為了激勵員工,讓員工的情緒變得積極。

因此,假如加薪達不到這個目的,那麼老闆就應該考慮換一個方式做到這一點。

比如華為的“搬家行動”、京東的“深夜食堂”、騰訊的“加班班車”。

有人說過:人類都是情緒動物,心情好壞決定了行為的好壞。

這話一點不差,世界上只有少數人能完全用理智的態度生活,絕大多數人都會被自己的情緒左右。

加薪都不好使?激勵員工需要你換個思路!

激勵的背後原理其實很簡單,我們為員工設定一定的目標和任務,當員工達成了期望的行為後,獲得有吸引力的獎勵。當一個行為完成後,再繼續下一個行為。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用到激勵。如果你想鼓勵孩子有好的成績的表現,那首先你要給他設定個目標,比如期中考試達到班級前三名,並許諾他如果完成目標,可以給予他最心愛的樂高玩具一套。然後在過程中監督指導,根據結果執行。這也是一種激勵。

而這個原理的背後,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弗洛姆(V. H. Vroom)的“期望理論”,它是管理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一種組合。

在現實中,要做好激勵,我們要做到兩步走:

首先,你要知道你的員工的激勵類型是什麼

在團隊內部,有不同類型的員工,那他們的激勵類型也是不同的。對於自驅型員工,他們的積極性是內生的,可以激發他們的,是他們所從事事業的前景,以及他個人的成長髮展。

針對這種類型的員工,我們需要整個團隊有著清晰的、激動人心的願景和目標,這種目標是激發他們拼搏的內在動力。“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對於自驅型員工除了願景之外,相輔助的激勵手段,我們也稱之為長期激勵,比較明顯的就是你熟悉的股權和期權的形式。這是很多成長型公司都在使用的激勵方式。我們以此將員工的行為和公司的長期的發展結果綁定。

那在團隊中還有另外一種類型的員工,就是所謂任務型的員工,他們的激勵點是來自外部的。

任務型員工的關注點相對比較短期。他們的激勵弧原則是,我完成的某件任務,達成了某個目標,你應該給我一定的獎勵。

這些獎勵如大家熟知的獎金、職位晉升、榮譽等類型。而用好短期激勵,是需要我們配合薪酬和績效制度的設計。在薪酬上鼓勵多付出,多獲得。而績效管理工具,如KPI、OKR則是可以確保激勵執行落地的過程工具。

但是,有時候即使我們搭建起來完整的激勵體系,也未能很好地激勵和影響員工的行為。而且我們並不知道哪裡出現了問題,這是因為你並不知道激勵過程中一個重要的三關聯法則,這時激勵達成效果的核心,三個關聯分別是:

關聯一:要將員工完成的任務和他應得評估成績關聯

這個關聯是指,你的團隊成員在過去一個季度或者一年努力工作後,根據他的工作表現和你們之前的約定,這名員工會比較清晰地知道他的評分結果是怎麼樣。

比如BAT公司常用的SABCD五個等級。或者像阿里根據業績和價值觀的情況,將員工評估為五個形象類別,包括耀眼的明星Star類員工,業績達標但價值觀不符的Wild Dog類;價值觀符合,但業績未達標的Rabbit大白兔類型的,也有可能是面臨被淘汰的Dog類,這個過程要做到清晰和透明的

但我們經常會產生的情況是,員工在一個時間週期完成工作後,他的表現好壞,自己並不知曉,要完全聽天由命,靠主管的一個主觀來決定。這樣這個關聯就會被打破,一旦打破,就無法對員工行為產生正向影響。

要做到關聯,我們正確的做法是:在這個評估的時間週期,員工和管理者會對這個週期的工作任務目標達成清晰一致,而且可量化。當員工在這個時間週期結束後,自己就可以清晰地算出應得的績效分數。

關聯二,將評估結果和明確的獎勵相關聯。

這是指員工在在得知自己的評分後,他能夠清晰地知道,這樣的績效評分意味著什麼樣的獎勵。

加薪都不好使?激勵員工需要你換個思路!

當你獲得了評分後,如果你拿了S,那你大致可以知道,今年你是不是可以升一級了,如果公司有年終獎,那你應該是比例最高的那一個層級,公司安排的出國培訓,你應該是名單上的人。這是第二個關聯,也就是員工需要知道我評到什麼分,我可以拿到什麼。

關聯三,將員工所獲獎勵和他的期望相關聯。

這是團隊給予團隊成員的這個激勵物,是否是員工渴望和需要的,是否是有心理價值的。

我在一家騰訊旗下子公司在給他們上課的時候,有位產品的負責人就在現場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有一個團隊成員表現不錯,我們全年給他評了個S,最高分,也給了相應的激勵。但是他還是過完年就離職了。

這裡面就涉及的問題是,雖然你給了這個同學他認同的評分,但是這個評分所給予的獎勵內容是不是他所想要的呢?

這名同學離職的原因在於,他雖然漲了薪、升了級,但是他內心的激勵點,是希望能夠給予他負責一個新產品的機會,他希望挑戰。這個機會並非不可能,只是當時領導忽略了他對這件事情的渴望程度。這導致,我們給予員工激勵了,但這個激勵在他的內心的價值是要打折扣的。

由上可見,如果我們想做好員工的激勵。首先,我們必須先找出員工的激勵類型。其次,我們要做到激勵三關聯。

  • 關聯一,將員工完成的任務和他應得評估成績關聯。
  • 關聯二,將評估結果和明確的獎勵相關聯。
  • 關聯三,將員工所獲獎勵和他的期望相關聯。
加薪都不好使?激勵員工需要你換個思路!

在上述幾點中,每一點都必須做到環環相扣,讓每一個傳導都是正向的,這樣的激勵才能真正驅動員工的行為,如果存在一點瑕疵,那你的激勵就會打折。

  •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 更多行業案例內容,歡迎關注“老闆與員工共贏”,持續分享更多幹貨!
  • 如您正面臨企業識人用人、薪酬績效以及合夥人方面的問題,歡迎隨時和我私信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