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所写的这首词太过华丽,苏东坡听说后夸他是“野狐精”

王安石所写的这首词太过华丽,苏东坡听说后夸他是“野狐精”

在北宋时,文人的地位非常高,不仅过着富足的生活,而且北宋皇帝对于文人也非常宽容,几乎不制造文字狱,也几乎不杀上书言事者。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佳作频出,名家层出不穷。然而,自古文人相轻,几位领袖级人物也互相并不服气。

比如苏东坡和王安石就是一个例子。按理来说,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文章和诗,而苏东坡比他小了十六岁,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但是由于苏东坡对于王安石的变法深恶痛绝,进而对王安石的诗文不屑一顾,两人经常斗气。

王安石所写的这首词太过华丽,苏东坡听说后夸他是“野狐精”

最恶劣的事情是在探讨《字说》一书时产生的,当时王安石要变法,而苏轼是反对派。但因为苏轼曾经向朝廷敬献过《进策》二十五篇,因此王安石认为他还是可以拉拢的对象,便亲自拜访他。

作为一名老前辈,也是苏轼的上级,王安石在这次拜访中受了一肚子气。当时苏轼正和一帮年轻官员探讨《字说》一书,这部书恰好是王安石的新作,他自然非常高兴,得意洋洋地向众人说:这是老夫为了纠正许慎《说文解字》一些说法而作的,比如“坡”和“笃”两字明明是会意,许慎却非得说是形声。

王安石兴高采烈地继续解释说,坡就是土之皮,笃就是以竹鞭马,很容易在会意上解释,如果用形声就解释不通了。

王安石所写的这首词太过华丽,苏东坡听说后夸他是“野狐精”

苏轼当着众人的面,很不给王安石面子地说:照这么强行解释,那“滑”字不就是水的骨头,你见过吗?那“笑”字岂不是以竹鞭犬,你觉得好笑吗?

说实话,会意和形声也不能生搬硬套,有的是会意,也有的是形声。苏东坡仗着自己才思敏捷,让王安石哑口无言,只能扯开话题。随后,苏东坡又在《字说》中继续挑毛病,让王安石下不了台,只能拂袖而去,不欢而散。

王安石所写的这首词太过华丽,苏东坡听说后夸他是“野狐精”

作为年轻的文坛俊杰,一开始,苏东坡对于王安石的才情并不欣赏。虽然他也承认,王安石写的文章不错,但总觉得这是练出来的,而不像他有着天纵之才,是天之骄子。王安石对于宋词确实也做得不多,但也有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非常出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所写的这首词太过华丽,苏东坡听说后夸他是“野狐精”

这首词有些低沉,应该是王安石在被迫辞职后,退隐江宁时所作。该词上阙将金陵晚秋景象写得华美异常,下阙的笔锋一转,又将感叹历史的教训,提醒世人要以史为鉴,不能沉溺于欢愉之中。

这首词传到苏东坡的耳中,他惊得眼珠都快掉了下来,用了极其佩服的口气说道:此老乃野狐精也!这个称呼可不是讽刺,而是指的是十分机灵之人,这可能也是苏轼对王安石没有多少天赋错误判断的纠正吧。

事实也正如苏轼所判断的,当时朝政纷纭变幻,很多名人都因为政治上的不得意而被贬至金陵。一时间用《桂枝香》这个词牌创作的词很多,光宋代杨湜编写的《古今词话》就收录了十多首,然而只有王安石的这一首千古流传。

王安石所写的这首词太过华丽,苏东坡听说后夸他是“野狐精”

其实,苏东坡与王安石不和,一方面是政治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父亲苏洵的影响。然而,两人都是非常高风亮节的雅士。在苏东坡差点遇难的“乌台诗案”中,王安石为他奔走相救,竭尽所能。两人从天生对立,变成了惺惺相惜。苏东坡在王安石去世后,在《王安石赠太傅》一文中虽然对变法依然只字不提,但对其为人和道德文章,却是推崇备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