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重大11大消息匯總!

國慶長假即將結束,明天也迎來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在這個9天的長假了消息滿天飛:

萬科要活下去、碧桂園砸樓盤;南海爭端、芯片門、全球股市大跌、、、、、、最終以央媽大降準完結!

1、重磅!央行降準1個百分點 淨釋放資金7500億

央行決定,從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本次降準後,釋放增量資金高達7500億,超乎市場的預期。

點評:全球市場經歷恐慌一週,股民心如死灰之際,央媽送來重磅利好,給出7500億大禮包,這也是央行年內第3次降準,也是力度最大的一次。

按照以往經驗,降準利好三大板塊:房地產、大宗商品、銀行!現在地產股不用考慮,大宗商品假期大漲,關注稀土等稀有金屬、原油、原糖等概念。

2、假期全球市場大動盪 港股周跌逾4%

國慶長假期間,外圍市場跌聲一片。美股、港股、歐股均呈現下跌態勢,其中恆指四天下跌4.12%,港股聯想、中興大幅跳水;納指創3月以來最差單週表現,黃金創六週內最大單週漲幅,同時多國貨幣暴跌。

點評:假期市場的利空,事件一茬接一茬,但A股的尿性,總在最恐慌和擔憂時,希望來了。央媽突然出手,A股的意念盤,瞬間從跌停,直接奔向漲停了,但韭菜還是很糾結,明天是低開高走,還是高開低走呢?

3、領導層核發中國人保IPO批文 未披露籌資金額

9月28日,核發中國人保IPO批文,未披露籌資金額;上述企業及承銷商將與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刊登招股文件。稍後,中國人保在港交所公告,所發行股數不超過23億股(此前45.99億股)。

點評:中國人保這頭大象,在國慶終於炸出來了!不過,這次A股發行23億股(此前46億),募資80億左右,比預想中縮水一半;看來監管層充分考慮了,對二級市場的衝擊。

作為A股第5家AH股上市保險公司,也是7年來首家險企上市,人保的IPO,一直是懸在A股頭上的劍,現在發出來不是壞事,今年抽血最大的巨無霸落地了。

4、重磅理財新規落地:允許借道公募投資股市

今日,正式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新規延續了對資金池、期限錯配行為的約束,但在借道公募基金投資股票等方面,給予鬆綁。

點評:給股市送禮,22萬億非保本理財資金,掃清了投資股票的禁令!按照新規,公募理財可以間接入市,私募理財直接入市。保守估計,最終可以投向A股的資金,應該數以萬億計。

近期金融股強勢,理財新規和降準的預期,是兩大推動力;按照新規,公募理財門檻降到1萬,以後投資股市更加容易,等到大媽們開始批量進場,A股牛市就真來了,下週金融股繼續看好。

5、多家券商暫停股票質押業務!已有券商拒接單

在A股持續回調下,一度炙手可熱股票質押業務竟成證券公司手中燙手山芋,甚至,已有券商停止股票質押業務,其中包括一家規模前十的大型證券公司;行業方面,券商對負債過高的行業如地產行業不接,某些保險系手中股票也不接。

點評:在無股不押的A股,券商拒絕接受質押,相當於變相降槓桿,券商這麼幹,歸納原因有三點:質押存量規模過大、額度告急、對後市的悲觀預期,券商這個舉動,對自身業績偏利空。

6、中國9月外儲環比減少227億美元 為14個月最低

央行數據顯示,中國9月外匯儲備30870.2億美元,連續兩月下降,9月環比減少227億美元,降幅0.7%,而上月減少82.3億美元;中國9月外匯儲30870.2億美元,不及預期31050億美元和前值31097.2億美元。

點評:外儲連續兩個月下滑,規模逼近3萬億整數關,會像2016年那樣再次跌破3萬億嗎?雖然現在外匯管制嚴格,但資金流出挺猛,總體來說,一個月幾百億羊毛就被薅走了。

7、國際期市迎來大漲:原油創四年新高、鋁價暴漲

國慶期間,期貨市場卻迎來一輪普漲格局,原油、原糖、倫鋁、倫鋅等紛紛大漲,其中,原糖期貨連續五天大漲,漲幅逾10%;布倫特和美原油也創出四年新高,布油一度突破86美元關口;LME鋁週三單日暴漲6.4%。

點評:期市集體大漲,對股市不算好事,一是一直存在蹺蹺板效應,全球股市面臨拐點,資金都分流到債市和期市;二是大宗商品大漲,往往會引發通脹,尤其是油價,輸入式通脹不可小覷。

8、諾貝爾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美國科學家喬治·史密斯和英國科學家喬治·保羅·溫特;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點評:A股向來有炒作諾貝爾獎概念的習俗,它曾經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概念行情,例如石墨烯、上帝粒子、包括莫言獲獎的文化傳媒板塊等概念,今年的獎項會帶來怎樣的期待。

9、人民日報:中國正與27國進行自貿協定談判

目前,中國正在與27個國家進行12個自貿協定談判或者升級談判,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日韓、中國—挪威、中國—斯里蘭卡、中國—以色列、中國—韓國自貿協定第二階段、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以及中國—新加坡、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升級談判等。

點評:雖然跟美國鬧僵了,但咱們自貿“朋友圈”穩步擴容,也許失去了美,但將贏得世界與未來,誰知道呢?感覺咱們在下一盤大棋。

10、相關部門依法查處“陰陽合同”

10月3日,3日公佈陰陽合同案情況,被責令按期繳納稅款、滯納金、罰款8億餘元。隨後,發佈致歉信,稱對自己所作所為深感愧疚,完全接受稅務機關依法作出的一系列處罰決定。

點評: 雖然該事件告一段落,但影視行業的寒冬,仍在繼續發酵;霍爾果斯百家影視公司集體註銷,國慶檔票房表現不佳,限薪令,以及國家的嚴管,短期影視行業仍將維持低迷,相關個股要規避風險,尤其是華誼兄弟、唐德影視等問題公司。

11、多事之秋!恆大萬科降房價 碧桂園爆發退房鬧事

長假期間,從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到南京、杭州、合肥等二線城市,再到大都市周邊城市以及其他三四線城市,今年樓市不但沒有“金九”,也難現“銀十”;而且還出了碧桂園和萬科繼續降價的消息,可見房地產拐點確實來了。

點評:短短一個假期,中國樓市就變天了,萬科說活下去,恆大忙著打折,碧桂園各種退房鬧事,融創不再買地……幾大宇宙房企,上半年還春風得意,轉眼就灰頭土臉,這是在演苦肉計,還是樓市的拐點,這次真要來了?

房價究竟跌不跌,還需時間來證明,但港股內房股,假期紛紛大跌,疊加輿論集體看空,雖然降准算是小提振,但明天地產股難逃一劫,短期注意迴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