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一生砍杀300人,杀孽太重,晚年不得善终

古代的刑罚千奇百怪,多数都以残忍著称,因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必然会对违背自己意愿,或者做出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犯罪分子进行严惩,已警告世人,切勿效仿。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一句话,叫做杀人不过头点地,这砍头的刑罚是古代历朝历代最普遍的死刑方法。

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一生砍杀300人,杀孽太重,晚年不得善终

包青天的三把铡刀,想必大家也是印象最深刻的。而很多的影视剧最为普遍的执行斩首刑罚的桥段,一般都是一个虎背熊腰,满脸络腮胡子的赤膊大汉,手握一把大刀。时辰已到一碗酒一仰头,口喷酒水于刀上,啥时间手起刀落,一个人头滚落在地。身首异处行刑完毕,这个施行者被称作为刽子手。

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一生砍杀300人,杀孽太重,晚年不得善终

很多人都认为刽子手十恶不赦,一生身上担着无数条人命,可是360行,哪行都要有人担任,他们这些人也都是为衙门办事,只不过分工不同,看起来显得血腥残忍。可是担任这个活计的多半都是贫苦人家,孤苦无依的鳏夫,家室齐全的一般都不会去选择这个行当。

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一生砍杀300人,杀孽太重,晚年不得善终

各行都有自己的规矩,古代的职业最讲究的就是师徒传承,刽子手也不例外。想入这行也不是轻易能成的事情,一般都要有师傅传授技法,还要经过刻苦的训练才可以。虽说受到斩刑的一般都是十恶不赦之徒,可是人之将死性本从善,况且天大地大死者最大。即使是最后受到极刑,也必须是一刀毙命给个痛快。

如果学艺不精,一刀下去刀走了偏锋,削去一半,或者是未砍断,让犯人既痛苦又不能当场死去。那可就惹了大麻烦了。封建王朝最后的朝代也却不料刽子手为统治者服务,而在1932这个延续了近五千年的刑罚终于废除后。这个行业最后一位成员也宣布了失业。

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一生砍杀300人,杀孽太重,晚年不得善终

这最后的一位刽子手名叫邓海山,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大半辈子,为了能够有个糊口的活计,很小他就跟着师傅学习砍头的技艺。他回忆说当时他每天日夜练习非常辛苦,白天师傅在冬瓜上画上细微的划痕,他要练到一刀下去丝毫不偏移的沿线切断冬瓜。

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一生砍杀300人,杀孽太重,晚年不得善终

而夜晚还要对着点燃的香头练习手劲,刀刃沿着火红的香头快速划过,只能将火头切下不能碰到未燃的地方,就这样寒来暑往,最后练就了熟练的刀工。师父教诲砍头不过九十九,阴曹地府不用走。也就是说这行是在是杀业太重,不是长久干的行当,砍头不过百就要收手。

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一生砍杀300人,杀孽太重,晚年不得善终

可是邓海山在这个行业里一干就是半辈子,砍了300多人的头。因为在那个年代,这算是最赚钱的行当了,他因为技巧娴熟,很多犯人家属会给他钱财求留个全尸。他就会手起刀落间拿捏分寸,既看起来身首分家,又能有筋皮连接。这可是看家本事为他谋得了很多的钱财。

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一生砍杀300人,杀孽太重,晚年不得善终

可是因为自己的职业太过血腥,命债加身一生都无人肯嫁给他,到了刑法废除后,他就成为人人厌恶的灾星,谁也不想沾到他身上的煞气。就连施舍流浪人员的善所,都以杀戮罪孽深重拒他于门外,他最终孤苦无依的凄惨死去未得善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