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商標註冊騙局,你千萬不要上當!

商標騙局,只有您想不到,沒有人家做不到!

當您決定註冊或轉讓一件商標時,或許從未想過,它會給您帶來無盡煩惱。

現在國內市場魚龍混雜,代理機構水平參差不齊。企業在找代理機構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

一,商標不查詢就註冊

商標是不能保證百分百註冊成功的,要想商標成功幾率高,前期查詢工作必不可少,可有一部分代理機構連前期查詢工作都免了,直接告訴你可以註冊。直到客戶等了一年多就然被一個一模一樣的商標給駁回了。

德和厚溫馨提示:註冊商標時一定要委託一個靠譜的代理機構來進行檢索查詢,如果實在不放心,自己也可以登錄商標局的網站進行一個初步的檢索。

這些商標註冊騙局,你千萬不要上當!

二,低價吆喝,裡邊的貓膩可不少

某些代理機構聲稱99元、199元就可以註冊一個商標,要知道商標註冊的官費都不止這些。這種低價吆喝,網上的故事版本真不少:有的代理機構根本就不提交註冊,後續偽造一份商標註冊證給申請人;有的機構則不檢索直接遞交,後面遇到駁回,再收取高價的複審費用;有的機構直接捲款跑人了。

2017年3月,濟陽一男子委託一商標代理公司幫忙註冊商標,結果花費了一萬多元也沒見到自己註冊的商標,最後該商標代理公司卻“失聯”了。

德和厚溫馨提示:商標註冊需要專業的檢索和佈局,也需要嚴密的流程管控,需要耗費時間和專業經驗服務的。如您遇見低價註冊,需謹慎辨別代理機構的資質、實力和誠信問題。

三,偽造國家公文,謊稱政府機構

套路一:騙子代理公司謊稱自己是政府機構,哄騙客戶放心申請註冊商標;冒充政府所屬代理機構或冒充國家商標局人員,讓客戶安心打錢,保證下證,結果造個假的商標註冊證矇騙客戶或憑空消失了。

套路二:部分騙子機構為了吸引客戶便跟客戶保證所有流程均可加急,包括拿到商標受理通知書、商標證書等。等到客戶拿到這些材料興致勃勃的去辦理入駐平臺手續時居然發現材料是假的。

山東東營的一位王先生,想註冊商標卻一不小心陷入了連環騙局,先是被代理公司忽悠“加急”註冊,後來又需要註冊“網標”,整個流程走下來花了3萬塊錢,最後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

德和厚溫馨提示:我國商標註冊只有兩種途徑,一是自行註冊,二是尋求正規代理機構代為註冊。尋找商標代理機構要擦亮眼睛,商標註冊費雖然不多,但是多個心眼,理智申請,才能避免掉進騙局。

四,收取商標公告費、年費

在商標公告之後,發函給公告期的企業稱商標必須付費在該中介的網站上展示一段時間才能交付企業使用。並且從言辭上將商標展示和商標公告混為一體,很多不明就裡的單位由於對商標法不清楚,糊里糊塗的交了錢。

還有些代理機構,給客戶發領證通知,偽造“商標年費”一說,讓客戶繳納10年費用,變相收費。騙子代理機構偽造各種費用,防不勝防。

2016年10月,蘇州徐先生想註冊商標,找到一家商標代理公司前期先交納了2000元,沒想到沒過多長時間該代理公司說讓徐先生驗證註冊商標的原創性,需要在交納8000元,最後還好徐先生機警,懷疑對方可能是騙子,仔細查詢了需要商標註冊的所有程序,結果發現自己真的上當受騙了。

德和厚溫馨提示:商標註冊申請流程及各項收費,登錄商標局官網即可查看。商標註冊費雖然不多,但是多個心眼,千萬不要隨意被矇蔽。

五,“二次開發”潛在客戶,狠宰一刀

某代理機構選擇在公司註冊過商標的客戶A,隔三差五地安排工作人員冒充其他公司員工電話聯繫A,謊稱要“競爭”A已註冊的商標,通過高價購買或是“搶注”讓客戶A產生商標走俏的錯覺,促使客戶A註冊更多的商標、版權、網絡品牌以及中國著名商標。

雖說商標註冊根本沒有“競爭”一說,中國著名商標已經暫停認定了,但是據說這種“二次開發”的成功率高達30%左右。

2017年,鄭州的一位李先生創業註冊商標,結果遭商標代理公司忽悠陷進了“二次開發”的陷阱中,最終前前後後共計花費44萬元,本想建立自己的商標品牌,結果花費了44萬元仍舊成空。

德和厚溫馨提示:對於已註冊商標,沒有被“競爭”和“搶注”一說,商標權人享有該商標的專有權。商場如戰場,您想大撈一筆,他人也絕非傻白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