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吗?

身为中国男性,肩负的压力真不是一般的大,不管已婚的还是未婚的,已婚的男性同胞,有多少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我想比例应该不会很高,一定有很多人想着去改变,但现实的负担,基本上不太允许你这样做,房贷、车贷、生活的开销,都不太允许你去选择。未婚的男性,在狼多肉少的大趋势面前,又是否做好了准备?

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吗?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中国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万,我国自古以来,因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男女比例一直不平衡,现在这个数据其实已经逐渐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吗?

人口性别分布

由于男女比例失调,女少男多,现在社会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女性的地位在逐渐上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2017年中国男性人口71137万人,女性人口67871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女性为基数100)

在来看一下2005年—2017年中国男女人口数量走势对比图:

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吗?

再从微信性别数据,来从侧面了解一下男女比例

微信男性用户为55.12%,女性用户44.88%,相差10.24%。

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吗?

40岁以下适婚用户占92.26%,40岁以上仅占7.74%。

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吗?

全国各省男女比例排名

第一名:海南省。男女比例100:122.71,正经高达到100:135.64

第二名:广西省。男女比例100:120.94,广西卫生计生部门称,广西省男女比例失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县区重男轻女的陋习还相当严重,这是造成男女比例性别比例失衡的主要因素。

第三名:江西省。男女比例100:119.05,在2000年的人口数据统计中,江西、安徽、陕西三个省那女比例严重偏高,其中江西省是最严重的,男女比例曾高达140:100,最近一些年有所下降!

第四名:河南省。男女比例100:118.13,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的男女比例下调了不少,不过目前还是100:118.13的比例,还要加油!

第五名:安徽省。男女比例100:117.35,安徽省曾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显示,是男女比例失调最严重的省份,没有之一,还好第六次普查已经降到了第五名。

第六名:广东省。男女比例100:117.23,广东省是沿海城市,在这边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比较严重,所以男女比例失调一直存在。

第七名:湖北省。男女比例100:115.99,湖北属于中部地区,经济没有沿海发达,男女比例失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农村以男性劳动力为主。

第八名:江苏省。男女比例100:115.33,有人说,在江苏省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胎儿性别鉴定。本来就是重男轻女的地,所以胎儿鉴定让女孩越来越少。

第九名:陕西省。男女比例100:115.02,在陕西省,虽然国家推出了缓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单独二胎政策,但是偏爱男孩的社会风气还是没有改变。

第十名:福建省。男女比例100:114.74,福建省重男轻女的思想早有耳闻,以大福建的风气,男女比例失调这种事应该排到前3,怎么可能第10名!不过数据是这样的,暂时就把它放在第10名吧!上图

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吗?

近20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积累效应已经显现出来,按90年代出生性别比外推,目前0~20岁人口中男性多出女性大概相当于20岁3个年龄组的人口数量,“积累效应”已相当可观。如果畸高的出生性别比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男性过剩的婚姻挤压会越来越严重。

在人口基数比较小的国家,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过跨国婚姻和女性移民来解决问题。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国家,女性人口的短缺,就很难以国际移民的方式觅求出路。

原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但在婴幼儿人口性别比持续上扬的情况下,这种结构性和累积性的失衡,就很难想象“男性人口可以在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人口中寻找配偶”这种解决办法的可行性。因为“大哥哥”同期群与“小弟弟”同期群之间为争夺配偶而发生的人口冲突,会愈演愈烈。1、犯罪率升高、婚配关系不稳定。

婚姻性别挤压对一夫一妻制家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和交换价值升值“泛商品观念”作用下,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增多,离婚率持续上升,传统家庭的稳定受到威胁。

社会刑事案件增加。如果出生性别比升高得不到纠正,便会更多滋生这些不道德和丑恶社会现象,基本消失的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等会重新抬头,并且间接衍生性暴力犯罪、乱伦、人们社会心态畸变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

2、男人抢女人的饭碗,就业压力大。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并带动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将产生某些影响。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未来一二十年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将比较严重。一些女子占据生产绝对优势的行业,比如纺织、服务等,不得以只能让男子来承担。

3、孤寡老年女性将会减少,居家养老增加

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时间差”实际出发,只能走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老年劳动者自我养老“三养”相结合的路子。鉴于目前出生性别比偏高实际,40年以后过低的老年性别比将会升高,孤寡老年女性将会减少,家庭养老在上述“三养”中的地位将得到加强,居家养老方式会有所增加。

4、人口严重萎缩

5、男多女少会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严重萎缩。因为人口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母亲来实现的。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

综上所述,现实已经非常的严峻了,希望男性同胞多加努力,我们已没有退路,同时也希望女性,珍惜自己,擦亮双眼,不要便宜渣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