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在敦煌有个窟

文 | 陈半仙

供养,在佛教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信仰表达。但在当代,很多“爱的供养”虽然心意虔诚,但是手法粗暴。

“知道”告诉你,如何当个优秀的现代供养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在敦煌有个窟

(视觉中国/图)

日前,有媒体报道某石窟造像的佛像被人用彩色油漆“修复”,原本古朴端庄、精妙绝伦的佛像被彩漆刷得大红大绿、艳俗无比。

这尊开凿于南宋年间的摩崖造像,2013年被评定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早已斑驳暗淡但仍有典雅飘逸的气质,而经过如上涂鸦式修缮之后,一秒跌落凡尘。

高饱和的色彩、金碧辉煌的装饰、憨态可掬的表情、烟熏火燎的供奉····这两年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

在网友们整理的案例中,千年前的佛像有被“金袍加身”的,有被“水泥敷面”的,有被“强装义肢”的,堪称毁灭式修复的典范。

不少网友看到后心痛表示:求求你们别修了,让它烂着吧!

“爱的供养”:佛教的供养文化


前几年有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已经告诉了我们,文物修复是个技术活,讲究的是修旧如旧。这些来自民间的“土味装修队”,为什么没有金刚钻还要揽这个瓷器活呢?

其实,这种“土味寺庙”“土味修复”和早几年同样让人诟病不已的放生危险动物一样,是对佛教“供养”文化简单粗暴的理解——放生,就是积德,修佛,就是行善。

供养,在佛教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信仰表达。

信众为了求得神佛庇佑,虔诚礼佛、修行积德、捐资修庙等等,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对佛法的供养。所以对一些缺乏基本文物保护常识的信众而言,出钱出力修复原本衰落的佛像,在他们看来其实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在敦煌有个窟

(视觉中国/图)

信众为了求得神佛庇佑,虔诚礼佛、修行积德、捐资修庙等等,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对佛法的供养。

只是,这种“爱的供养”虽然心意虔诚,但是手法粗暴。

其实“供养”行为,亘古以来,就是佛教信众表达信仰虔诚的一种方式。我国佛教艺术的瑰宝——莫高窟,从无至有,离不开供养人的奉献。

谈到莫高窟,就不得不提及敦煌——16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曾经是交通要塞、军事重镇。古人为寻求庇佑,在敦煌出资修建洞窟,供奉佛像。这些出资人中,有声势煊赫的官员、财力雄厚的富贾,也有普通的平民,他们就是莫高窟的供养人,也被称为“窟主”。

五代十国时期的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最初发愿修建洞窟,和“土味装修队”的出发点其实别无二致——他和夫人在莫高窟礼佛时,发现先代佛像凋敝,于是动员家族及同僚,共同出资请专业工匠开凿石窟,这样的修复可比现在的“土味装修队”要精细多了。

为了虔诚奉佛,同时也为了留名后世,开凿洞窟时,参与捐资修建的曹氏族人的形象以供养人画像的形式被绘于壁上。这种供养人像在莫高窟屡见不鲜,成为了后世研究敦煌文化的重要资料。

这些供养人,不仅是莫高窟的“窟主”,更是莫高窟的“金主”,正是在他们的供养下,才有莫高窟的辉煌。

莫高窟:注定消逝的瑰宝


南宋以来,随着陆上丝路衰落、海上丝路的兴起,莫高窟逐渐式微,静静隐于沙洲一角,淡出人们的视线。

到了清朝末年,藏经洞再次被世人所知。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无力保护远在西北边陲的文化瑰宝,纷飞的战火让国民政府无暇西顾,以致莫高窟大批文物流落海外。洞窟内缺乏妥善管理的壁画和塑像,也遭到了极大程度的损毁。

建国后,虽然国家对莫高窟的抢救式保护从未停止,但依旧无法阻挡壁画注定消逝的命运。

莫高窟地处沙漠戈壁,原本空气干燥,天然颜料也能够较好的保持色彩稳定,因此有些洞窟壁画历经千年依旧能够保持艳丽色彩。

但是近年来,随着参观人数不断增多,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会加速天然颜料氧化褪色,加上风蚀和沙尘的侵害,宝贵的壁画不断剥落。

日复一日,壁画以极为缓慢的速度正在消失,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缓慢的消失几乎无人重视。还记得不久前巴西博物馆的那场大火吗?这场事故以惨烈的方式向我们敲响警钟!

被大火付之一炬的珍贵文物背后,是一段璀璨的文明。它们以灰飞烟灭的代价提醒着我们,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在敦煌有个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视觉中国/图)

“现代供养人”:和时间赛跑的无声战斗


如果说古代供养人是敦煌文化的缔造者,敦煌的“现代供养人”——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则是敦煌的守护者。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研究所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并在1984年扩建为现今的敦煌研究院,成立多年来,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壁画和塑像的保护从未停止。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也不断引入世界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80年代末,"敦煌壁画多媒体复原"项目正式开启,工作人员利用高规格的数字设备和技术,永久地、高保真地将现存于世的敦煌壁画和彩塑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事实上,该项工作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常人所理解的“拍照-录入-归档”的范畴。洞窟是由人工开凿,加上多年的侵蚀剥落,表面并不平整,内部结构也不像常规建筑一样四平八稳,由于感光元件尺寸限制,工作人员只能以拼图的形式对壁画进行拍照。

在此过程中,一点点角度的偏差,都会导致整面壁画的数字重构工作推倒重来,加上洞窟内光线昏暗,壁画对光线敏感,如何在精度、亮度和壁画的承受能力之间做平衡,这些都要事无巨细全面考虑。

从前期方案设计、数据采集,到后期加工处理等,每一个环节,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最终成果除了用于敦煌学研究,也用于莫高窟的数字馆以及“数字敦煌”资源库,通过数字馆分流游客,利用共享免费高清的数字资源,以此减少洞窟开放时间和数量,降低人为伤害。

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无声战斗。不过,即便是运用最先进的技术,甚至完全拒绝所有游客,也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据专家预估,敦煌壁画将在50-100年之内完全消失。

“王者荣耀数字供养人计划”:我在敦煌有个窟


前段时间去了一次敦煌,置身在莫高窟亲眼观看壁画,和在网上搜图片看,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在此过程中,还能感受到周围的人在情绪和状态上的微妙变化——无一不是在看到这些流传于世的千年瑰宝后,由心而生的自豪与敬畏。

然而,除了观感上的震撼,还有对敦煌壁画注定消失的遗憾。

面对这样的遗憾,曾有人认真思考过,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敦煌壁画保护工作。可惜这个问题实在太难,始终没有办法进行相应的实践。

今年6月,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及其他机构共同发起了“数字供养人计划”,王者荣耀第一个参与、响应。凭借游戏本身的巨大影响力,更多人特别是互联网新生代群体,通过简单易懂的形式了解敦煌文化,并用捐款的形式参与到数字化敦煌的保护工作中。据悉,此次计划所获得款项都将用于莫高窟大型洞窟之一的第55窟的数字化保护工作。这样的数字化保护,未必不是一条敦煌文化传承的出路。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在敦煌有个窟

相较于从前文保工作的“专业对口式”的传承,现在“王者荣耀数字供养人计划”将文保意识的种子用“广撒网”的形式尽可能地传递到新生代的每一个角落。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不能保证每个人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待文保工作,但至少在大众的层面能对文保工作抱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而不是“土味装修队”这样的方式。

让大众了解敦煌文保工作后,用公益的方式“供养”窟,让这千年的敦煌文化在年轻一代中传扬开来。这样的方式不但门槛低,而且更能深入人心。

像现在,加入这个“王者荣耀数字供养人计划”,我也算是在敦煌有个窟的人了。

献力“王者荣耀数字供养人计划”,共同保护延续敦煌千年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