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中「空」和「色」分別代表什麼?

紅塵修行者1129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句話來自《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重要典籍。

《心經》只有短短260餘字,卻非常深奧。

佛教把精神或靈魂的修行視作根本,認為精神是永生不滅的,而肉體(皮囊)只是短暫儲存靈魂的外在載體,它會隨著時間的消亡而消亡。



肉體消亡後,人的靈魂會轉世,在其它物質上再生起來。世間萬物反反覆覆依存下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從這個層面進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更容易理解其含義了。

佛教認為,眼睛所看到的萬物,它們雖然都有具體形象和色彩,甚至氣味,觸覺,等等,但它們都不是永恆的,它們終究要消失,所以在永恆的時光中,它們都是不存在的,都是虛的空的。所以就稱作“色即是空”。



而眼睛看不到的物質,如,精神,靈魂,思想,意志等,它們可以穿越時空,永久存活下去。 比如,古代那些偉大的哲學家和作家,他們已經去世很多年,卻能用精神和意志激勵後人,我們可以感覺到他們仍然活在我們身邊,仍然能跟我們對話,在心理上產生共鳴。所以把這種情形就稱作“空即是色”。



不論怎麼說,在佛教的觀念中,都是把世間萬物的前世,今生,來世,放到一個維度上來整體衡量,而普通人在看待萬物時,僅僅把今生的生老病死作為標準。


鴻鵠迎罡


色,有相有形,能感知得到的,都叫色。能看見的,能聞到的,能聽到的,能品嚐到的,能觸摸到的都叫色。能想到的,也叫色。拿儀器探測到的,還是色。我們的宇宙也是色,所以,我們生活在色界。我們自己也是色界的一部分,這個身體叫色身。我們的慾望就叫:色慾。你喜歡女人叫色慾,其實喜歡錢,喜歡房子都是色慾。

虛空,不是空。虛空也是色。什麼都沒有,也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相,也是有相,什麼都沒有,這個叫無,不叫空。什麼都沒看到,什麼都沒聽到,什麼都沒觸摸到甚至什麼都沒想,這都是色,不是空。因為什麼都沒想,是需要有一個前提的,就是必須有個“我”,才能什麼都沒想,還是有。

空是什麼呢?空肯定不是什麼都沒有了。空指的是:因緣。是因緣不是姻緣。

真空生妙有。

我們這個色界是怎麼來的?從空中來的,空就是因緣。緣起了,就有了這個世界。緣起了,這個世界上就有了個我。緣起了這個世界上就有了個你。緣起了,我就遇見了你。

有緣起就有緣滅。緣滅了,你就離開了我。跟這個世界的緣滅了,你我也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最後,這個世界本身的因緣也會耗盡,緣滅消失,然後等待下一次緣起。

有緣還會再見,無緣也不用強求。

心頭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絕代容。

恰似東山山上月,輕輕走出最高峰。

我與伊人本一家,情緣雖盡莫諮嗟。

清明過了春自去,幾見狂蝶戀落花。

跨鶴高飛意壯哉,雲霄一羽雪皚皚。

此行莫恨天涯遠,咫尺理塘歸去來。

我為什麼相信佛教,就是因為一直以來有些問題在困擾著我,這些問題科學解答不了,在佛學裡卻有答案。

我是做設計的,在這行乾的比較順利,通常每份業務我都能比其他同事做得更漂亮,又快又好。說心裡話,我幹得遠比別人輕鬆,他們加班熬夜的,多長時間不出成績,我邊聽歌邊玩遊戲,擺弄擺弄作品就出來了,因為我總是有靈感。

然後,問題就出來了:靈感是哪來的?

在沒有工作的時候,我總感覺心裡空蕩蕩的,也不知道自己會些什麼,但只要工作一到手裡,在那擺弄一會,靈感就來了,我就能做得比別人好。所以有些年我也一直在糾結:我怎麼就有靈感了呢?這靈感從哪冒出來的?怎麼就一張白紙,我在那鼓搗一會兒,一幅漂亮的作品就出來了?

等到接觸了佛法,我找到了答案:從空裡來的。因緣成熟了,靈感就來了。為什麼我走上了設計師的崗位,幹得還比較順利,是因為以前就種下了這個因,現在緣成熟了。在設計師的崗位我可以吹噓一下,但實際上我也嘗試過很多其他的工作,都是以失敗告終,在別的行業我是相當是失敗,表現極其的笨拙,這就是沒緣。

而靈感也是,在那擺弄一會,就是再等因緣成熟,時間到了,它就來了。沒靈感就是因緣不成熟。


就像郭德綱,一看他天生就是幹相聲這行的,跟相聲的緣極深,其他演員再努力你也幹不過他。緣深,就是天賦,緣淺就沒天賦。在感情上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有個人你怎麼真情也得不到,而有個人,你甚至是討厭,最後也躲不掉。事業也是如此,有的人很精明、很努力,最後還是一文不名,而有的人則是稀裡糊塗,幹啥都掙錢。

這都是空在起作用,都是因緣在背後操縱著。就像他跟王健林緣最深,生下來就叫王思聰,你偏偏跟個偏遠地區的農民緣分深,咱們誰都沒辦法。

有個朋友曾經給我留言說:出家人一切皆空。

大家現在就不要再把這個空理解為看破紅塵了,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是虛幻了......這些。出家人一切皆空的意思是:

修行人一切隨緣。

回頭看來一下,也洋洋灑灑打了一大篇字。說實話,沒絞盡腦汁,根本沒怎麼想,這些文字就出來了,這些想法就從腦子裡顯現出來了。這就叫空:本來什麼都沒有,因緣成熟了,就有了,就有了這篇字,這些話,就是色。

因緣成熟了,我就打了這麼一篇字,因緣成熟,你就看見了這一篇字。仔細想想,這並不容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銳視覺何老師


色與空,即實與虛!代表互相對立的東西,即好與壞,長與短,深與淺等等!色與空可互相轉化,即空即色!如人的好壞,好人可變成壞人,有優秀人也能變階下囚!有壞人也能變好人。漢奸跑到日本,成了日本恩人。


閱海人


就一位修佛法者來講,怎樣跟色和空來聯繫,色是人的形象,空是佛的形象,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這位修行者在人的時候跟佛在一起的級別如何,將來修成正果後也要保持著同樣的態度。同時也能過上跟佛一樣快樂的生活。


腦主研究


諸相相色空,般若空色相。



暢遊虛空


空和色的關係是心經的表述。其實和老子道德經對有和無的表述是一個道理,我們完全可以相互參照。老子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很明顯,我們可以從中得出如下結論,一,無也是一種東西。二,無是體,有是用,並且無中生有。三,有無一體。那麼,空既是色,色既是空。空色一體。只是語言選擇和表述的不同,道理一樣。空對應無,有對應色。也就是說,萬相的緣起的自性就是空!換句話說,所謂緣起性空,是指宇宙萬相本身沒有自性,也可以說,空就代表宇宙萬相色的自性,而色,宇宙萬相是空的承載物。空不離色,色不離空,空既色,色既空。也可以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caoxiaopeng


色,代表整個宇宙的自然現象、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包括人的身體)。空,是整個宇宙在一秒鐘2240兆次(一兆一萬億次)的生滅產生出來的幻相,故稱為有為法。所以,一切有為法(整個宇宙),如夢幻(夢境)泡影(水泡),如露(露水)亦如電(閃電),應作如是觀。人類,說穿了,是在惡夢裡沒有清醒過來的“夢中人”。南無阿彌陀佛!


我看我亦非我


空即是色,無中生有;色即是空,過眼雲煙。(這似乎講的是人生,但也不全是)

其實答案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自己就是答案。

想想“我(指我們每個人自己)”是怎麼來的,在我之前這個世界上有我嗎?是什麼造出了我,產生了我,成為了我?想想我從小到大到今天至現在的一路走來,這是不是一種從無到有?我們生活在這個空間中,這個容納著萬事萬物、有形無形的空間中,因為有了事物也就有了空間,因為有了空間也才有了事物,空間與事(實)物的關係就像精神與物質的關係。從字面上理解,“空”指得是空間和時間,“色”指得是事物和實物。有空間必有事物,有事物就一定存在空間,所以空就是色,色也是空;無也是有,有也為無。這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雖然各種事物存在的意義(功能和作用)不同,但大小多少的量是恆定的、是相等的。這就好比一個樸素的物理定律、數學公式――能量守恆,等量代換。

這是我認為的空即是色的其中一個含義。

另外一層含義也可以從我們自身身上找到。在我之前是沒有我的,就像在生命誕生之前是沒有生命的。但自然的博大之處就在於他不只是誕生了的靜止,還創造了運動,萬事萬物通過互相的運動打破了之前各自獨立的靜止,在互動之時產生了交合、來往、融匯和化合,這就相當於化學反應產生了新的物質,這也好像我們的爸爸媽媽在交友結婚之前都是各自獨立不相識的,後來通過觸碰、交流、交往,再到交匯、交合、交配,原本是各自獨立的精子,卵子,慢慢的合二為一,在不斷的吸納日月精華、事物的原理和精髓、食物營養的過程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從弱變強,這其實就是一個聚精會神(凝聚精華會產生神奇的效果)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講得是“生”。

講“生”自然會想到“死”,而與“生”心有靈犀、默契陪伴一生的也正是“死”,就好像與“聚”相伴的是“散”,與“分”相伴的是“合”,與“悲”相伴是“喜”,相對於“慢”的是“快”,相對於“對立”的是“統一”,相對於“天”的是“地”,相對於“失”的是“得”,相伴也是相對,做個伴兒配成對,這就是我們生活當中人與人、事與物、人與事、人和物在一起的生存和生活狀態與人生百態。

生與死的現象都發生在自然,也因此就是自然的發生,是自然規律。

當生為(有)色,死自然也就為空了。隨著生命的逐漸逝去,我們的生命活力在走下坡路,這副身體終於倒下了。如果在人為的干預下迅速火化,即使骨灰也會在許多年以後迴歸到它原本的位置,如果是自然腐爛(土葬),用了幾十、上百年攢出的這副肉體的各種成分也都會像“無我”之前的狀態一樣迴歸到它們初來的地方,又時刻準備著隨時進行新的排列組合(互動的神奇與神奇的互動),讓新生不斷,生死接續,生生不息。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生是舊死,死是新生;散是舊聚,聚是新散;合是舊分,分是新合(舊的分開可以造成新的合併,新的合併也很可能預示著再次分離,塞翁失馬焉知禍福);也因此就不難理解“空”與“色”在我們生命和自然宇宙中的相依相伴、悲歡離合、各式各樣、斗轉星移、你來我往和形形色色了。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古代佛(哲)學與現代科學也可以看作是先生和學(後)生之間的關係。倘若再明晰或者粗魯的主觀武判臆斷一點,我以為哲學是科學的精神,科學是哲學的肉體,他們兩個都各自互為對方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和獨立統一體,就像這個世上的男人和女子。


圓小言方小語\n


佛家之“空”並非否定物質界的存在,而是指物質界諸物的變幻無常和不確定,不恆定的空性,而“色”是泛指物質界存在的一切既“諸色相”。“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則謂:不恆定既是整個物質界的共性,而整個物質界的共性則是不恆定的。如果學過高能物理學的人便會加深理解“空”的含義,因為通過強相互作用衰變的“共振態粒子”(如△粒子、∑粒子等)它們只能存活一千萬億億分之一秒左右,它們的壽命之短達到了驚人的地步,以致於人們很難用確切的形容詞來描述它們的衰變過程,粒子物理學家即使用最優的實驗手段也無法直接測量它們,而只能用間接的方法推算出它們的壽命。


淨心齋5303038266684


欲求改命,別的都是空談,唯有四個字:多行善事(日行一善) 。唯有多行善事,多積德行善,多利益他人,多在自己有能力時儘量多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才可改命增加福報,化解災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