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智能變革服裝生態鏈 LeTote試水「中國式」時裝共享新模式

21世紀經濟報道

共享經濟理念的崛起,正深刻改變傳統時裝產業的運作模式。

2012年,全球時裝共享平臺Le Tote 托特衣箱在美國舊金山創立。用戶成為在Le Tote註冊會員後,通過月費繳納模式就能輕鬆換替各種品牌、不同風格服飾,並且在月費時間內沒有固定的歸還時間,想穿多久就穿多久,想換新的時候通過手機一鍵預約就可還衣。

目前,Le Tote托特衣箱已經與國內外各種時尚品牌建立合作關係,為全球女性提供極具個性化、專業化、高品質的時裝共享服務。

“既然Le Tote托特衣箱的共享時裝運營理念能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功,那它在中國也會擁有巨大發展空間。” Le Tote中國CEO,原百麗集團執行董事鄧敬來告訴記者。

2016年一次機緣巧合,鄧敬來結識了Le Tote美國創業團隊,並以個人名義參與這家共享時裝機構C輪融資。隨著對Le Tote共享時裝運營模式的理解加深,鄧敬來越來越深刻感受到共享時裝運營理念同樣可以在中國開創一片巨大的發展空間。

從去年下半年起,他開始與Le Tote美國創業團隊洽談合作計劃,確定成立以中方為主的合資企業—— Le Tote 中國,建立一個植根於本土、匯聚中國時尚和科技領域精英人才,同時全面接通國際資源的獨立創業公司,通過智能、大數據等科技技術推動中國服飾共享產業蓬勃發展。

“其實Le Tote美國創業團隊也覺得合資模式非常好,因為雙方在不同市場採取不同策略發展業務,就有更多運營經驗與創新模式分享的空間。”鄧敬來透露。

他坦言,Le Tote中國的發展,很大程度得益於Le Tote美國的運營理念共享。

“比如Le Tote美國提供了大量用戶數據與時裝推薦算法,比如如何向不同時尚女性與職場白領推薦合適的、令她滿意的個性化時裝風格搭配,如何確保物流與庫存運作方式如何做到最高效,他們都會最大限度提供給我們。”他指出,這讓他意識到,Le Tote共享時裝運營模式要在中國取得成功,主要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是時裝推薦精準度與庫存管理效率,它們也決定了共享時裝運營模式的效率,只有效率越高,共享時裝的規模效應才會創造更多收益。

“事實上,時裝共享的運營模式與傳統時裝銷售模式完全不一樣,後者主要追求銷售量,但在共享時裝模式下,用戶是通過支付月費獲取時裝搭配服務,因此用戶的留存率至關重要,而用戶能否留下來,主要取決於我們推薦的服務款式風格,是否令她滿意。”鄧敬來表示,這也離不開大數據與智能技術的支持。

目前,Le Tote中國已能憑藉用戶提供的身材數據,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系統,分析每位用戶的尺碼、體形、偏好、生活衣著習慣和檢索內容等,為用戶精心推薦最合身的服飾。同時,Le Tote中國還借鑑美國做法,在對每件衣服進行精準測量同時,為了讓用戶更輕鬆打造整體造型,嘗試每次都會提供3件衣服與2件飾品,幫助用戶穿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和品位。

“其實,目前Le Tote中國已經與大量國內外主要時裝品牌開展了合作,足以最大限度涵蓋時裝各種款式風格與尺寸,為每個用戶提供定製化、個性化的穿衣體驗。”他表示。

通過詳盡市場調研,鄧敬來發現共享時裝運營理念之所以能在中國開創一片廣闊天地,主要原因在於它成功解決了用戶與商家的各自痛點——對用戶而言,傳統購衣模式存在買錯、售後服務缺乏、多買浪費、心儀服飾價格太高等痛點,對商戶而言,則是選錯款式導致庫存積壓等問題,而共享時裝運營理念將購衣模式轉變成“付月費選衣服”,一方面大幅緩解用戶買錯衣服、心儀服飾價格太高、多買浪費等痛點,另一方面也能解決商戶庫存積壓問題。

“更重要的是,在共享模式下,用戶將更加容易的嘗試和體驗更多款式風格服飾,而不必經歷退衣過程中不愉快的體驗,以及時間和精力的大量消耗,從而讓自己生活更加多彩。”鄧敬來表示。

他坦言,與眾多共享經濟模式發展的瓶頸類似,當前共享時裝的最大發展瓶頸,同樣是獲客問題。

“事實上,中國互聯網與美國有著很大不同,照搬美國模式可能行不通。”他直言,比如中國用戶更多聚焦移動端消費,而美國用戶是PC端與移動端並舉,這讓Le Tote 中國引入大量互聯網技術人才專注開展大數據分析、智能技術構建與移動端獲客運營。

在他看來,這也是Le Tote 中國的一大優勢,由於它與美國團隊獨立運營,因此整個Le Tote 中國能根據中國市場消費者消費行為變化,更迅速靈活地優化經營決策實現更佳的運營效果。

“事實上,中國互聯網市場發展迅猛,加之中國越來越多消費者對時尚需求接受度不斷提高,因此我堅信共享時裝運營模式將幫助越來越多消費者脫離單純購物的侷限性,享受全方位的時尚服飾服務,滿足她們多樣化需求,真正意義上解決女性穿衣的各類痛點。”鄧敬來強調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