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向犧牲的英雄們致敬

中國抗日戰爭,即日本侵華戰爭,史稱八年抗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國際上又稱第二次中日戰爭(日語:日中戦爭),指20世紀初期大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於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緬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時間若從1941年12月9日中華民國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算起則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滿洲國”。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不久華北淪陷,中日全面開戰。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國元首發表《開羅宣言》,要求戰後日本歸還自1895年佔領中國的所有領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國對日本發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投降,中日戰爭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劃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聯在歐陸戰線的戰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以上,其中軍隊傷亡380餘萬,佔各國傷亡人數總和三分之一;按照1937年比價,中國官方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達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美元。抗戰八年,國民政府兵役部門實徵壯丁總數1392萬2859人。中國平民約有900萬死於戰火,另有800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9500萬人成為難民。其中有的隨國民政府遷都而調整與移動,也有的不願轉移而被日本佔領。據蔣夢麟回憶錄稱有1400萬壯丁被國軍拉夫後死於飢餓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