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深度解读

1752年,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风筝捕捉天电实验发现了电的存在。

1786年,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在一次偶然的实验当中发现了生物电现象。

1793年,伏特通过对之前的实验成果的总结与研究,加上自己的不断实验,由此发明了电池。

可以说,电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世界进步的脚步。

不仅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电更是将人类文明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比如说,音乐

电子音乐深度解读

电子音乐,电子音乐,正是因为有了电,才能成就电子音乐的今天。

不过不得不说,电子音乐的发展速度,如同PC游戏一般,太迅猛了。

曾今,电子音乐一度被西方,特别是欧洲的艺术音乐连接。但自从1960年代晚期以后,摩尔定律的出现,造就了可负担得起的音乐科技。音乐科技进步的速度,同时也在一点一点缩小着机器的体积。

曾今的Studio,整整一个房间,堆的密密麻麻的设备和找不到根源的各种连接线,以及功耗与处理速度不成正比的老式台式电脑。

电子音乐深度解读

反观现在,一台装好DAW,音色库与合成器插件的笔记本电脑加上一两个便携式外接设备,就能三下五除二搞定一首过去在无数设备当中游走反复试验调试才能完成的曲子。

连制作电子音乐的设备,也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越来越简洁易带,价格亲民。

电子音乐深度解读

Curtis x Teenage Engineering OP-1 Synthesizer▲

科技进步的速度实在快的让人难以追随。不过也正是如此,科技大大降低了电子音乐的制作成本,只要有想法,人人都能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

而如今的这一切,正是由过去无数个硬件先驱不断辛苦打拼试验而出的成果。

机器对于电子音乐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存在。无论是过去还是如今,这都是无需争议的事实。

那么,我们就来数一下,历史上有哪些机器,对于电子音乐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18世纪末,正是电气时代不断上升的时期。在电子音乐诞生之前,作曲家们对于使用科技创作新兴音乐有着逐渐增加的期望。1897年,美国发明家Thaddeus Cahill发明了历史上第一台电子键盘乐器Telharmonium,电传簧风琴。不过由于刚诞生时,体积实在太过庞大,导致其一直没有正式登台露面的机会。直到1912年,Telharmonium的技术问题才正式得到了完善。Telharmonium在当年,可以制造出任何传统乐器都无法创造出的声音,甚至可以演奏比半音更小的音阶。

1920年,前苏联科学家Léon Theremin发明出了以手控制无线电波来制造声音的电子乐器Theremin,这也是如今最常被提及的一项早期电子乐器。时至今日,Theremin依然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使用身体接触的电子乐器,连到达现场参观的爱因斯坦都对它赞叹不绝。

电子音乐,也正是从这开始,正式拉开了序幕。

1

R.A.Moog

代表作品:MiniMoog

(1970-1981,2016至今)

很难想象,如果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Robert Moog这个人,那么现在的电子音乐又会是什么样子。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当其他音乐人还在玩着传统乐器时,Moog便发明出了电子合成器这个玩意儿。

Robert Moog▲

1964年,Moog便发明出了如同乐高积木一样,能够自由搭配的模块化合成器。虽然这是一项历史性的重大发明,但庞大的体型以及众多不太便利的局限,依旧有着那么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

而真正颠覆合成器历史的,是在1970年的音频工程大会上,Moog展示出了历史性的新发明,MiniMoog。这款机器一改之前人们对合成器“笨重,繁琐”的印象,将合成器变得极度方便调试与搬运,开启了便携式合成器的时代。也正是因为它,合成器才能够走出实验室,给予音乐人更多的便利。甚至连Kraftwerk,至今都还是MiniMoog的忠实用户。

MiniMoog▲

不过随着后起之秀的逐渐崛起,R.A.Moog公司变得不再那么有优势。Moog将品牌卖给了诺林公司,也就是今日吉他界响当当的Gibson公司。2002年,Moog先生再次将品牌重新回购,自己也亲手设计了众多合成器与纯模拟吉他效果器,不过不幸的是,2005年,Moog先生因脑瘤逝世。一代天才成为了历史,但他的发明,还仍在影响着当代的音乐发展。

2

Panasonic Technics

代表作品:Technics SL-1200

(1972-2010,2016至今)

日本对于音乐的科技贡献,起码占全球公司的一半,而目前碟机的主流品牌基本全部拿下。除了Pioneer和Denon之外,另一个能够被当今DJ加入Rider的DJ设备,非松下的Technics黑胶唱机不可了。我们都再熟悉不过的蛇叔DJ Snake,每一场演出都会优先要求使用Technics SL-1200系列的黑胶唱机。

DJ Snake x SL-1200 ▲

Technics SL-1200,绝对是当今最长待机的唱机型号了。自1972年问世以来直到2010年,SL-1200的所有型号加起来少说卖出去了300万台。甚至在中途暂停制造了6年后,2016年,Technics在群主的呼声下重新启动了对SL-1200的生产。可想而知人气究竟有多高。所谓S就是“Stereo立体声”,L就是“Player玩家”。自问世以来,SL-1200便一直是面向发烧玩家的唱机类型。SL-1200有着电磁直驱构造的转盘,高扭力搭配低震动,厚实的机身以及拥有方便对拍的音调控制器。这使得它在之后迅速成为了电台以及夜店DJ们最喜欢的DJ设备。

1972 SL-1200▲

除了这些功能性的优势之外,SL-1200的另一最大优点就是,刚。SL-1200被行业人士一度认定是世界上最可靠以及耐用的黑胶唱机,平均超过15年的使用寿命,还能在一定的物理撞击下还能够正常运作,甚至有不少70年代出厂的老古董,现在依然还在正常的运转着。

3

Korg

代表作品:MS-20

(1978-1983)

日本三大乐器巨头,除了Roland和Yamaha之外,另一个便是Korg了。Korg是专业品质合成器的代名词,以音色突出,操作直观方便等众多优点,从80年代开始便牢牢占据着合成器市场。而所有合成器当中最突出的,非MS-20莫属。

MS-20▲

1978年走进市场的MS-20,由于其亲民的价格与物超所值的品质,使得在当时的合成器市场当中脱颖而出,备受好评。在日本,大部分合成器老玩家所接触的第一台合成器便是MS-20了。MS-20拥有迷人的噪音与旋钮,并且还自带了外部信号处理器。同时,能够自己随意搭线连接这一极具灵活性的操作方式,使得它一度成为了九十年代的合成器代表。作为日系模拟合成器的代表,MS-20至今仍活跃在在世界各地的演出当中。在2013年,Korg公司还重新复刻了MS-20,生产了更为便携的MS-20 Mini,一举成为了最畅销的复刻合成器之一。

MS-20 Mini▲

顺带一提,Korg是目前提到的所有品牌当中,唯一一个不是在自己品牌工厂生产产品的品牌,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工厂。技术牛逼,就是这么随心所欲。

4

Dave Smith Instruments

代表作品:Prophet系列合成器

(1978至今)

Dave Smith绝对是当今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乐器设计师。不仅在70年代中期创立了Sequential Circuits公司,同时还设计了大名鼎鼎的,世界上第一台内置微型芯片,可实现完全编程的复音合成器Prophet-5。事实上,甚至连我们当今所熟知的“MIDI”这一词也是来源于他。可见老爷子对于当代音乐的影响有多么深刻。

电子音乐深度解读

Dave Smith▲

而Dave Smith Instruments(DSI)

,正是他在2002年,以自己本名创立的乐器品牌。同年,他发行了经典的Evolver模拟/数字混合合成器。在那之后,DSI陆续推出了:

Prophet 12,Prophet 08,Pro 2,Mopho,Tetra Synths以及与Roger Linn一同合作设计的Tempest鼓机。

且一度成为现代流行音乐以及电子音乐人最喜爱的乐器品牌之一。

电子音乐深度解读

Prophet REV 2▲

DSI的用户跨度,简直不要太大。DSI的粉丝,除了流行音乐圈的:

Lorde,Lady Gaga,

Taylor Swift,

Pink Floyd,Bastille,

One Republic之外,

我们所熟知的电子音乐人更是多到数不过来:

Tritonal,Deadmau5,

Morgan Page,

Above&Beyond,NickyRomero,

LCD Soundsystem,

Noisia Chromeo,Carl Cox,

Noisia,Andrew Bayer,

Chris Lake等等。

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可能你曾经喜欢过的每一首电子音乐,都是靠着Dave Smith的设备才能得以完成。

5

Roland

代表作品:Roland TB-303 Bass Line

(1981-1984)

来自于日本的电子乐器与设备制造商Roland,对于电子音乐历史上绝对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不过Roland给电子音乐带来的财富,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没错,这里指的就是Roland在1981年发布的TB-303 Bass Line。原本Roland发明这款机器,主要是为了给吉他手练习贝斯用的。但说实话,并不成功。所以TB-303在上市18个月后,便迎来了停产的命运。

电子音乐深度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