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緬甸歷史?緬甸官方歷史書是怎麼寫的?緬甸的民族的來源?

快樂的panda


在中國西南邊陲,有這麼個國家,人家地方不大,但卻一直有著很強的存在感,而且和中國關係還很鐵。看過電影《湄公河行動》的都知道,當那幫子毒販猖獗於金三角時,正是這個國家和中國緝毒警通力合作,才剿滅了一波又一波猖狂的毒販。

是的,這個小國家,叫做緬甸。

然而,緬甸只是它最新的一個名字,考慮到這個國家也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比起很多歐洲國家都古老呢),古代的緬甸還有其他更古老的名稱。今天老王就來簡單說說緬甸歷史中最輝煌的一段~

01

在中國史籍上,唐代稱緬甸為“膘國” , 宋代稱為“蒲甘” ,元代稱為“緬”,明代以後才稱為“緬甸” 。

這其中,蒲甘是緬甸早期的國名,同時,也是蒲甘王朝都城的名稱。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十二緬甸始末》中說:“緬人,古朱波也。漢通西南後,漢謂之撣,唐謂之驟,宋謂之緬,逮明朝主為緬甸宣慰司。自永昌西南,山川延邀,道路修阻,固名之緬也。”

古緬族壁畫

所以緬甸的得名,完全是我大明朝賜予的。

接下來老王再來說說緬甸的前身之一,蒲甘。話說蒲甘原是一個小村,位於親敦江與伊洛瓦底江匯合地處南不遠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敏建縣境內,和曼德勒相距不遠,到仰光也僅僅500多公里。此地地勢優越,交通方便,是雲南經撣邦到不丹經商的必經之地。

傳說公元847年時,有一位叫彬牙的緬甸部落酋長,曾在此地建立了一個革命根據地。剛開始這地兒人煙稀少,後來隨著生產(雙重意義)日益發展,人口逐漸增多,就變成了一個鄉鎮。

蒲甘景色

不過直到阿奴律陀登基此地,建立蒲甘王朝之前,這個地方還只能算是一個國家的雛形。它北與南詔為鄰,東為山嶺,除少數撣族外,幾無人跡,而西南方均為膘族人之地,更南一點,就是得楞人的地盤。

蒲甘南部的直通和勃固,是緬甸各民族文化水平最高、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 孟族集居地,也是最早接受印度傳入上座部佛教的區域,當時西部沿海地區的若開族,正在籌建區域自治,許多大小城鎮也已逐漸興旺和發達。

北部和東北部高原地帶,則處於撣族封建土司的統治之下,摩尼鎮和丹倫縣等地區的吉仁族, 也根據各自不同的民族生活習性、特點,散居在各個地區和角落,從事農業生產,擴充實力,抵禦外族的入侵。

值得一提的是,南部孟族同中南半島東南部勢力——強大的高棉國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北部的撣族同國力正在不斷增強的南詔,進行著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接觸。

所以,當時蒲甘周圍鄰國的情況是:東南面,是高棉族人建立的高棉王國,勢力範圍擴展到緬甸南部的顛那沙廉等沿海地區,和馬來亞半島。東南隔海的印度尼西亞群島出現了 一個力量強大的,控制了龐大地域的室利佛逝王國。西南隔海,統一了印度南部地區和錫蘭,並將其力量擴展到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的注輩國。正在逐漸走向衰亡的道路。

從上面的格局,可以明顯看出,阿奴律陀王登基後,欲完成統一緬甸之大業,絕非易舉。

阿奴律陀王

首先,孟、撣兩大強族之興起,是最大的威脅和障礙。此外, 上述諸鄰國, 隨時都有入侵蒲甘的可能,這對蒲甘王國的存在和鞏固顯然是不利的。面對這樣的國內外條件,蒲甘王國何以能南征西伐,逐步擴大疆土,成為一個大國呢?

02

這是因為,蒲甘王國雖然不大,但土地非常肥沃,物產也是異常豐富。根據考古發現,蒲甘城迷崩佛塔的碑銘載有丈量土地的器具及水稻、玉米、豆類、香瓜等76種作物,堪稱是舌尖上的蒲甘……

同時也證明了這個11世紀的古國,已經具有相當水平的農業生產能力。

莊稼多了,也就能夠供應得了更大的人口。從公元650年開始,許多由咱們雲南流入緬甸境內的古緬族人,就在這裡定居下來,附近的著名產米區— 叫棲,始終是蒲甘堅固的經濟支柱。

大量史料證明,蒲甘不僅便於同平原地區緬族人民聯繫,而且是當時正在遷移的緬甸人民的主要通道。因而有利於把緬族人組織起來,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集體。

再到後來,蒲甘盛世揉合了緬、孟、騾、貼等民族的優秀文化,並且依靠佛教作為宗教精神思想,把各族人聚合起來。如此優厚的自然條件和文明基礎,是立國強兵和文化繁榮的重要因素,顯然在這塊土地上,已經積聚了足夠強大的實力。

而且,他們的作戰主力緬族戰士,更是有著勇不可當的戰鬥力。

03

根據史料記載,古緬族的大規模南遷是在公元七至九世紀之間。尤其是強盛的南詔國攻陷膘國之後,才迅速流入緬甸境內的。

他們從雲南來到緬甸的東北部,接著又遷徙到伊洛瓦底江流域,多數雲集在蒲甘及其附近的叫棲縣一帶地區。他們在長期的遷徙生活中,克服了種種困難,衝破層層障礙,磨練了百折不撓的鬥志,培養出了英勇頑強的強大戰力。

如今的緬族女戰士,英姿颯爽

而緬族人中的佼佼者——阿奴律陀,更是緬甸漫長曆史上第一位統一全國的大BOSS。他的主要歷史貢獻包括:發動民眾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促進國家的繁榮興旺,征服直通、阿拉乾等地,使緬甸南、北部和西部統一起來。

還有一點,阿奴律陀憑藉宗教戰爭取勝的有利時機,確立了上座部佛教為國教,從而推動了佛教文學及建築雕刻的發展。從此之後,緬甸人民篤信佛教,很自然地對這樣一位佛教的傳播者倍加信崇和懷念。

從古至今,各種緬甸史學家們紛紛撰文作書,歌頌阿奴律陀王的偉大功績。

只不過他們當然不會提到,這位偉大人物也有可怕的另一面:1057年阿奴律陀征服直通後,曾經大開殺戒,給生活在直通的孟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孟族人民怨聲載道,不斷髮起暴動。

哦,後來繼承其王位的修羅王,就是在孟族人民的強烈反抗下喪命的。

阿奴律陀之後的一位明君江喜陀,就聰明得多了。他機智地採取了安撫和團結政策,對緬、孟族人民一視同仁。比如在宮廷中起用孟族人擔任文武大臣,按照孟族人的習俗為他們舉行晉封禮,還冊立孟族公主為王妃,用孟族的藝術風格建造阿難陀寺等著名廟塔。可謂是極盡討好孟族人之能事。

江喜陀像

江喜陀年邁之時,為了使緬、孟兩族人民長期友好相處,甚至把自己的寶貝千金瑞因梯,嫁給了前任孟族國王摩奴訶的曾孫那格達門,並生下了緬、孟混血王子——阿隆悉都。

阿隆悉都倒也不負眾望,在位時頒佈了全國統一使用的度量衡制度,並把一切舊有的判例彙編成法典,還同一些鄰國建立了友好關係。

04

如此,正是在諸位大佬的努力,外加內在外在的優越條件下,誕生了緬甸史上輝煌的蒲甘王朝。

這個盛世的確堪稱經濟繁榮, 武功震棟。經濟上,足以供應大量寺院的修建,國勢上,足以吸引外國高僧來訪,並鼓勵緬甸僧徒到錫蘭等國求學。

可以說,正是有了這樣強大興盛的朝代,才有了後來的緬甸。


漢周讀書


大約在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在今天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根據《漢書》的記載:大約在公元前200年左右驃族人來到依洛瓦底江上游並控制了由當時的漢代永昌郡經過今天緬甸境內通往印度次大陸的南方絲綢之路。220年驃族人正式建立國家,被稱為驃國,都城為卑謬。在613~718年的毗訖羅摩王朝統治時期驃國進入全盛時期:有18個屬國、298個部落和9 個城鎮。其疆域北抵南詔(今中國雲南德宏和緬甸交界地區),東接陸真臘(今泰國、老撾、柬埔寨接壤一帶),西接東天竺(今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等地),南至海,東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據有整個伊洛瓦底江流域。儘管驃族人在今天緬甸的領土上建立了史上最早的國家,然而關於驃族人是否是現代緬甸主體民族緬族的直系祖先卻存在爭議:一說驃乃藏緬系中的一支,今已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而不復存在;另一說認為驃人就是緬人的前身。832 年(唐大和六年)驃國都城被南詔攻陷,驃國遂亡。驃國滅亡後緬人建立的蒲甘王朝取而代之成為這片土地的新主人。

849年披因比亞建立蒲甘王國。1004年蒲甘王國遣使朝貢中國當時的北宋王朝。當時在今天的緬甸這塊土地上分佈著大大小小的若干國家,彼此之間征戰不休。在這些國家中蒲甘王國可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蒲甘時期的碑銘來看:蒲甘附近地區當時已種植水稻、高粱、豆類、冬瓜、茄子、胡椒、葡萄、甘蔗、檳榔等61種農作物,農業生產已具有相當的發展水平,經濟的發展為蒲甘發動統一緬甸的戰爭打下了物質基礎。1044年緬甸史上的一代雄主阿努律陀成為蒲甘國王,他首創了緬甸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大規模使用戰象作戰的先例,這使蒲甘的軍事力量迅速強大起來。

1057年阿奴律陀揮師南下討伐孟族人建立的國家直通,隨後勃固等孟人國家也歸附了蒲甘。南方地區的征服使蒲甘王國得到了出海通道,與此同時阿奴律陀把在直通得到的許多上座部佛教的經典和珍寶以及眾多僧侶帶回蒲甘,隨後又把上座部佛教定位蒲甘國教,這對緬人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阿奴律陀並未就此停下自己對外征伐的腳步:他西征若開,又南征勃固,勢力向延伸到德林達依地區。之後阿奴律陀一度北侵併在越過八莫後同當時中國雲南地區的大理國爆發衝突,但在不久之後兩國和解。在回師路上他順道撣邦地區,迫使當地酋長向其進貢。在西面他率軍翻越阿拉乾山脈征服了阿拉幹北部。在東北方向他的統治擴大到了與今撣邦地區交接地帶,在傑沙、太公、曼德勒、八莫等地建築了43處要塞。他還征服了昭披耶河流域的泰人地域並擊敗真臘,其影響力甚至擴展至錫蘭和爪哇。儘管如此阿奴律陀並不是一個只知道武力征伐的莽夫,在文治方面同樣有傑出成就:這一時期他為弘揚佛法而醉心於佛教建築的修建,瑞海宮佛塔因此而誕生。他孟族與驃族的文字創立了緬文,還用三年時間開鑿皎施運河以利灌溉。

1077年阿奴律陀死後其子修羅即位。六年後孟人在領袖耶曼幹率領下舉兵反叛並在畢陶他島戰役中殺死了率軍前來鎮壓的緬王修羅,隨即包圍了蒲甘城。這時阿奴律陀的另一個兒子江喜佗挺身而出戰勝孟人軍隊,因此被人民擁戴為王。儘管江喜佗是通過鎮壓孟人起義而上位的,但為避免同孟人再起糾紛,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而採取了團結孟人的國策:他的登基典禮按孟人的習俗進行,然後用孟族文字記載在在瑞喜宮佛塔的碑銘上。他在位時期文武大臣中不乏孟族人,他還與此前孟族國家的公主聯姻,還立了具有孟人血統的外孫阿隆悉作為王位繼承人。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緩解了緬甸國內緬人和孟人之間的矛盾。1112年具有孟人血統的阿隆悉繼位後製訂法典、發展工農業生產、統一全國度量衡、促進商業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這一時期勃生髮展成為通往海外各國的重要海港。

1254年那羅梯訶波帝即位後實行暴虐無道的殘酷統治,一時間緬甸國內四方叛亂風起雲湧。位於蒲甘城北部的撣族勢力趁勢興起,南部的孟族也表現出日益強烈的離心傾向,而在撣族和孟族的背後都有外國勢力的存在:撣族同北方的大理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有著密切的交流;孟族則同中南半島東南部的高棉帝國關係密切。就在緬甸國內和周邊局勢紛繁複雜之際一個更為強大的敵人出現了: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遣自己的弟弟忽必烈征服了大理國。1271年已成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仿照中原漢制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多次遣使要求蒲甘王朝稱臣朝貢,然而蒲甘方面始終不予理睬。1277年元軍越過此前大理和蒲甘的邊界線進攻八莫,後因水土不服而主動撤離,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蒲甘。1279年元滅南宋後國力大增。1287年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蒲甘城破,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他之後的蒲甘國王都是元朝傀儡。

隨著蒲甘被元朝征服,其統治下的各部族則逐漸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1368年撣族在緬甸東部阿瓦建立阿瓦王國;而孟族則在緬甸南部發展勢力,建都於馬達班,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國。此後緬人暫時失去了緬甸歷史舞臺的主角身份,緬甸歷史進入到撣族的阿瓦王國和孟族的勃固王國雙雄並立、南北交戰的時期。與此同時在這兩大強國之外,緬甸各地分化出若干王邦部落,這些小邦為了在阿瓦和勃固雙雄之間夾縫求生要麼臣服於中國元、明兩朝,要麼稱臣於暹羅。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16世紀30年代的中國明朝萬曆年間。

在阿瓦和勃固雙雄並立時期緬甸大地上還存在著東籲、木邦、孟養、孟密、阿拉乾等國,其中尤以緬族的東籲最強。不願接受撣族的阿瓦王國統治的緬人紛紛移居東籲。當阿瓦和勃固激烈交鋒之時東籲因遠離戰區,未遭戰爭破壞,成為緬族逃避戰爭和災荒的避難所,因而人口不斷增多。1486~1531年在位的東籲王明吉逾通過與阿瓦聯姻而獲得皎克西的“糧倉”地區,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然而當東籲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轉而與勃固結盟以牽制阿瓦。1539年東籲王莽瑞體滅勃固王國,之後他推行團結孟族的政策,使孟族將士為其所用,並僱傭有近代武器和戰艦的葡萄牙兵。1541年又攻佔對外貿易要港馬都八。莽瑞體在位後期緬甸中部和南部基本統一。然而在1547年後莽瑞體日漸沉迷於聲色犬馬。1551年孟人再次發動復國運動,莽瑞體卻在此時遇刺身亡,一時間東籲王朝一統緬甸的大業似有化為泡影的危險。

這時東籲王室誕生了一位力挽狂瀾的雄主——莽應龍:他向葡萄牙僱傭兵首領狄哥·美羅求助。 不久原先受僱於莽瑞體的葡萄牙隊長狄哥·美羅率領部分火槍隊加入了莽應龍的軍團,這使得他的力量又得以增強。之後他繞開勃固攻打弟弟割據的東籲本處,東籲的軍民紛紛歸附,他的弟弟也無奈的出城投降。正當莽應龍躊躇滿志準備一統緬甸之際作為對手的孟人卻發生了內亂,一時間大量孟人歸附到莽應龍麾下。四年後莽應龍成功消滅了孟人重建的勃固王國,再次使緬人和孟人在文化甚至血統上互相融合,向著一個真正的統一帝國邁進。1555年莽應龍滅阿瓦王國。1556年緬甸軍隊佔領今泰國北部的蘭那泰王國,這一舉動使緬甸同周邊鄰國的關係緊張起來:蘭那泰是通往泰國和老撾的重要跳板,也是進入中國明朝領地的另一條途徑。蘭那泰的淪陷對當時的暹羅阿瑜陀耶王朝、老撾瀾滄王朝乃至中國明朝的國防安全都構成了挑戰。1558年瀾滄王薩塔提臘也派兵進入蘭那泰,莽應龍發兵擊退瀾滄王朝的軍隊後攻入老撾本土並大肆劫掠,薩塔提臘不得不同暹羅阿瑜陀耶王朝結盟才穩住了自己的戰線。連連得手的莽應龍打起了北方孟養、孟密等地的主意,如果只是單純對付孟養、孟密對莽應龍而言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孟養、孟密的身後是有保護者的——那就是當時的大明王朝。明朝在西南邊境設有車裡宣慰使司、緬甸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孟養宣慰使司、老撾宣慰使司六大宣慰司,明朝全盛時期的領土幾乎曾一度覆蓋過整個緬甸並擁有印度洋出海口,不過即使在這一時期當地土司仍擁有相當的獨立自主權限,事實上莽瑞體在未經明廷許可的情況下的南征北戰已使緬甸宣慰司名存實亡,東籲王朝成為了實際上獨立於明朝之外的政治實體。儘管如此對靠近如今中緬邊境一帶的孟養、孟密等土司明朝依然維持著統治,莽應龍卻無視這點——不僅征服了孟養、孟密,還派人招誘隴川、幹崖、南甸三宣撫司的眾多土官。緬甸軍隊一度越過今天緬甸同中國雲南的邊界侵入到今天雲南省境內,但在明軍的打擊下最終退出,然而這時明軍正面對北方蒙古和日本豐臣秀吉政權的挑戰,因此也沒大舉發兵征討緬甸,最後雙方的戰線大致穩定在位於今天的中緬邊境一線。儘管向北發展的勢頭受到明朝抑制,但莽應龍對外擴張的野心並未就此消磨:既然向北方中國方向擴張行不通,莽應龍就轉而對南方的暹羅下手:1569年8月莽應龍攻克暹羅。莽應龍在位末年緬甸的國土已空前遼闊:東到老撾的林城(即萬象),西到印度的曼尼普爾,南到印度洋海岸,北到現中緬邊境,佔據了大半個中南半島。

莽應龍的對外擴張之舉掏空了緬甸的國庫,他死後東籲王朝陷入內亂,15年後暹羅復國並對東籲展開報復性打擊。北方的撣族則在中國明、清兩代宗主國的庇護下悄然,南部的孟人也復國成功,1752年東籲王朝被孟人所滅。佔領了東籲城的孟人向駐守貢榜城(今瑞波)的緬人將領雍籍牙勸降,但雍籍牙拒不投降並擊潰了孟族大軍的進攻。1753年雍籍牙攻佔阿瓦,1756~1757年又連續攻佔卑謬、大光(今仰光)和白古,迫使撣邦各首領臣服於己。1762年冬貢榜王朝第三代國王孟駁派兵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1767年他又攻克暹羅王都。緬甸對中國領土的入侵行為和對鄰國的侵略引起了當時的乾隆皇帝的警惕,於是清緬戰爭爆發。儘管這時暹羅的鄭信正在領導暹羅人民的獨立運動,緬甸還是在同時面對中國和暹羅的南北兩線作戰中四度擊退清軍,然而緬甸自身也因此削弱,1769年11月16日雙方議和,1770年暹羅復國。

1824年—1826年、1852年及1885年已佔領印度的英國先後發動了三次英緬戰爭。1886年1月1日英軍攻陷整個緬甸,將其納入英屬印度。1941年12月7日清晨7點53分日軍以偷襲美國海軍太平洋基地珍珠港的形式揭開了同美、英的戰爭序幕,1942年5月佔領緬甸並扶植成立了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傀儡政府。1944年日本敗相日益明顯,以昂山素季為首的緬甸獨立運動領導人開始倒向同盟國陣營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1945年全緬抗日勝利後英國勢力捲土重來。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而宣佈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62年軍事將領奈溫將軍發動政變併成立以軍事統治的政府。2008年軍政府宣佈將在五月舉辦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並在2010年舉行民主選舉來成立新政府。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請安靜,下面這位她最清楚:

大明王朝對雲南西邊和南邊的緬甸、老撾、泰國等地設立了六個宣慰司,即孟養宣慰司(普洱)、木邦宣慰司、緬甸宣慰司(阿瓦城)、八百宣慰司、車裡宣慰司、老撾宣慰司(琅勃拉邦),擁有漫長的印度洋出海口。

後來南明最後一任皇帝永曆帝兵敗逃往緬甸,被緬甸王收留,吳三桂追至緬甸, 緬王弟弟莽白乘機發動政變,並殺盡朱由榔侍從近衛,活捉永曆帝朱由榔,然後將其獻給吳三桂,然而當時吳三桂邀功心切立馬自阿瓦城回軍。

直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緬甸方面入侵中國雲南,正式點燃了中緬兩國邊境衝突的導火線:1765年——1770年,清軍四易主帥,四位主帥皆死於緬事,兵員傷亡數萬,耗銀1100萬兩;四次對緬甸的進攻也沒有完全收復失地。

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戰爭結束後中緬關係又被重新納入了東亞朝貢體系,熱播電視劇,《還珠格格》裡面也有對這段歷史的描寫。

民國以來,又陸續進行了對抗日戰爭和自衛反擊戰,雲南人民均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當國事衰微之時,雲南就首當其衝,看來,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的建設這個美麗的戰略省份啊!


傈僳之旅


曾經東南亞最強國緬甸歷史小考,原來緬族祖先來自中國


太公國

緬甸是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國,早在5000年前伊洛瓦底江(發源於中國境內的獨龍江)流域已有人類居住。公元前4世紀,楚國人莊蹻 [qiāo]率楚軍進入雲南,擴地數千裡,溝通了中緬之間的交往,舉世聞名的“南方絲綢之路”從此開通。緬甸這時已經有了部落國家,這就是緬甸傳說中的太公國。

哀牢國

太公國主要是緬甸史料記載,資料不多。而哀牢國在中國史書中出現較多。哀牢國的位置大約在怒江瀾滄江中上游地區,現在中國雲南的保山周圍,在古滇國的西邊。公元前一世紀開始,西漢開疆拓土的 進程已經到了雲南地區,滇國很快臣服漢帝國,滇國故地被漢帝國設置了益州郡(治所在昆明),漢帝國開始將勢力範圍伸入哀牢國。漢帝國在哀牢國設置邪龍(今巍山)、比蘇(今雲龍)、嶲唐(今雲龍漕澗)、不韋(今隆陽金雞)等四縣,併入益州郡(治所在今昆明)。

公元45年,東漢軍隊追擊原來滇國的反叛勢力進入哀牢國,在“允掌”附近的展開大戰,殺死起義軍7000餘人,俘虜5700餘人,繳獲馬3000匹,牛羊3萬餘頭,主帥棟蠶也被斬殺。這場大戰導致很多哀牢國百姓驚慌逃亡至怒江以西地區及伊洛瓦底江上游一帶,也就是今天的緬甸境內。公元47年和公元69年,哀牢國兩次主動歸順漢朝,東漢政府在這裡設置了永昌郡。公元76年,哀牢國王起兵反漢,第二年漢帝國軍隊擊敗哀牢軍隊,哀牢國王類牢率部逃亡至怒江以西地區。至此,漢帝國基本控制住了怒江以東地區的哀牢土地。逃亡至怒江以西的哀牢國殘餘勢力,很快又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崛起,被以後的漢史稱為“撣國”。

撣國和驃國

撣國後來和公元三世紀興起在緬甸南部的驃國長期南北對抗,此消彼長,數度沉浮,列米滿執政時期(242-281),撣國國力大增,周邊小國紛紛歸附,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強大的王國。公元586年,驃國傾其全國之力北征,一舉攻下撣國王城補甘姆,撣國土崩瓦解,撣國王族(哀牢王族)紛紛逃亡至哀牢故地。

驃國是伊洛瓦底江流域佛教古國,都城為卑謬,文化發達,擅長音樂。801 年(唐貞元十七年),驃國王雍羌由南詔王異牟尋引薦,遣子舒難陀(Shwenadaw)率樂隊和舞蹈家,獻其國樂至成都。次年,才來到長安。所獻十二曲,樂工三十五人,內容多半涉及佛教經義。他們演奏樂曲時,是用海螺殼和鐫刻精美的銅鼓來伴奏的,這種銅鼓與唐朝“南蠻”富室豪酋擁有的銅鼓非常相似。唐德宗授其國王以太常卿、舒難陀以太僕卿之名號。白居易等為此作了《驃國樂》,《新唐書·驃國傳》對其歌舞藝術有詳盡的描寫。白居易又代德宗作覆書,贊其國王“得睦鄰之善謀,秉事大之明義”。前兩年有一部歷史電視《舞樂傳奇》,就是以這段歷史為題材的。

832 年(唐大和六年),驃國都城被南詔攻陷,驃國遂亡。

緬甸主體民族緬族的起源

緬族起源於古代氐羌集團,是中國古代羌人部落的南下分支。西漢至隋唐時期生活在川藏甘交界地帶及其以南地區的白狼羌是最初的原始緬人。白狼羌為戰國前後南下的犛牛羌部落的一支,分佈在今川兩一帶,歷史上曾多次慕義歸化內屬,且曾獨立立國。東漢初年起,白狼羌就與中原王朝有過聯繫。隋唐時白狼(羌)為吐蕃所滅,“其地沒於吐蕃”。唐蕃戰爭使得白狼人從7世紀中葉起便開始了其流離失所的生活。白狼人或內遷中原,或臣服吐蕃,或南逃滇中。內遷和臣服者最終均為漢藏兩族所同化,南逃滇中的白狼人在洱海一帶生活了約半個世紀後,由於蒙舍詔的統一入詔行動和唐與南詔的天寶大戰而無法安生,於8世紀初繼續南下,沿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太平江、瑞麗江河谷通道於9世紀前後進入緬甸境內。

在歷史上,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建立的國家只要有機會就北犯中國,兩國間的和平只存在於中國軍力對其保持強大壓力時。緬族政權歷來都很強勢,緬族精英階層視擴張為體現民族精神的途徑,國力稍有積累便要發動侵略戰爭,完全不顧雙方的實力對比,盲目的擴張傳統使緬甸屢陷險境。緬族底層人民是熱情友好的虔誠佛教徒,但是緬族政權在精英層的掌控下,從來就不是中國的好鄰居。

蒲甘王朝-緬族

昨天講到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的祖先白狼羌人在公元九世紀從中國遷移到緬甸境內後,和當地哀牢人的後代孟人和驃國人後代逐漸融合,慢慢從遊牧民族轉化成了農耕民族,形成了緬人。公元849年蒲甘王朝建立,1044年阿奴律陀建立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蒲甘王朝征服了孟族王朝的直通國等國, 臣服了屬於傣泰民族的撣人國家後果佔壁國等國, 勢力一度達到鼎盛。撣族(Shan)與泰國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hai)、越南的泰族(Thai)、老撾的佬族(Lao)、中國的傣族(Dai)、印度的阿薩姆族(Assam),是分佈在不同國家不同叫法的同一個民族,都是傣泰民族的一部分。

蒲甘王朝疆域如下圖。

蒲甘王朝面對的北方大國是大理國,而和宋朝並不直接接壤。大理國的前身是南詔國,南詔是彝族古部落與夜郎後裔趁中原自南北朝以來陷入亂局無暇南顧之機,在諸葛亮平定的南中地區建立的古國,屬於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地方割據政權,驃國就是被南詔國所滅。緬族的祖先白狼羌曾是南詔的臣民,為南詔的擴張立下汗馬功勞。1056年,緬王阿奴律陀發大軍攻其東南的薩統王國後,以求佛牙為名,率大軍過境後果佔壁侵犯強大的大理國,因勞師遠征,被困於首都大理城郊,無可奈何只好與大理請和。緬族的好戰和擴張精神開始顯露。

後來元朝滅掉南宋和大理國後,蒲甘國不懼怕蒙古人的強勢,先是殺掉了元朝的使者,後來更是竟然自不量力的在至元十四年(1277年),出動士卒四五萬、戰象800頭大舉向元朝鎮西路新附千額(今雲南盈江縣城)及原附金齒(今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地區)侵襲。元軍擊退緬軍後,又追殺至緬甸境內佔領北部大片地區。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軍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兩年後,蒲甘國王投降,緬甸成為元朝的藩屬,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他之後的蒲甘國王都是元朝傀儡,緬甸中部被元朝置為緬中行省。

勃固王朝和阿瓦王朝分裂時期

蒲甘王朝分崩離析後,緬甸重新陷入了分裂動盪的局面。這段時間主要的國家是南部的勃固國和北部的阿瓦國。勃固國是撣族建立的國家,同中國元 、明兩代關係密切。元朝稱它為“登籠國”,明朝稱“得冷國”(都是“得楞族”的對音,即孟族國家),又稱大古剌(即白古),1406年(明永樂四年)明朝遣使周讓至其國,立大古剌為“宣慰使司” 。1539年白古王朝為東籲王朝所滅。阿瓦國是另一支撣族建立的,同中國關係也是十分密切。公元1386~1425年,由於孟族統治集團之間有矛盾,在渺的孟族封建主勞驃要求阿瓦王進攻白古王頻耶宇之子羅娑陀利,阿瓦王朝與白古王朝爆發戰爭,歷史上稱為四十年戰爭,兩國國力因此消耗殆盡。公元1555年,阿瓦王朝被東籲王朝所滅。

東籲王朝-緬族

東籲王朝(Toungoo Dynasty,1531~1752年),是緬甸歷史上最強盛的封建王朝。中國史籍稱其為洞吾、底兀剌。莽瑞體(緬名:德林瑞體)於1531年在東籲創建,故名。1551年,莽應龍繼位。他滅阿瓦王朝,征服各撣邦,完成了緬甸的第二次統一。東籲王朝繼承了緬族人好戰擴張的秉性,1563年莽應龍派40萬大軍大舉入侵暹羅(今泰國),並攻佔暹羅國都阿瑜陀耶(今大城府),1568年又再次大規模進攻阿瑜陀耶。東籲王朝一度佔據中南半島大部分地區,如下圖。

好戰的東籲王朝征服了緬北本來臣服明朝的眾多土司後,野心仍然不能滿足,於是開始覬覦明朝的雲南之地。明朝萬曆年間,1581年,莽應裡繼莽應龍之後繼位東籲國王,開始大舉入侵中國雲南邊境地區,當年緬軍的規模動輒都是數十萬人。1582年,東籲軍隊攻破幹崖,進入姚關(在今雲南施甸縣姚關),進攻順寧(今雲南風慶)、盞達(今雲南盈江縣蓮花街),緬軍所到之處“殺掠無算”。明朝政府派雲南總兵沐昌祚移駐大理洱海指揮作戰,封劉綎為騰越遊擊,鄧子龍為永昌參軍,調動數萬軍隊趕赴雲南前線。劉綎和鄧子龍指揮的軍隊在當地少數民族地方勢力的配合下,大敗緬軍於姚關以南的攀枝花,收復了灣甸、耿馬等地。劉綎的大軍收復隴川,收降漢奸嶽風,接著又收復孟養、孟璉(今雲南孟連)。不過後來,因為明朝內憂外患,再也無力收復被緬甸佔領的廣大地區。

東籲王朝發動的侵華戰爭前後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破壞了木邦、孟養、孟密等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這一地區“殘破凋敝不振”,緬軍入侵所到之處,留下一片“白骨青燐”,以至數年之後“人猶切齒”。經過這場戰爭,明朝喪失了對孟養和木邦兩宣慰司的統治,其範圍相當於今緬甸八莫、開泰以北,那伽山脈以東直到撣邦東北部的廣大地區。這些地區主要是由撣族、低族、克欽族(景頗族)居住的地區。


集賢院居士


緬族屬於藏羌族,夏朝從哈拉帕遷移後,羌人炎帝邦國到西域地區及河西走廊,分裂成大月氏、北驃、氐、藏、匈奴、党項、鮮卑等民族,商朝建立後稱其西戎、西羌、羌戎。部分羌部族從秦嶺進入四川,以四川為跳板進入雲南後,再進入緬甸。而黃帝邦國系統進入關中和中原地區發展。蚩尤邦國系統進入山東,商稱東夷。緬族就從雲南進入緬甸的羌族人,是夏朝中羌邦國,炎帝羌部族系統。炎帝部族很強大,目前全世界近2億炎帝后代,其中大月氏後代賈特人在印度8600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周總理訪問緬甸時與緬甸總理奈溫,互稱波胞,其中孕含炎黃兄弟之意。


柴墟子孫


緬甸聯邦共和國,中國史書漢稱撣國,唐稱驃國,宋稱蒲甘,元稱緬國,明始稱緬甸。緬甸一名,來自梵文“Brahma”。 位於中南半島西部。北部、東北部和中國相連。東部與東南部與老撾、泰國相鄰;南瀕孟加拉灣;西部及西北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西部的阿拉乾山脈和東部的撣邦高原為其東西屏障,薩爾溫江和伊洛瓦底江為其古代文化的搖籃。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和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為緬甸人民賴以生息的“魚米之鄉”。 緬甸介於印度和中國之間,上緬甸自古為中國通往印度、乃至歐洲羅馬的陸上通道,下緬甸又為中國古代航行到東南亞、南亞和西亞各國的海運中轉站,對溝通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各國間的友好往來,起過重要的媒介作用。面積676581平方公里。人口五千多萬。有緬人、克倫人、撣人、欽人、克欽人、克耶人、孟人和勃歐人等一百多個民族。緬人約佔總人口的65%,通用緬甸語,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全國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約8%信奉伊斯蘭教,首都為內比都。 古代和中世紀史 早在三、四千年前,在今緬甸境內已有名叫尼格黎多的原始居民使用石器,過著遊獵生活。約在二、三千年前,又有馬來民族系統的原始人進入緬甸,從事原始農業。緬甸是多民族國家,大致可分為三大語族。最早徙入緬甸的,為孟-高棉語族的孟、崩龍、佤、克倫等族;其次,是藏緬語族的帖(今欽人)、幹漾(今阿拉幹人)、驃(今緬人)、克欽(景頗人)等族;再次是壯侗語族(亦稱侗泰語族)的撣人、克耶人等。他們大約從公元前 9世紀開始,就先後從中國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陸續遷入緬甸,最初過著原始社會生活,大約到青銅時代(公元前2000年~前2世紀)的末期,原始社會崩潰,開始過渡到階級社會。 重說一下,中國的漢人和藏人,與緬甸的帖(今欽人)、幹漾(今阿拉幹人)、驃(今緬人)、克欽(景頗人)等族,在語源分類學上來看,都屬於相同的漢藏緬語系,語言學和人類學研究已經證明,都有共同的人類學起源。 據緬甸史記載,最早出現的國家為藏緬語族帖人(今欽人)的太公王國(緬名德貢),所以緬甸諺語有:“緬甸歷史從德貢開始。”其後,幹漾人在今阿拉幹建叫不當城,驃人在下緬甸卑謬建室利差呾羅國(即驃國),而孟人則在直通建蘇勿吒蒲迷國(即直通王國)。公元前3世紀,印度教和佛教已自印度傳入下緬甸,對緬甸的歷史產生了影響。 緬人崇信佛教,統治階級就把國王的世系說成同佛祖釋迦牟尼的世系一脈相承,以提高其在人民中的神權地位。因此,緬甸早期歷史往往同佛陀故事相聯繫,帶有神話傳說的性質。5世紀以後,才有碑文記載。中國古籍中有大量有關緬甸古代史記載,為研究緬甸古代史的珍貴資料,學者無不引用。 據中國史書記載,公元前2世紀,從中國航行到南印度的海船,要途經位於下緬甸沿海的邑盧沒和夫甘都盧等國。公元1世紀時,上緬甸已有敦忍乙和撣國同中國有友好往來。8—9世紀,驃國已有發達的農業和高度的文化。832年驃國都城被南詔滅亡後,其居民逃亡到緬人聚居的蒲甘,漸同緬人融合。相傳蒲甘城建於849年,蒲甘王朝是緬甸歷史上的黃金時代,農業、手工業發達。上座部(小乘)佛教代替了阿利教以後,蒲甘城佛塔林立,成為佛教聖地。 從寺廟佛塔的碑文證明,最初使用的文字是巴利文和孟文。1090年阿難陀寺的1500幅壁畫皆用巴利文和孟文解釋。到1112年在妙悉提佛塔上,四面鐫刻著內容相同的巴利文、孟文、驃文和緬文的碑銘(見妙悉提佛塔碑銘),可見當時同時使用這4種文字。直到緬王那羅波帝悉都(1173~1210)執政後才統一使用緬文,緬甸歷史始有緬甸文字可據。這時發展起來的緬文的宗教文學主要取材於經典和碑銘等作品。 蒲甘王朝覆滅後,緬甸進入封建割據的分裂時期,西部阿拉幹宣告獨立(見阿拉幹王朝)。東部的東籲是緬人聚居地,正在集結力量,準備東山再起。東北部的撣族在推翻蒲甘政權之後,於1364年在阿瓦建阿瓦王朝,同下緬甸以孟人為主的白古王朝南北長期對峙。這個時期,戰爭頻繁,國無寧日,土地荒蕪,為緬甸歷史上社會經濟的衰退時期。上緬甸大部分地區受撣人的統治,緬人因不堪忍受撣人的壓迫,又因逃避兵役和災荒,紛紛向東籲移居,為東籲的興起增添了力量。1531年緬人領袖莽瑞體建東籲王朝後,完成了緬甸的第2次統一,使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是緬甸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後因莽應龍對外進行軍事擴張,多次對暹羅用兵,沉重的戰爭負擔使民不聊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織、激化,繼1564年的白古農民起義後,1740年又爆發緬甸孟族起義。1752年終於以孟族佔領阿瓦而結束了東籲王朝的統治。 1688和1709年英法兩國先後在沙廉建立商站。他們掠奪緬甸的資源,牟取鉅額利潤。英法為爭奪在緬甸的貿易壟斷權,一面互相排擠,一面插手緬甸民族糾紛,阻撓緬甸的統一。從阿瓦王朝到東籲王朝的這個時期,是緬甸經濟文化從衰退走向復興的時期。 撣人統治阿瓦後,佛教文化受到摧殘,塔寺建築消失。蒲甘時期盛行的以塔寺碑銘為主的碑銘文學,就被御用文人對國王歌功頌德的宮廷詩歌所代替。在流亡到東籲以及留在阿瓦的緬人中,文豪輩出,以緬懷祖國和光復國土的愛國詩歌等文學作品風靡一時。這些詩歌和1724年吳格拉寫的緬甸第 1部歷史名著《大史》的問世,都標誌著東籲時期文化的復興和發展。 1752年緬人領袖 雍籍牙以上緬甸貢榜(今瑞波)為基地,舉行起義,多次擊潰孟人的進攻,各地首領紛來歸順,遂建貢榜王朝。1756年,雍籍牙進攻沙廉時,英國以武器援助緬人,而法國則援助孟人,竭力挑起民族戰爭。因此,雍籍牙攻佔沙廉後,捕殺了法國代表保爾諾,俘獲法國船隻和武器,並把法國人逐出沙廉。英國乘機於1757年和雍籍牙訂約,佔有尼格萊斯島的通商免稅權利。訂約後,英國出爾反爾,竟以武器供給孟族,並阻撓緬甸與別國通商。1759年,雍籍牙就下令搗毀尼格萊斯島的英國商站,把英國殖民者全部逐出該島。從雍籍牙到緬王孟雲執政是貢榜王朝的全盛時期。後因外國殖民主義的侵入和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遂走向衰落。 近代和現代史 從1824年英國蠶食緬甸起,到1948年緬甸獲得獨立,這100多年的歷史,是英國殖民者侵略、奴役緬甸人民和緬甸人民反侵略、反奴役,為民族獨立解放而鬥爭的歷史。1824—1885年英國連續發動3次英緬戰爭,其間貢榜王朝雖進行了敏東改革,但也無法挽救其被英國滅亡的命運。英國佔領緬甸後,推行“以印治緬”的殖民政策,對緬甸進行政治奴役和經濟掠奪。 政治上,先把緬甸併入印度,成為印度的一個省。在殖民機構和軍隊中,招用大量印度人。利用他們欺壓緬甸人,有意製造民族矛盾,轉移緬甸人民的鬥爭目標。經濟上,把王田、官田和荒田都歸英國所有,並招來大批印度高利貸者,使緬甸農民遭受英國殖民者和印度高利貸者的雙重剝削。緬甸的所有資源都被英國 5家最大的壟斷公司所掠奪,這些公司大多僱用印度工人,妨礙了緬甸本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之間的團結。但是緬甸和印度人民同受英國的奴役,在鬥爭中認識到團結一致的重要,許多緬甸愛國領袖曾參加印度國民大會黨,共同進行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鬥爭。這是緬甸民族解放運動中的一個特點。 佛教是緬甸的國教,僧侶受歷代緬王的庇護,並擁有土地、司法、教育等特權,代表一種社會和政治力量,受到宮廷和全國人民的尊重。英國統治緬甸後,扶植了***,取消了佛教僧侶的特權,改變了僧侶的地位。因此佛教僧侶就成為早期反帝力量。這是緬甸民族解放運動中的另一個特點。 1906年緬甸佛教青年會成立,1920年擴大組織改名為緬甸人民團體總會,成為廣泛性的反帝政治力量。這個組織發起了史稱“溫達努”愛國運動,向全國發出抵制外國貨,提倡用國貨,提倡國民教育等號召,把運動推向高潮。 就在這一年,仰光大學學生為反對殖民地奴化教育而爆發了第 1次學生運動。1926年還爆發由愛國僧侶吳班達卡領導的瑞波縣農民起義。1927年愛國僧侶吳威沙拉曾因支持農民抗稅鬥爭被捕。1929年再次被捕,在獄中絕食 166天后殉難,又一次掀起了緬甸人民反英高潮。著名的薩耶山起義雖被鎮壓下去,但就在這時,緬甸出現了一個由進步知識青年組成的群眾性政黨——德欽黨,標誌著緬甸左翼統一陣線的產生。 1936年在德欽黨的領導下,爆發了第2次學生運動。運動期間,一部分德欽黨人還創辦了紅龍書社,翻譯出版進步書籍。這次學運席捲全國,迫使仰光大學當局撤銷對昂山等學生領袖的處分而取得了勝利,同時成立了全緬學生聯合會。 1937年4月1日英國又玩弄“印緬分治”的手段,將緬甸從印度劃出,使緬甸成為直轄殖民地,把兩元制政制改為九十部門政制。名義上設有立法會議,但是實權仍操在英督手中。分治後緬甸第 1屆傀儡內閣的總理是巴莫。1938年爆發緬甸油田工人大罷工,把反帝鬥爭推向新的高潮,導致傀儡政府倒臺。 1942年5月日本佔領緬甸後,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日本通過巴莫傀儡政府,對緬甸人民實施殘酷的奴役和掠奪。1943年8月,日本佔領當局才給予緬甸“獨立”,以緩和緬甸人民反日情緒。緬甸共產黨、人民革命軍(社會黨前身)和昂山領導的緬甸國防軍,於1944年 8月秘密組織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簡稱自由同盟),為抗日武裝起義作好了組織準備。1945年3月27日自由同盟在各地領導人民舉行抗日武裝起義,配合盟軍的反攻,於1945年5月1日收復仰光,不久光復全緬。 日本投降後,英國捲土重來,組織了一個不包括自由同盟在內的殖民政府(亦稱行政委員會),遭到緬甸人民的反對。1946年 9月爆發了空前規模的總罷工,史稱“九月高潮”,導致這個政府的垮臺,迫使總督不得不邀請自由同盟參加政府。昂山和社會黨人接受了這一邀請,而緬共表示反對,導致自由同盟的分裂。1947年1月昂山和英國首相C.R.艾德禮在倫敦簽訂了昂山—艾德禮協定。根據協定,通過普選成立以昂山為首的臨時政府。1947年7月19日,昂山和6名部長被一群暴徒槍殺。昂山遇難後,由吳努主持新的臨時政府,10月吳努同艾德禮簽訂了英緬協定。英國正式承認“緬甸聯邦為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告獨立,成立緬甸聯邦,當時定都仰光。 獨立後的緬甸從1948—1958年,由自由同盟執政,吳努出任總理。1958年 9月吳努辭職,由奈溫組成看守內閣。1960年2月大選後,吳努又一度任總理。1962年 3月,成立以奈溫為首的革命委員會和革命政府。同年7月4日成立以奈溫為主席、吳山友為總書記的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憲法規定該黨為領導國家的唯一政黨,其他政黨禁止活動。1974年年初,舉行公民投票和大選,通過了《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1月3日緬甸聯邦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3月2日召開人民議會,成立新政府,吳奈溫當選為國務委員會主席(即國家總統)。1981年11月改由吳山友兼任國務委員會主席,吳奈溫連任綱領黨主席。 1988年初,緬甸政局動盪,群眾示威頻繁。同年7月吳奈溫與吳山友分別辭去綱領黨主席和緬甸總統的職務。吳盛倫繼任總統才17天,便因參與鎮壓群眾而在抗議聲中下野。8月19日吳貌貌被推舉為執政黨主席和國家總統。1989年改國名為緬甸聯邦共和國。 獨立以後,緬甸在恢復和發展民族經濟和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1953年緬甸政府頒佈土地國有法令,決定從1954年開始實施。至1955年年底有6萬戶農民分得土地。同時緬甸政府也採取措施來削弱國內外私人資本的勢力,主要是通過贖買及合營的方式來進行。1963年10月緬甸政府頒佈法令,規定政府有權將任何私營企業收歸國有,對大米等農產品實行統購統銷,同時採取拒絕外國資本的政策。從1978年起,緬甸政府逐步採取了一些經濟改良措施。同時逐步對外開放,積極尋求外援和貸款。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1980-1981年度國民生產總值為158億緬元(約合33.18億美元),1979-1980年度人均國民收入為1030緬元(約合153美元)。到2015年緬甸人均GDP不到1300美元,雖然有了很大的起色,但依然在世界最貧窮國家之列,未來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目前,緬甸政府和緬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武裝還沒有達成和平和解,緬北地區時有戰事發生。去年(2016年)11月份在緬北地區爆發的少數民族武裝和政府軍的衝突,以及若開邦局勢,進一步導致緬甸和平進程受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