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他们是一群有家难回的“幕后英雄”

暴雨中,他们是一群有家难回的“幕后英雄”

暴雨中,他们是一群有家难回的“幕后英雄”

“7.16”一场历史罕见的强降雨突袭密云,消防官兵搭人桥疏通群众生命线、武警战士涉险冲进重灾区……在抗洪一线,这样的画面不胜枚举,他们凭借战天斗地的气魄筑起了防汛抢险的铜墙铁壁。但在区防汛办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在幕后,但凭借敏锐的超前预警、快速的及时响应、完善的物资补给、科学的泄洪调度,完美的发挥了防汛抗洪的“中枢神经”作用,是我区打赢这场防汛抗洪战真正的“幕后英雄”。

“我现在得用俩充电宝。”

来到区防汛办常务副主任宁晓巍的办公室,他拿出了两个充电宝,汛期工作的繁忙让他给手机充电的时间都没有了。从7月15日到25日,区防汛办的11名工作人员每天都驻守在单位,已经10天没回家了,办公室里现在还堆着几箱没吃完的泡面。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宁晓巍仍心有余悸。

“立涛你快来!”

7月15日深夜,预警平台上的云图异常引起了宁晓巍的警觉,他叫来了副主任张立涛。

“石城、冯家峪上空的云图怎么半天不动?肯定有问题,做好准备,立刻通知赵磊、庆童、志国,还有其他人全部到岗!”今天本不是宁晓巍和张立涛值班,但凭借防汛工作者独特的嗅觉,他们仿佛预见到了今晚的不同寻常。

暴雨中,他们是一群有家难回的“幕后英雄”

半城子桥附近河道行洪情况

果不其然, 16日1点整,气象局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经请示区防指,仅仅10分钟后,区防汛办对全区启动四级响应,作出部署。虽然当时的降雨量还不足50毫米,但区防汛办的同志凭经验推断这次降雨一定小不了,为了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迅速到岗的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各镇街主要领导督促提前准备群众转移工作。

主汛期前突然而至的“7.16”强降雨让防汛办的同志措手不及,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雨情,他们还是凭借经验做出超前预警并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涉险群众第一时间得到转移,整个降雨过程没有发生一例人员伤亡事故。

暴雨中,他们是一群有家难回的“幕后英雄”

区防汛办紧急向石城、冯家峪镇调拨抢险物资

截至18日7时,全区累计平均降雨已经达到168.2毫米,黄峪口更是达到创历史级的360.5毫米。洪水无情,为保一线人员安全,已经两天没合眼的防汛办工作人员又紧急投入到物资调拨工作中,连续向石城、冯家峪等受灾严重地区调拨救生衣、潜水泵、编织袋等防汛急需物资,向全区村两委班子紧急发放救生衣2006套,并积极协调各部门开展物资投放工作,确保防汛人员安全,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暴雨中,他们是一群有家难回的“幕后英雄”

7.21日早晨5点,区防汛办检查下游行洪河道

上一轮救灾还没结束,24日密云又迎来了台风“安比”的挑战,密云及上游河北地区普降大雨,当日17:00,遥桥峪水库入库洪峰流量达到137.78立方米/秒,而下游太师屯人山闸段区间流量更是达到150立方米/秒。危急时刻,经请示区防指,遥桥峪水库最终制定以流量逐渐加大的方案泄洪,区防汛办主任王如新现场指挥泄洪,区水务局副局长窦法荣彻夜驻守防汛办部署泄洪工作。经昼夜奋战,水库水位终于降到了汛限水位以下,既保证了水库安全又没有对下游造成损失。区防汛办的同志们经受住了一轮又一轮强降雨的考验,从16日到25日,仅十天,区防汛办就向各防汛成员单位下发各类部署预警通知87份。

雨过天晴,密云迎来了久违的太阳。区防汛办几位女同志,为舒缓大家紧绷的神经,不顾疲惫给大家买来了水果,此时依然盯着预警平台云图的郑晓芳略开玩笑地说:“现在河北飘过一块儿云,我们都得看看密云下雨没……”汛期没有结束,防汛工作情势依然严峻,区防汛办的11名“幕后英雄”也随时准备着应对更大的挑战,力保密云安全度汛。

暴雨中,他们是一群有家难回的“幕后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