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我是一个普通的八零后女子,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追求完美和极致是我最大的性格特点。

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你以为我在宣扬自己的完美吗?恰恰相反,你随后会发现,这一鲜明的个性特征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女儿先天不足

在没有孩子之前,我的生活可谓顺风顺水。从小到大,我都是父母最不用操心的那位。当然,这得益于我的性格。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都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最好。所以,在周围的亲戚中,我还是比较出类拔萃的。

多年以后,我结了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中,老公主外,我主内,日子其乐融融。我本以为这样单纯的小幸福会一直持续下去,然而,一个小婴儿的诞生就将我所有的平静慢慢打破。

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那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儿,看上去那样纯洁美好,从她呱呱坠地起,我就铆足了劲,要给她我全部的爱!我想象着,她会成为我最优秀的“作品”!然而,命运之神不会永远都对你笑意盈盈,呵护有加。自打女儿出生,她就备受呵护,但即便如此,她也仍然比其他孩子更瘦小体弱,更易生病。

同样的十月怀胎,同样的正常生产,眼见邻居家的孩子活蹦乱跳,而我的女儿却总是弱不禁风,三好两歉。为此,我和家人跑了很多次医院,做了各种检查,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女儿先天体质不足。原因呢?不明。

原来这世上真有一些问题,是真的没有答案。

我是一个好强的人,追求完美的性格渗透到我生命的方方面面,也因此形成了我内心深处的一种优渥感。然而我的女儿,她,却让我这种感觉瞬间跌落谷底。面对她这样一个小生命,我今后又该如何去做?我要坚持的我骄傲,所以,我要挽救,既为了她,也为了我自己。

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于是,我请来了妈妈、婆婆还有阿姨,一起照顾孩子。此外,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学了小儿推拿。

那时在我心里,女儿是第一位的。我想弥补,想尽我所能,给她最好。我报了小儿推拿培训班,在明确了一些手法后便开始每天给女儿推拿,孩子的情况逐渐好转,我也乐此不彼。

为了让她少生病,我要求自己每天定时定量给她按摩,即使身体疲惫不堪也在所不惜。我如此兢兢业业,又那样诚惶诚恐,生怕因为自己的丝毫懈怠而委屈了她。

除此之外我还买了最畅销的育儿书籍,制订了严格的喂养计划和作息时间表,订购最优质的绘本,选购质量上乘的衣物,小到一支棉签,大到一辆推车,一条棉被,我都会在网上反复对比,考虑再三。

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渐渐地,我强势不服输的性格引起了家人的不满。家庭氛围也因此变得格外紧张。那时,我的身份已不再是女儿,不再是妻子,我成为了一个除了孩子,把所有人都遗忘了的妈妈。

5厘米的子宫肌瘤

和5厘米的心结

在这样漫长而辛苦的日子里,在全家人的悉心看护下,女儿渐渐长大,体质比之前大大改善。而我却变得异常焦躁,整天疲惫不堪。母亲心疼我,劝我去医院做个体检。谁也没想到,这一查,竟发现我有一个子宫肌瘤,将近5厘米!这意味着,我需要手术治疗了。

这个结果给了我极大打击。我那么引以为傲的身体现在竟需要动手术!这究竟是怎么了?拿着报告单,我号啕大哭。有了女儿以来第一次,我哭得如此畅快!「你太累了,心里委屈就哭吧!」母亲含泪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

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母亲无奈,千方百计地打听,想找到一个不使我受苦的办法。因缘际会,她打听到了一位老中医,于是就带我去拜访他。这位老中医已经七十多岁了,须发皆白,却神采奕奕。他已经多年不坐诊了,要不是亲人的推荐,我们根本无缘见到他。

一番简单的寒暄与介绍后,老中医首先对我说:

「姑娘,你既然选择来找我,那么你就该抛下疑虑,选择相信我吧!」

随后,他给我把了把脉,看了舌苔,又仔细询问我的生活情况。当然,我不自觉地就谈到了我的女儿。我说,我以前身体还不错,但是自从有了女儿,我的心思就全放她身上。为了照顾好她,我甚至还在单位请了长假……

「你女儿怎么啦?」他抬头看看我。

「她先天体质不好。」我小声说。

「哦?」

「各项检查都做过,找不到原因。所以,我心里一直就有个梗……」

「姑娘,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子宫肌瘤吗?「中医认为

子宫肌瘤因七情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说白了,就是情志。情志抑郁的人,最易得。即使你手术切除了,但是体质没变,这病根就没断。」

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这么说,即使做了手术,也不能百分百好了?」

「当然,心病还须心药医。很多人得的,其实都是心病。现在看来,你的心病就是你女儿,你自己也说了,这是个梗……」他的话,给了我当头棒喝。

他微微一笑继续说:「姑娘,生活中有很多事是你不能预料又无法逃避的,所以,你要学会换一种心情去接受它。」

「可是一看到她,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要弥补……」

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他说,很多问题是你的思想制造出来的,他打断我说,当你紧张时,你的担心也会对她产生某种影响,应尽量避免才行。家长的状态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基础稳定扎实了,孩子就不会有大问题。所以,不要让自己总处在焦虑状态,试着放松一些,学会相信孩子,相信她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医生:不是忙着给你开药方,神色庄重地告知你注意事项,而是,像朋友一样,和你聊天,给你慰藉。仿佛一位心理医生,亦或是一位精神导师,和你探讨生活之道。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自那以后,我开始慢慢体会换一种心态去看生活。我从小便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以前看的多是职场励志方面的书,有了女儿后,便全变成了育儿书籍。

某天,我随手翻了一本书,清绿色的封面,封皮的下方赫然写了这样一段话,「‘病’是生活总体质量的呈现。立足内心,好好生活。要治疗身体的疾病,最大的调节阀门还是在生活中。

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这是一位中医师写的关于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方面的书。这本书我买了很久,但之前认为它没有实用的指导方法,因此束之高阁,然而现在读来,却让我如梦初醒。它告诉我,生命力是可以变化成长的,不论多大的孩子,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我所要做的,就是放下焦虑,安顿好自己的身心,让孩子健康,让自己健康。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这世上的事,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地开悟。换一种心态生活,这是一位中医生给我开的良药,也从此打开了我认识和学习中医的大门。

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中医认为人的很多疾病源自于内在的“患”。如同我身上的子宫肌瘤,如果我的内心一直被束缚,我的病根就会一直存在。为了治疗子宫肌瘤,我就得首先改变自身体质,为了改变体质,我就得学会换一种心态去生活。中医思维给我开了一扇窗,让我学会了先从精神层面去认识疾病,找到了这个“病根”,才能有的放矢。

西医多为物质层面的治疗。而当我对中医的了解越深,我就越懂得,一切疾病的解决不光是物质的,更要找到精神、心理的源头。

许多疾病根源于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生活大多是平淡索然的,想要过得健康安宁,就需要有一扇能开启心灵的窗。这窗须以知识为边,智慧为框,情感为楣,透过这扇窗,你便有了一个更加开阔的视界,指导人生的路。这窗,便是凝结了几千年传统文明核心的中医思维。这,便是我学习中医的初心。

文 | 晶儿

各位爸爸妈妈如需咨询宝宝健康问题,以及育儿经验交流分享,欢迎私信或者评论,我们会尽量在第一时间内处理的~

往期精彩文章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