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高跟鞋,美女們用什麼增高呢?只有1個辦法!

作為美女,沒雙高跟鞋都不好意思出門,尤其是出入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高跟鞋,因為鞋跟較高,不僅能增高,還能讓美女們該凸的地方凸,該凹的地方凹,看上去整個人的線條非常優美,增加無限的魅力。而這也就是高跟鞋發明以來,一直受到美女追捧的原因。高跟鞋簡直就是一件神器!那麼,古代沒有高跟鞋,美女們用什麼來增高呢?

古代沒有高跟鞋,美女們用什麼增高呢?只有1個辦法!

首先,得說一下現代高跟鞋的發展史。我們現在看到的高跟鞋,最早出現在15世紀的意大利。發明人是一位鞋匠。當時這位鞋匠發明高跟鞋的初衷,是為解決下雨天走路搞得一腳泥巴的問題,沒想到誤打誤撞將造出了一件神器。本來,這雙高跟鞋是鞋匠造給自己的,一個下雨天,鞋匠的妻子要去看望她生病的父親,為防止弄得一腳的泥巴便穿上了丈夫的這雙高跟鞋。結果,這一穿就是6個世紀,直到現在。

古代沒有高跟鞋,美女們用什麼增高呢?只有1個辦法!

那麼,在中國古代(15世紀,中國還是明朝),有沒有高跟鞋呢?美女用什麼增高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穿高底鞋。高底鞋和高跟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兩者的功能也不同。高底鞋是整個鞋底加高,鞋有多大,底就有多大。所以,高底鞋雖然有增高的效果,但沒有修正美女身體曲線的效果,走路雖然比高跟鞋更穩當,但沒高跟鞋有魅力。

古代沒有高跟鞋,美女們用什麼增高呢?只有1個辦法!

中國最早的高底鞋,出現在2200多年前的周朝。周朝一種名叫“禮履”的鞋,就是高底鞋。唐朝時期的高底鞋,基本沒有什麼發展,只是更加精緻更加好看。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遺履圖》的跋中記述,唐朝長孫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織成,前後金葉裁雲飾,長尺,底向上三寸許。”長孫皇后穿的這種鞋子,當時叫做“晚下”,一個很好聽很有味道的名字,意思是說鞋底緩緩地落下。三寸,就是現在的10公分。

古代沒有高跟鞋,美女們用什麼增高呢?只有1個辦法!

高底鞋,從周朝開始,一直貫穿整個中國古代史。清朝時期,美女們穿的所謂花盆底,還是屬於高底鞋,而不是後來的高跟鞋。雖然筆者沒穿過高底鞋,但想象一下,高底鞋應該比高跟鞋舒服,因為它並沒有改變人體重心,而穿高跟鞋則有了改變。有媒體曾報道:一個小姑娘從16歲開始穿高跟鞋,到31歲,足部嚴重變形,只能靠拄拐行走。

古代沒有高跟鞋,美女們用什麼增高呢?只有1個辦法!

最後,再痛也要穿高跟鞋的美女,舉個手!讓我們痛並快樂著!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