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以前人担三四百斤,一天走上百里”,是真的吗?

老艾叶


家里每次推豆花父亲都会讲相同的故事,隔房幺爷一口气吃了太多豆花,一夜没睡在田坎上走路消食,据说幺爷年富力强当挑工时可以一个人挑一百五六十斤一口气走10公里不歇气的。



我相信那个靠体力挑扛的年代还是有这种能人的,况且挑东西一定要小跑让担子上下颤起来,省力。能挑者必能吃,据说幺爷食量也大得惊人,一个人可以吃4-5升的锅一锅米饭,一大碗肥肉吃了没感觉。


读中学时每年暑假要打谷子,重庆丘陵地带都是在水田里打谷子然后挑回去,曾经挑过120斤左右爬坡上坎,约莫400米的坡路中途歇了两三次,确实累。

不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挑一两百斤比较轻松,两三百斤也大有人在;三四百斤应该还是有人可以,挑这么重走路应该会比较恼火,走上百里肯定不可能,武侠小说里可以有。


饮言食语


作为一些80,90,00后的这些都只是听说以前的老一辈人是如何的辛苦,力气是如何的大,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但是对于老一辈的人确实是这样的。

就拿我自己经历的事来说吧,我是一个90后,但是我们是山区,小时候插秧,收玉米,挑担子什么都干过。张家界应该大家都知道,全都是山区。我们家的田地离我们家最远的要走差不多两个小时,而且都是翻山的,小时候收完稻子了要挑回来,一天就只能走两个来回,多的实在是不行,上山下山的,我爸爸那时候就是挑的一两百斤,要翻两座山,上上下下的。

小时候我爸爸在家也是烧瓦的,那时候的青瓦在农村的应该都知道,那也是非常辛苦的活。那时候农村人是真的很苦,那时候生活条件差,干的也多,吃的也多,一个人吃几大晚饭还吃不饱,没什么油水。不多吃点根本干不动活。

我们家里县城不是很远,大概四五公里路,但是我外婆家就比较远了,里县城大概五十多公里,有时候去县城办事,那时候就是走路的,一天一个来回都难,晚上回来黑了也是经常的,那时候背个一两百斤的东西去县城也是很正常的。

那时候的日子在农村多听一些老人说说,真的觉得很苦。那还是的农村没有什么机械,全都是人工,通讯基本靠吼 治安基本靠狗 取暖基本靠抖 交通基本靠走,那时候的农村就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现在多去一些旅游景点也能看到一些抬轿子的,抬东西的那些人也是很辛苦的,比如泰山,衡山等等。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很多人也是不理解以前的苦日子了,觉得以前的人过得苦日子都是不可信的,以为一直都是现在这么美好的日子。真的希望有一些人也让自己的孩子多吃点苦,不要一直惯着他们。


张家界小伍


问:农村老人说"以前人担三四百斤,一天走上百里",是真的吗?

以前人担三四百斤,一天走上百里,没有亲眼见过,是不是真的也不好说,也许是有一些夸张。

但是能从十几里外担二百多斤青草大约个半小时到家确有其事。这是我小时侯本人先父和本家叔伯们经常的事。

他们是给队里牲口去割草,那时连手推车都很少,有的就是扁担绳。但是颤起来就是一溜小跑,我都追不上,大约颤个一里多地就歇一歇,这样颤颤歇歇的就到饲养场了。

照这么看,担上个二百多斤一天走上四五十里是能行的。要是碰上身强力壮有足够的耐力的人担上二百斤一天走上一百里也有可能。

一九七八年二十三岁的我是我们村第一生产队的队长,交公粮的麦子是标包一百八十斤中糧麻袋,我们扛起要从跳板往和炮楼一样的囤顶上走,每人一口气扛十几包都不成问题。现在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啊!

现在都是机械化现代化了,这么大的力气活肯定是不用人力了,人都解放了,有力气的人不知还有没有耐力呢?






金苹果老楊


我来说个真实的事。不喜勿喷。本镇上有个浇水泥板的场地。就是农村盖楼房的楼板。大概五十厘米宽,3.8米长,十二公分厚(空心的)有一天早上老板发现少了五块,问工人怎么少了。工人都说不知道呢!大家寻思是不是被偷了,要是被偷最起码要四个人来抬了才能偷走(场地都是露天的没有围墙)哪天晚上大家准备抓贼。可是等了一晚上也没人偷。他们就轮流值班。有一天晚上后半夜的时候有一个人来了。只见他一个人走到楼板的地方。看看四周没人。一下子就把楼板抱起抗在背上就走,大家急忙跑过去把他逮住。我的天呐。一块楼板最起码五百到六百斤左右。后来老板知道了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而是把他留在哪里干活了。所以说大力士还是有的,但是不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力气。


雨夜浪漫17


看看以前茶马古道的背夫,每个背夫的负重都在四百斤以上,背的越多,工钱越多,要把茶叶从雅安名山区背到拉萨,每顿饭能吃一个大脸盆。别问我怎么知道,我家就在雅安,祖辈有人做过背夫





乱飞的鱼1


我来讲个道理,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人的潜力绝对大过想象。

我老家在长江边上,我妈是江北农村里的人,50几年,我妈才十几岁,因为家里孩子多,她又是老大,家里实在养不活,就把她送来城里“享福”。

怎么享福呢?

我妈是小学文化,在那个年代里小学文化也算比较高的文化,可以进培训班,合格后安排进厂里当工人,最起码可以吃口饱饭。

我妈就那么从农村来到了市里,怀揣着当工人的梦想。

那一年长江发大水,市里组织人修长江大堤,她们这批正在上培训班的“壮劳力”,也派上了用处,一声号令之下,谁敢不从?

我妈说,她们那个年代里的很多人,提到一个词,都会不寒而栗。

“抬大土”。

那个时代没有多少机械,搬运东西几乎全凭人力,修江堤需要运送大量的沙土,黄沙,石块等等,就是靠人力,一步步运上高高的堤坝。

我妈是十几岁的年轻女孩子,但在那种时候,你再是女孩子也得咬牙上!

抬大土,抬的是装满沙土的大竹筐子,两个人用扁担抬,按照我妈的说法,那根抬竹筐子的扁担往肩膀上一压,人的腰就被压弯了,觉得喘不过气,每走一步路,嗓子眼里不由自主往外哼哼,喊着“嘿哟”“嘿哟”。

那一筐土有多重?

我妈说她也讲不清,但那个装土的大竹筐子,像她的身材,蜷缩身体躺进去绝对没问题。

大堤上,满眼都是人,男男女女都在抬大土,号子喊成一片,人沿着大堤的下面,一步步往大堤上爬,中间还不能停下来喘气,因为,那是个斜坡,你不能停越停你就越累。

那个年代有个词叫作“铁姑娘钢小伙”。

人真是钢铁做的吗?那当然不能够。

一天活干下来,像我妈那样的女孩子,能躺在地上,手指都不能动。

我妈说,她们有好多小姐妹,就抱在一起哭,但哭完了,该吃饭还是吃饭,吃完饭接着再干,没人因为你是小姑娘,就给你搞特殊。

我妈是农村人,能吃苦,但她说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担起那么重的担子,连续干上几天。

就在那几天里,她把这一辈子的担子都挑完了。

找不到当年抬大土的图片,就用这幅“长江边扛水泥的女人”代替了。

我这样认为,既然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能两个人抬着一筐估计不低于百斤的沙土,连续干上几天,而且还是爬江堤,那么成年男人肯定更厉害。

所以我觉得,以前的农村里,有人能“担三四百斤,一天走上百里”,也就不奇怪。

人嘛,都是被逼出来的,假如生活必须让你那样做,你为了活下去,再怎么艰难,也能咬牙坚持住,或者这就叫“人定胜天”的道理。


99随便


我是60年代生的,这种活八三年干过,那时农盖房子基本是土木结构,土是就地取材,木料只能冲里(山区的一种说法)买,回来应该是一百二十里左右,当时一栋房子盖下来要一百多根木材,有杂木和杉木,木材也有干湿之分,房梁用杉木,湿的只能扛一根,干的担二根,稍小的担四根,杂木湿的挺重担二根基本是不太可能,除非五大三粗的大汉子能行,我是搞不动。一般是早上五点左右出发走五个小时就达冲里了,山路占主要,去时空手走得快点,回来差不多七个小时,担着或扛着木材开始走得快,一口气可走个十多里才休息一下,越到后越走不动,巴就三,五里一休息,到家也就八九点了,重量也就一百至一百二十斤。可是都精疲为尽了。可休息一晚上第二天还能接着去。(年轻嘛)三四百斤的只能靠独轮车推,挑这么重的我们村基本没有。但站着不动挑起八百斤的人都有。此人现在还很健康。


山野村夫12321


我爷爷跟我说过,他年轻的时候,每年秋冬季节,主要挣钱业务就是挑盐。 产盐地在四川万县,现在叫重庆万州区。那里的盐为矿盐。我祖父用肩挑的盐,挑具为箩筐,每对两只,共10斤。可以装300斤矿盐,一般他们挑200多斤。从湖南常德去四川万县,来回都是步行,挑担子。现在有高速了,两地相距700公里,即1400华里,他们每天走10个小时,一天可走100华里,比马拉松长一点。不过那时候没有高速,走的小路,实际距离比700公里长,约900-1000公里。他们去是空担,快一点,约18天。回来是重担,约25天。前提是天气较好,下雨天慢一些!力气大,耐力好是真的!后来我大伯(今年79岁,健在)能挑500-600斤。现在大伯一顿还可吃10斤肉。爷爷1995年走了,享年83岁。他用肩膀扛起了一个家,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好想念我爷爷的!



摔锅22421785


家里正好在装修,今天早上送黄沙水泥,很巧合的是,我今天早上看挑水泥黄沙的师傅满头大汗,脱光了全身冲了一下,满身腱子肉,我就问了一下,他做了二十多年了,一直就是干这个活,他说我家里是三楼,还算好,有些送货的在六楼,也没有电梯,一挑水泥黄沙大概200斤,可以一口气跑两次六楼,然后就要歇一会!

他告诉我,他见过的同行里面,身体最好的,可以挑200斤连续跑3次六楼,然后要休息十分钟,不然很容易受伤的!

因此,我不相信什么所谓以前的人可以挑400斤跑100里路。就算是有个别身体特别强壮,偶尔一次做到,也没有代表意义!因为这并不是普遍现象。

最后说一句,在头条里面,神人很多,什么得了绝症喝一碗什么草药就好了,连喝了百草枯都可以一碗见效,什么家里老人说,以前可以挑着几百斤的东西一天跑一两百里路。

这都是以讹传讹,或者一些老人为了劝年轻人,故意夸大了言辞!

现在是21世纪了,要用科学的方式来看待问题!


老咪的爸爸


不知道们小伙伴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觉得做事情辛苦的时候,总被爷爷奶奶数落,说在以前,农村人能挑三四百斤的担子,并且在一天之内走上百里,我们这点辛苦算不上什么 ,这是到底真的还是假的呢?

以前的农村人确实能扛重,但一天担400斤走上百里就是夸张的说法了。

四百斤就是两百公斤,一百里是50公里,人每小时能走4-5公里,如果要担着400斤的货物,速度大概是每小时4公里,那么50公里就要不停地走12.5个小时,加上喝水吃饭休息,至少也得15个小时吧,这对人类的体能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国内曾经举办过一次大力士比赛,规则是挑着将近300公斤的货物,走20米距离,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成,只有一个山东的选手,挑了不到半米的距离。

以此推断,即使能挑起400斤的货物,也走不了多远。所以说以前人能挑着三四百斤的担子,一天之内跑一百里是不太可能的。

但以前的农村人确实比现在的人更加吃苦耐劳,当时经济条件不好,生活没什么油水,肚子经常挨饿,多劳作才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所以很多农村人都拼命地干活,日子久了,就锻炼出了一身钢筋铁骨,挑一两百斤的担子,一天走二三十公里路程都不在话下。

另外,他们挑东西用的扁担都是向上弯的,载重时才变平,挑东西的时候,扁担会像弹簧一样摆动,挑担子的人按照扁担摆动的节奏走,重量能够减轻不少,累了可以左右换肩膀挑 一天下来,也能走很多里路了。

虽然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但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400斤的货物你可能挑不动,要是换成400斤的钞票可能就难说了。

我是找靓机二手机,每日更新有趣的科普视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Pea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