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有奶便是“母”

“母”字,像一個斂手屈膝的女子,胸部突出兩點。

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主內持家的“女”

“女”是對所有的女性的通稱。字從造型可以解釋為像側立俯首、斂手屈膝型,也有女子溫順之意。

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打掃衛生的“婦”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婦女任務主要是服侍丈夫和操持家務。

但婦人也有等級之分,天子的妻子叫“後”,諸侯的妻子叫“夫人”,大夫的妻子叫“孺人”,士的妻子卻叫“婦人”,老百姓的妻子就叫“妻子”。

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古代搶婚習俗中的“婚”、“妻”、“娶”

古代“娶婦以昏時”,才有“洞房花燭夜”。選擇日落黃昏時,在於乘人不備和便於逃逸。瑤族至今仍保留有傍晚和黎明時的娶親習俗。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古代女人也稱“兒”

古代也有調皮的女子自稱為“兒”。如《孔雀東南飛》中的“蘭芝慚阿母,兒時無罪過”、《木蘭詩》中的“送兒還故鄉”。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襁褓中的“子”

古代的“子”既指孩子,也統稱男人、女人,還作為人的一種尊稱。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標記血統的“姓”

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群婚制,所以“太古之民只知其母而不知父”,為區別族外婚,“姓”便應運而生,但無可奈何的只能從母。有專家估計,我國姓氏大約18000個。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巾幗英雄

“巾幗”最初指我國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由於綴有的翡翠瑪瑙,華麗精細、價值昂貴,後人便把婦女直接尊稱為“巾幗”。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戴帽子的太太“每”

魯迅先生經過考證,認為“每”字就是“戴帽子的太太”。“每”與“美”字型相同,意義相近,後來“美”行而“每”廢。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女人生子為“好”

古人崇尚多子多福的觀念,衡量一個女子的好壞首先是以其能否生育為標準的。“好”字充分展示了我們祖先對婦女生育的一種讚美心態。認識女人:走進中國漢字中五千年久遠的神奇文化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