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昨天攻略君给大家介绍了唐蕃古道,文章中也提到了其实有很多古道都可以通到拉萨,那今天攻略君给大家说一说几乎家喻户晓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藏族有句谚语:“加察热!加夏热!加梭热!”意思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命!”如果你来到高原,走进藏族人家,还未坐定的时候,一杯热腾腾的酥油茶已摆在了你面前。高原游牧民族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为主食,缺少蔬菜,维生素摄入量微乎其微,茶叶是藏族人吸收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汉地是茶的故乡,盛产名茶;藏地有广阔草原,多出良驹。你以茶易马,我以马换茶,“茶马互市”遂在双方的边境地带开始出现。唐初茶马互市大致通过唐蕃古道进行。后唐蕃交恶,茶马互市渐渐向南发展。公元678年,吐蕃势力进入云南西洱海北部地区,首次开辟了吐蕃通南诏道,即滇藏古道。到了宋代,因关隘尽失,无法交易,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转至西南。

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宋与西夏、辽国连年开战,急需大量藏地良马,因此专门设立了茶马司,进行官方的茶马互市。元朝沿茶马互市商贾来往汉藏两地的小径,开辟驿路、设置驿站。明朝继续加强驿道建设,实行官办茶马交易,严禁私茶。贩私茶者为了躲避官府检查,绕开主干道,于是高山深谷间,出现了无数条毛细血管一样的条条小径。

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清朝时,将驿站机构改称“塘”,厉行对塘站的管理,茶马互市规模迅速扩大。1688年,在康熙皇帝批准下,中甸正式立市,中甸成为滇藏贸易的主要商场和商品集散地,滇藏古道基本形成。从云南普洱茶的产地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下关(大理)、丽江、中甸、迪庆、德钦,到西藏的芒康、左贡、昌都,经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进入拉萨。

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1701年,康熙批准在打箭炉(康定)设立茶关,当时叫川藏商道。由打箭炉出发,往西经过泰宁(吃宁)、道孚、章谷(炉霍)、甘孜、德格,渡过金沙江,经过江达、察木多(昌都),在洛隆与滇藏古道会合,直奔拉萨。至此,汉藏两地在南方的两条主要通道一川藏和演藏古道,基本定型。鉴于均系茶马互市发端,又多依赖马帮运送物资,因此今人将二者共同命名为“茶马古道。

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清末民初之际,西藏与内地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局面,汉藏两地之间的各条通道日渐人少马稀。1942年,日军入侵缅甸,切断了当时中国难得陆上国际通道——滇缅公路。于是,除了空中的驼峰航线外,大批内地急需的军用、民用物资的运输重任,就落在这条古老的茶马古道上了。一时之间,茶马古道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最盛时期骡马超过一万匹。

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1945年抗战胜利后,内地对外的陆路、海路随即恢复,丽江、拉萨等地的众多商号纷纷倒闭。茶马古道又回归到了它原初的功能,继续向拉萨运输着茶叶,换回毛皮、药材等物资。到了川藏公路开通,茶马古道很快彻底地衰落下去。茶马古道上的传奇故事也被岁月尘封了起来。

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既然说到茶马古道,少不了要提一下行走在古道上的传奇马帮。川西、滇西北和西藏雪峰高耸,峡谷深深,车辆船只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货物只能靠骡马、牦牛驮运和人力背负。四川境内,马匹少,先要用人力背负至打箭炉、云南一线,则兴起了众多的马帮。至今在茶马古道旧道上,还能见到嵌入石板足有二寸多深的马蹄印痕。

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过去,来往于茶马古道之间的,有藏族、纳西族和白族的马帮。一个马帮常拥有百匹以上的骡马,有的多达200匹。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一路风餐露宿,在滇藏、川藏间往返一趟,往往要一年多的时间。怒江两岸,回荡着清脆的马铃铛声和赶马藏族青年的吆喝声。人和马匹一起滑过横跨怒江之上溜索的惊险画面和沿途群众艰辛穷困、处在温饱边缘的生活情状,至今仍记忆犹新。

沿着古道去拉萨之茶马古道

川藏茶马古道是陕康藏茶马古道的一部分,始于唐代,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近四千余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更多藏区旅行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川藏线 chuanzangzijia(长按可复制) 攻略君VX9160304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