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骗了你多年的观点,伪科学大盘点——喝碱性水能治病


伪科学,又称假科学、坏科学、疑似科学,是指任何经宣称为科学,或描述方式看起来像科学,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科学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识、缺乏支持证据,经不起可信性测试,或缺乏科学形式,或缺乏科学地位。

伪科学常常使用模糊的、自相矛盾的、夸张的、或无法证明的主张,过度依赖确认而不是严格的反驳,缺乏其它专家的公开确认,缺乏系统化、理性化的理论过程。

中消协已明确指出:“弱碱性水利于健康”没有科学依据。新华网、CCTV等权威媒体也对此予以了刊文报道。如果消费者在市场上发现有饮用水产品包装标注或宣传“弱碱性有利于健康”这类误导概念,可以向当地消协投诉举报。

水的酸碱性是由水中的离子决定的,如果氢离子含量较大,水便会呈酸性,而矿物质离子含量大的话,水就会呈现弱碱性。不过,离子的状态并不稳定,所以水在大多数情况下呈中性。

消协的科普手册中指出,人体的PH值不需要特别摄入酸性或碱性食物或水分来维持,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会把PH值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而这种酸碱平衡不会轻易受到食物或饮用水的影响,当一个人体内的PH值可以通过喝水改变时,表示该人身体已失去自我调节能力,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酸碱性不是衡量水质好坏的指标。比如,水里面的污染物多少,用PH值无法展现。她说,水的PH值与水中成分有直接关系。例如,大部分纯净水、蒸馏水中矿物质含量低,因此中性或偏酸。但如果水中矿物质元素,如钠、钾等元素较多,水则偏碱。但某些山泉水中矿物质含量也较低,水也偏酸。这也是为什么同为矿泉水但酸碱不同的原因。

在营养学上,一般将食品分成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两大类,主要是依照食品中的营养素在身体中的代谢产物来区分。例如,肉类包含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呈酸性,所以把它归为酸性食品。而柠檬虽然吃起来很酸,但是它的代谢产物为碱性,所以把柠檬归类为碱性食品。

这与饮用水的pH值是不同的。人体几乎是直接吸收水的,而不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燃烧消化”过程。水和水中的矿物元素能被人体消化系统直接吸收成为体液的一部分。水对人体酸碱平衡的维持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一些矿泉水厂家宣称产品呈弱碱性,能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有些商家推出的饮水机可以制造碱性水,清除人体内酸性废物;甚至还有的厂家宣称碱性水能起到降血糖、降血压、抗疲劳、抗氧化的作用。

日本等发达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pH值为5.8~8.6。而我国GB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没有pH指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pH值为6.5~8.5,GB17323-2006《瓶装饮用纯净水》的pH值为5.0~7.0,这些是和发达国家标准基本一致的。 关注“黄小花盘点”,每天一篇盘点,扩充你的学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