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煮了楚漢第一舌辯之士,卻是天下忠義的楷模

蓬萊閣之側的田橫山,因田橫曾率五百壯士在此駐紮而得名。

田橫本是齊國貴族,王室後裔。大澤鄉起義後,田橫與兄田儋、田榮也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後佔據齊地為王。田儋死於反秦的戰鬥中,田榮因未助楚而遭到項羽的記恨,兵敗後在逃跑的路上被殺。田橫輔佐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趁著劉邦與項羽在爭奪滎陽,平定了整個齊地。

劉邦為統一戰線,派出酈食其遊說田橫。酈食其,音慄衣基,不知道苗阜會不會讀,假如他聽過袁闊成先生的著名評書《西楚霸王》,就應該能夠知道。酈食其本是縣中小吏,被人稱作狂生,從劉邦向咸陽進發的時候就投靠了他。酈食其是著名的舌辯之士,從春秋戰國到楚漢相爭,這種辯士都有很大作用。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助秦國稱霸。酈食其也有這樣的本事,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田橫,同意臣服於漢。

他煮了楚漢第一舌辯之士,卻是天下忠義的楷模

但是,用單田芳先生的話說,不怕沒好事兒,就怕沒好人。已經滅了趙燕的韓信屯兵齊國之畔。本來已經不費一兵一卒而得齊,但另一個辯士、韓信的幕僚蒯通出於嫉妒之心,對韓信說:酈食其一個說客,立此大功,將軍您卻在一旁眼睜睜地看著麼,況且漢王也沒有讓您停止進攻啊。韓信聽了蒯通的話,立即攻打齊國。齊國毫無準備,被殺得大敗。齊王田廣和田橫大怒,以為酈食其騙了齊國,田橫下令將酈食其放入大鍋中給煮了。

可此時齊國力量已經單薄,退守膠東。楚國見漢與齊打了起來,項羽見狀,派龍且將軍與齊王田廣匯聚於高密,就是莫言的老家那兒。但韓信是戰神,一戰大破齊楚聯軍,殺死龍且,俘虜並殺死田廣。

田橫聽聞田廣死了,繼任為齊王,率領殘部投奔彭越。彭越本來也是劉邦的將軍,與韓信一樣,因功勞太大,而不是太服從劉邦。田橫因此能在彭越處藏身。

他煮了楚漢第一舌辯之士,卻是天下忠義的楷模

一年後,項羽兵敗烏江,劉邦稱帝,封彭越為梁王,天下已定。田橫見此情形,又率領剩餘的五百人一路東逃至海邊的一個島上,現為田橫島。

因田橫在齊國底盤上很有威望,在島上不服管束,實在是一個隱患。劉邦便派人勸田橫歸順,田橫說:如今酈食其的弟弟酈商為大將,我怎能與他並在朝中,請讓我做個老百姓吧。劉邦聞言,下令,誰要難為田橫,滿門抄斬。又令田橫來朝見,可封王封侯,如不了,則剿滅。

田橫被迫投降,跟隨使者前往洛陽。到了一個離洛陽三十里的地方,使者叫田橫沐浴更衣,好朝見皇帝。田橫十分悲痛,說:我與漢王一同起兵反秦,如今天差地別,齊國沒有了,這很是恥辱。況且還有酈食其的事情在。如今皇帝不過是想見見我罷了。此處距離洛陽不遠,我死之後,人頭送到洛陽還不會腐敗,皇帝還能看看我。說完,令兩個門客把自己頭顱送到洛陽,然後就自刎身亡。

劉邦見到田橫的頭顱,很是感慨,認為,田橫是義士。於是,他封了兩個門客的官,讓他們好好安葬田橫。不料,在田橫墓穴旁,兩個門客挖了兩個洞,自殺在洞中。劉邦有召島上的五百壯士,結果五百人聽說田橫死了,全部自殺。

他煮了楚漢第一舌辯之士,卻是天下忠義的楷模

現在,這個故事讀來,可能有些人覺得這些人的做法有些傻。皇帝說了,對待你們都會不錯,為什麼還要死呢?氣節,二字是中國的良好美德,有些愚忠,有些愚孝。周有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後世有餓死是小失節是大。

對於國家,對於人民,對於親人,對於朋友,多一些這樣的傻想法傻事情,不是也很好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