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刑偵專家探案紀實:神祕女屍案,竟然靠自行車輪胎的裂縫破獲了

顶级刑侦专家探案纪实:神秘女尸案,竟然靠自行车轮胎的裂缝破获了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顶级刑侦专家探案纪实:神秘女尸案,竟然靠自行车轮胎的裂缝破获了

呂登中,1935年出生,江蘇人。中共黨員。1954年在司法部法醫研究所從事法醫和教學工作。曾任瀋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瀋陽市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著名刑偵專家,高級痕跡工程師。中國刑警學院研究生導師,是最早建立單指指紋檔案並應用於破案實踐的人,他也是中國刑事技術唯一一位將二指指紋與指紋、掌紋區分開的人。

顶级刑侦专家探案纪实:神秘女尸案,竟然靠自行车轮胎的裂缝破获了

火眼金睛

呂登中說:刑事案件犯罪現場是犯罪人作案時的整個犯罪過程的“下載”,是不容易被“刪除”的。刑事案件從發案到案件偵破,其實質內容就是緊緊圍繞犯罪現場開展各項偵查活動,而刑偵技術人員所從事的職業就是在每一個犯罪現場尋找能夠證明犯罪的所有證據,發現物證、提取物證,讓物證“說話”,為偵破案件指出光明之路。

多年前的一天,瀋陽市瀋河區一苗圃地裡發現一具女屍,屍體被土掩埋,只露出兩隻腳。時任瀋陽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技術科技術員的呂登中趕到現場時,圍觀的群眾已經很多,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警員因缺乏經驗,沒有保護好現場。屍體四周是圍觀群眾雜亂的腳印,通往中心唯一的一條羊腸小道,也已被人們留下的亂七八糟的腳印弄得混亂不堪,兇手進入現場的線路已難以找到。

他站在現場外圍的一處地方,周圍紛亂的環境已難影響到他的思考:犯罪嫌疑人從哪裡進入現場?又從哪裡離開現場?怎麼來的?這一系列問題充塞他的腦際。交通工具?!對,一定有交通工具,或者說有交通工具來過這裡。午後的陽光,異常的毒辣。不肯散去的群眾都站在樹蔭下,他們想看一看忙碌的警察還有沒有什麼別的發現。而此時的呂登中早已汗流浹背,在如此烈日下出現場,對他來說早已不是第一次。

在距屍體一里地以外的苗圃地段發現一輛自行車,荒郊野外的苗圃地裡怎麼會有自行車?當時,自行車已算得上家庭生活的一“大件”,是誰丟棄了這“大件”?他開始琢磨,他要解讀,他要從這輛車上“作文章”,豐富的痕跡鑑定經驗使他沒有動這臺車,直到他把這兩個輪胎的所有細部特徵都刻在腦子裡以後,才開始在地上尋找這臺車的車轍印述,以此來確定這臺車的來路。

斷續續的車印將他引到偏處的一個水溝,他判斷水溝裡的一條自行車印就是這臺車留下的,而更令他疑感的是在這臺車印旁邊還發現了另一輛比較清楚的自行車印。經查證,這臺車是被害人的,那麼另一輛與它並行的自行車是誰的?它又與被害人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解開這個謎對於破獲索件十分關鍵。於是,他又循著那自行車離開的方向搜尋、直到車印消失在公路上。

該女被殺前與一個人來到這裡,兩人並排推著自行車,走進這片苗圃,說明兩人相熟。那麼兩個熟悉的人同時來到現場,一個被害了、那另一個人就應該與案件有關。他據此判斷,這臺車的主人有重大作案疑。他重新選擇有較溼潤士質的一片林地,仔細觀察,發現只有這塊不足兩米長的車印清楚,土貼在自行車的大花紋中又出現眾多小花紋。於是,他提取了這一段較清晰的年印。在實驗室,他對著取下的車印進行細緻地研究。

顶级刑侦专家探案纪实:神秘女尸案,竟然靠自行车轮胎的裂缝破获了

當時瀋陽市的自行車過百萬輛,上哪兒去找這輛車的主人呢?走訪了多家自行車生產廠,他開始了對自行車帶的研究。在提取了數十份車帶模印進行對比後,通過對車帶花紋比対,他認定這是瀋陽一家自行車廠生產的一輛28架、帶有兩條前叉子的自行車。進一步確定這種自行車是東方紅牌加重自行車,通過現場車印的比對又發現這輛車前後外帶不一樣。一般說,後帶磨損比前帶嚴重,但此東恰恰相反,前重後輕,分析後得出結論:一是後輪外帶新換過;二是前後車外帶相互調換了。進一步查看從現場截取的車帶印痕,發現一更加細小的“花紋”為車帶的裂紋,這一細微特徵說明該車外帶已經老化。

經過偵查員的艱難訪查,終於在瀋河區某單位發現了一輛同時具備這些特徵的東方紅牌自行年,這輛自行車與專案組要查找的自行車極為相似。而這輛自行車又是一干部用的公軍。專案組連夜將這輛目行車送到呂登中辦公室,呂登中將車帶滾動幾圈後果然在一段車帶上找到一處細小裂紋,與現場留下的痕跡吻合,因此認定現場出現的就應該是這輛自行車。鑑定結論出來了,這個幹部被抓獲了,殺人案就此破獲。靠自行車帶的細小裂紋這一線索破案,在社會上引起極大轟動,呂登中也獲得了火眼金睛的美譽。

見微知著

瀋河區萬柳塘公園曾發生一起搶劫殺人案,被害人劉某是名現役軍人,與女朋友來遊園,在假山附近的一條小路邊坐著聊天時,遇到一個男青年的搶劫。眼見搶劫人剛剛跑掉,軍人出身的劉覺得自己很窩火,隨後又去追那個搶劫人,可剛追到花池邊時,那人猛然回頭將劉刺死。當時,是17點左右。タ陽下的公園裡,一具屍體,一攤血,現場秩序極亂。

呂登中來了,他開始了緊張的斟查提取工作。由於現場腳印太雜亂,勘查起來十分費勁。在被害人坐過的地方,案發前有很多人走過,案發後也有很多人走過。面對這樣混亂的現場,他感到自己沒有任何把握在如此雜亂無章的腳印裡找出犯罪嫌疑人足跡。蹲在那裡,他的眼前好似有成百上千只腳,走來走去。那些腳橫七豎八地在他心上踩來踩去,他有些心煩意亂,可他還是盡力排除大腦中的一切雜念,琢磨如何分辨出犯罪嫌凝人的足跡來。取不下足跡,就無法鑑定,就無法為偵破工作指明道路,偵破此案也將難上加難,其至於成為無頭死案。他想犯罪嫌疑人搶劫時應有剎那間與被害人面對面站立的過程,那他的雙腳應對著被害人的方向。按習慣,犯罪嫌疑人以右手持刀,通住被害人,左腳自然應該稍微向前用力站定,腳下的印痕自然與眾不同。為證實自己的推測正確,他忽然做了一個持刀的動作,右手用力的伸,就如同古代武士練習武術般。然後,他迅速後退,蹲下來,仔細地觀瞧,神情異常認真。他在極力思考著什麼,記憶著什麼。

顶级刑侦专家探案纪实:神秘女尸案,竟然靠自行车轮胎的裂缝破获了

現場一片寂靜,所有偵、技術人員都在望著他,空氣似乎ー下子凝結了。原本想笑的同事,見他蹲在那裡盯著自己留下足跡的神情,突然明白了一切,大家都被他的精神感動了。蹲在那裡的呂登中一動不動,如同一尊沉思的雕塑。當他突然站起來時,他的臉上忽然就有了一種堅毅,一種任何困難都難以壓倒的自信。他覺得這個活必須得自己幹,於是,他用了袋石膏,整整50斤,在被害人坐痕前方1米見方的地方了個巨大的立體大石膏印跡。同事們都戲稱之為“大餅子”。

呂登中辦公室的燈光一直亮著,通宵達旦。

由於被害人是現役軍人,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較大,要求迅速破案的呼聲也同時來自社會各界,公安機關的壓力很大。案件已到了攻堅階段,呂登中的擔子不輕,他的壓力不僅來自各個方面,也來自這塊大“餅子”。為“吃”掉它、他已經一天一夜沒有閤眼了。

他採取分層檢測的方法,去偽存真,排除了浮在上面二層的數十個雜亂的足跡,當他檢測第三層時,才發現在這層面上出現了對著被害人方向的兩隻腳尖足跡,可僅憑這一點,他仍難以確定這是殺人犯的腳印。第二天,他又找到被害人的女友,要她描述兩人坐著時與犯罪嫌疑人的距離以及一些細節問題。她說兇手在和男友對話時,她因為害怕一直低著頭,對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徵一點都不清楚,但她回憶說她低頭看地面時發現那人好像穿一雙白鞋,具體是布鞋、膠鞋、皮鞋,她當時被嚇了懵了,一點也想不起來了。

回到實驗室,他果斷切割下那枚足跡,雖然可用之處只有一寸見方,但這是他幾天幾夜的辛苦結晶啊。確定疑犯的足跡後,偵查員很快在市場找到一種熊貓牌白色回力鞋,於是,拿回來比對,在一寸見方石膏裡有細小花紋,與回力鞋上的寬邊花紋相同,這是個穿熊貓牌白色回力鞋的人留下的足跡,尋找到此人已成為本案能否破獲的關鍵。專案組根據呂登中的線素,決定在公園周圍做重點摸排。後來,偵查員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摸底排查,終於發現了穿著這種回力鞋的人。專案組連夜將那人抓獲,審查2個多小時,沒有任何進展

參與案件研究的呂登中,建議搜查嫌疑人所穿的所有鞋。果然搜出了一雙熊貓牌白色回力鞋。經對該鞋的花紋與石育模印進行比對,結果花紋一致,但僅依據一寸見方一小塊痕跡的吻合就定案,顯然並不行。進一步鑑定,發現鞋的2釐米寬邊上有劃,其磨損程度、位置、距離都與石膏又一致。在鐵證面前,嫌疑人不得不交代了搶劫殺人的犯罪事實。

在一寸見方的一小塊多層足跡裡,在紛亂的幾十人甚至上百人走過的罪案現場、提取了一寸足跡,並以此破了殺人案

呂登中的功夫可見一斑。

道破天機

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一天半夜,蘇家屯大溝信用社被劫。信用社裡有一名值班員和一名更夫。更夫沒有睡覺,到了後半夜他突然發現後院窗子的鐵欄杆內,一支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他,一個低沉的聲音惡狠很地喊了一聲:“不許動”。與此同時另一犯罪分子繞到正門、正門一共有兩道門。外層為木板門,裡面為鐵門,上面焊有鐵欄杆,下面是鐵板,一把大號掛鎖被很熟練地撬開了。

兩人一前一後進了屋,用槍將更夫和值班員逼住。其中一人持半自動步槍,槍口頂住了更夫,另一人砸壞了電話。他們撬開了兩個金櫃,搶走了一萬元錢,第三個金櫃被放倒了,但沒有撬就離開了。為什麼中止犯罪?這令偵査人員十分費解與困惑。在瞭解更夫被劫情況時,呂登中得到了一條線索,據更夫回憶說,當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正在撬金櫃時,持槍的犯罪嫌疑人進屋後問了一句:“怎麼樣了?”另一人回答說:“差不多了。"這人看了一下表,又說了一句“哎呀、三點半了,就這樣吧。”然後兩人就匆忙逃走了。

顶级刑侦专家探案纪实:神秘女尸案,竟然靠自行车轮胎的裂缝破获了

粗心的人一般不從邏輯思維著手分析案情,他們往往就事論事,這樣一來就會漏掉了這一線索。呂登中則不然,作為指揮員,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他看來,三點半是一個信息,簡單來說這是犯罪疑人離開現場的時間,犯罪嫌疑人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間離開?他們避諱的是什麼?更夫是當地人,從沒見過歹徒,歹徒顯然不是在躲更夫。那就只有解開三點半這個謎,才有可能儘快突破此案。他告訴偵查員犯罪現場就是一本百科全書,為此,作為偵查員必須瞭解當地的風俗習慣,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唯有如此才能適應偵查工作的需要。

按照當地老百姓的習慣,一般在早上四點半到五點下地幹活,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街上該有人了,歹徒持長槍怕在路上被人發現,這オ中止了犯罪。由此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離開現場應該有一個小時至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差,二人不應該是當地人。用一個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徒步離開現場,能走多遠?他讓偵查員去做偵查實驗,得出結果:10公里左右。那麼,犯罪嫌疑人的居住地應該在距離案發現場10公里遠的地方,這就是呂登中做出的最後結論。

省廳採納了他的建議,由瀋陽、遼陽等幾個與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有關的地區組成聯合專案組決定以距中心現場10公里為半徑,在此範圍大規模排查。專案組在遼陽的8個大隊摸底,得到一條重要信息:一天早上,有一個小孩在一座橋上聽廣播,見到一個人慌慌張張地向河裡扔了一個東西,就走了。小孩的家長將這一情況反映給專案組,偵查員在河裡打撈出一個塑料包,打開後發現包裡是一支半自動步槍,並將水裡的足跡灌下來。經比對,與中心現場足跡不一樣,那麼這個人是誰?他與犯罪嫌疑人有什麼關係?

呂登中認為扔槍人就在附近,扔槍的時候鞋應沾有泥,褲腳還應是溼的。於是,要求使查員走訪時做到不漏一戶一人,並且人要見面。不久找到這個人,在他家的大衣櫃底下發現了一雙鞋,鞋上沾有泥,溼褲子正涼在屋內的一根鐵絲上。將這雙溼鞋與拋槍現場的足跡比對,認定一致,他就是河邊拋槍人。經改策教育,此人交代說有人給他200元錢,讓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將這包東西扔到河裡。至此,案件終於露出端倪。隨著兩名犯罪疑人到位,一切與呂登中的推斷毫無差別。犯罪嫌疑人的槍是偷來的,他們匆匆逃走是怕被早起的人們發現,一句“三點半”洩天機,這就是該案的謎底。

專家指路

呂登中是公安部首批聘任的8位刑偵專家之一,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每年他都要奔波在全國各地研究發生的重、特大疑難案件。2000年,呂老退休後,講學、研究疑難案件成了他的主要工作,他的足跡早已遍佈大江南北。正象他自己說的那樣“活到老幹到老”。

1998年2月至199年4月間,在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等省連續發生系列性盜竊、搶劫、殺人案件,涉案60餘起,死傷近100人。此案在全國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陝西、河南兩省公安機關多次邀請刑偵專家會診,並採取各種偵查措施,但是案件仍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為迅速偵破此案,公安部再次組織了大型的專家會診,此次會診除了公安部的特聘專家外,所有涉案單位均派人參加。到達會場後,呂登中不顧旅途疲勞,迅速進入情況,他詳細翻看了案件的相關資料通過研究與分析,發現該案有以下特點

1.犯罪嫌疑人具有較強的反偵查意識,有一定農村生活經驗,逃避追捕、堵截時,專走小路不走大路。為防止途中被盤查,一般就地取材,以鐵錘、棍椐等作為臨時作案工具。

2.善於偽裝現場,作案手段多樣化。先殺人後實施搶劫,偶爾有姦屍行為,目的是掩蓋搶劫、殺人的罪行,轉移公安人員的偵查視線。

3.採取跳躍式流竄作案,有時集中有時分散,跨度大。這次作案後確定下一次作案時間與地點,中間不聯繫。以盜竊方式出現,斬盡殺絕、,絕不放過任何人。有一起劫案全家老少5人被殺,犯罪嫌疑人只搶走80元現金。犯罪團伙先是4個人後來演變成3個人。當時,在西安某地一瓜棚裡,發現了一具無名屍,專案組推斷無名屍應是團伙成員,因為其身上有陝西一起搶劫案的贓物,因分贓不均或其它原因火併殺掉一人。呂登中迅速沿犯罪嫌疑人作案軌跡畫了一張行進圖,在圖上,他發現系列案件成扇形分佈,而扇尾所在河南商洛地區卻沒有發案,這說明了什麼?呂登中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來,他的臉上又有了一種自信。

臨會前,呂登中建議:此案的跨越性很大,要在此基礎之上,繼續擴大案件的工作範圍、遴選無發案的商洛地區的刑偵工作領導也來參加會議。會上,專家組將每起案件的信息重新進行了梳理整合。其中有一起案件的現場發現了撕碎的陝西榆林至西安的長途汽車票,其票價為三人票價,根據票價推算上車地點為西安的羅夫車站;犯罪嫌疑人手段兇殘,持棍棒、比首、鐵錘作案,殺人不留活口。根據現場足跡和遺留的褲子確定一主犯的身高為1.54米左右;該團伙的侵害對象以農村小賣店、衛生所、富戶為主,況且作案的季節性強;在春播、收穫季節無該類案件發生,作案前後,犯罪嫌疑人在農村的瓜棚落腳,不走大道,據此分析,主犯應是貧困邊遠山區的農民,不是案發地區的人。根據案件分佈的地理條件和交通情況,他發現有三條公路通往商洛地區,一條是西安通商洛,一條是靈寶通商洛,一條是西安與靈寶之間的一個小具城通往商洛。

由此,呂登中提出了“一箇中心(以商洛地區為中心)、兩個點(靈寶、寶雞)”的工作方案。並指出離西安不遠的羅夫車站應為犯罪嫌疑人的匯合地點,那麼犯罪嫌疑人應居住在距商洛不遠的農村。呂登中的發言觸動了靈寶地區公安局長,他立即聯想起其辦理的一起輪姦案件中有一名主犯彭妙計在逃,該犯的特徵與此係列案件中分析出的主犯特徵極其相符系商洛地區人。靈寶公安局長連夜組織人員對彭妙計實施抓捕,得知彭犯已遷到湖北鍾祥,並且已結婚生子。

經周密布控,於第二天在湖北鍾祥具將彭犯抓獲,案件會診結束的當天就破獲了這起震驚全國的案件。

經査,西安某地無名屍,果然是他們的同夥,只因他違背了他們之間互不瞭解對方的約定,而向另兩名搶劫犯洩露了彭妙計的真實身份,便被彭殺人滅口。彭落網後交代,他們已約好於第二天,到羅夫集合繼續作案。呂登中対犯罪嫌疑人的畫像功夫由此可見一斑,也使此案成為他所破獲大案要案之中的經典。作為公安部特邀刑偵專家,呂登中出過無數的犯罪現場,破獲過無數起疑難索件,他認為“讀”犯罪現場其實就是一個反覆研究的過程,既研究犯罪行為,也研究犯罪心理。“讀”犯罪分子在犯罪過程中心理變化的痕跡,就能準確把握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給偵查活動提供有力佐證與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