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祿山,人們想到最多的是安史之亂。這是因為,安史之亂後,大唐由盛轉衰,老百姓陷入永無止休的戰亂當中,整個國家四分五裂,形成軍閥割據。
所以說,安祿山在推動大唐滅亡這件事上,還是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作為一個由安祿山這樣的將領主導的,以滿足自己私慾而挑起的一場戰爭,安祿山勢必成為了歷史的罪人。
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古代社會,這樣的戰爭毫無疑問是不義之戰。所以,安祿山錯就錯在了在一個不是那麼恰當的時機,發動了一場不義之戰。所以,兵敗還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作為安祿山來講,最後竟然死在自己兒子手中,確實也是太窩囊了。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安祿山只可作為一代梟雄,沒有成為皇帝的水平。雖說,他建立了大燕政權,但是很快他就死了,他的政權也隨之消失。
但是,作為唐朝歷史上避不過去的一個人物,安祿山確實有著非常過人的地方。從他的年少來看,我們知道,安祿山是很不幸的一個人。但是,從他開始進入朝廷到他平步青雲,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人非常不簡單。
他的不簡單,實際上,我們可以簡單概括為:審時度勢,察言觀色。
先說審時度勢。我們都知道,唐玄宗晚年,朝政是非常的腐敗。而安祿山正是靠著這種腐敗的吏治,像唐玄宗身邊的大臣重金賄賂。從而使得這些大臣在唐玄宗面前大讚安祿山的功績,從而使得唐玄宗知道並開始提拔安祿山。
再說察言觀色。像安祿山這種從底層上來的小人來說,察言觀色也是必備功課了。皇帝喜歡什麼,他就說什麼,沒有的東西也能造出來以取悅皇帝。比如,他知道唐玄宗寵幸楊貴妃。便進皇宮後,先拜見楊貴妃,而他的理由是,在胡人的家族中,母者為大,這使得唐玄宗非常開心。
除此之外,安祿山還極善偽裝。他知道,皇帝認為他是胡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他便極力在唐玄宗面前表現的裝傻充愣,從而讓玄宗沒有絲毫的戒備之心。
也正是由於這幾點,安祿山的勢力逐漸壯大。在和楊國忠矛盾激化的時候,安祿山終於坐不住了。藉著討伐楊國忠的口號,起兵造反了。
但是,此時的安祿山實際上準備的並不是很充分。而唐王朝,雖然玄宗晚年朝綱敗壞,民不聊生,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換句話說,大唐的命數還沒玩完。
所以,安祿山還是失敗了。關於他的死亡,史書說的最多的是,因為他寵愛自己的小兒子,結果被二兒子和宦官殺死了。縱觀安祿山的一生,儘管他有著非常國人的地方,但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個梟雄而已!
閱讀更多 安氏宗親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