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鎖定CCTV-7農業節目

《鄉村振興看中國——泥中寶水中鮮 馬尾尋奇逐浪來》

首播:7月31日 18:05

重播:8月01日 23:17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有時候很想來一段這樣的旅程

不用跋山涉水、不用勞累奔波

尋一處靜謐之地,安靜地感受大自然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用最隨意的方式給自己的身心放個假

揮霍一下屬於自己的美好時光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福州就有一處

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

“馬尾”

據說這個地方山水、水美,

並且還是船政文化的發祥地!

羅星塔、天馬山、船政文化

——走到哪裡都是美景!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蟛蜞、紅蟳、蟶子

——去到哪裡都有美味!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這麼好的地方!

咱們必須約約約起來~~去瞅瞅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馬尾,位於福州閩江入海口,背山面水臨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馬尾的神奇。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這個始建於宋代的羅星塔,是國際公認的航標,有“中國塔”之譽。據說當時從世界各地郵寄到馬尾的信件,只要寫上“中國塔”三個字就能寄到。(好神奇有木有!~)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尋覓神奇的美味

我們來到了千年古鎮閔安,據說這裡有一種神奇的美味呢!來看看是什麼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早上6點多,趁著邢港河退潮,江幼娣和老伴划著小船,帶我們尋找當地的特色美味!到了河灘,江阿姨將手伸進河灘的泥洞裡一搗,一隻紅色的小東西慌亂地爬了出來~~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仔細一看,紅紅牛形似螃蟹,只有大拇指大小,長著一雙圓溜溜的眼睛,披著一身紅色甲殼,橫著爬行,俗名“紅紅牛”,當地人也稱蟛蜞!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原來這就是我們要找的美味之一蟛蜞,那怎麼吃呢?

一、蟛蜞酥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江幼俤將抓來的蟛蜞尾部摘掉之後洗乾淨,放入鹽、老酒、生薑,再倒入紅紅的酒糟進行攪拌,一盆香脆可口、酒香四溢的蟛蜞酥就做好了。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蟛蜞酥肉酥骨脆,味道香美。民諺有道:“稀飯佐以蟛蜞酥,食之滿口爽而舒”。

二、蟛蜞醬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除了蟛蜞酥,蟛蜞醬也受遊客喜愛。將蟛蜞,用剪子將蟛蜞剪碎,放到調味料中醃製12個小時,然後再用石磨磨成醬,便是細潤柔滑、美味可口的蟛蜞醬。

對於馬尾人來說,蟛蜞醬里老酒、酒糟的香味,與蟛蜞的鮮味混合在一起,那就是家鄉的味道。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尋找蟹之貴族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從閔安村順著閩江而下,便到了素有“閩江口明珠”之稱的琅岐島。在這裡有一種形似紅紅牛,卻比紅紅牛大很多的美味——紅蟳,學名叫鋸緣青蟹。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由於琅岐位於閩江入海口,半鹹半淡的海水非常適合紅蟳生長,琅岐紅鱘也因為它殼硬肉肥,成為國家地理標誌商標,身價也變得金貴。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泥巴里的海味是什麼呢?

琅岐島東面臨海,三面環江,30公里的海岸線,37平方公里的肥沃灘塗,養育出了另一種鮮美的海味。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原來,這種長在泥裡的寶貝就是蟶子。在雲龍村,家家戶戶養殖蟶子,村民們的收蟶時間也隨潮水的漲落而定。

這不早上8點,村民葉廣達便來到他的蟶田,看著老葉熟練地從泥巴里挖到一個個蟶子,簡直太牛了!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遊客這個時候來琅岐,不僅能體驗挖蟶,還能親身感受著收穫的繁忙。那麼蟶子到底如何烹飪的呢?

一、鐵板鹽焗蟶子

蟶子的做法有很多,然而鐵板鹽焗,卻能將蟶子的鮮味發揮極致。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將吐淨泥沙的蟶子,用刀在後背劃開,流出多餘水分,之後在鐵板上倒入粗鹽鋪底,把瀝乾水份的蟶子,排入鐵板中!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用小火吊出蟶子的鮮味,一道美味的鐵板鹽焗蟶子就做好啦~~

二、辣炒蟶子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這道菜,最講究的則是火候,炒鍋裡放油,爆香蔥、姜、辣椒,倒入蚶子大火翻炒,再澆上一勺秘製豆瓣醬,香香辣辣的一盤辣炒蚶子,讓人無法抵抗的舌尖誘惑。

紅蟳蒸蛋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張牙舞爪的紅蟳,在這裡也有獨特的料理方法。將紅蟳用大火清蒸,雙手一掰,蟹黃滿滿,將鮮嫩的蟹肉一點點剔出來,合著蛋液一起攪拌,隔水一蒸,嫩滑的紅蟳蒸蛋,似乎還帶著大海的氣息。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再點綴上蝦仁、紅豆、綠豆勾成的芡汁,一道道琅岐海鮮就可以品嚐了。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探索馬尾船政文化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除了品嚐馬尾的獨特美食之外,馬尾的船政文化一定不能錯過! 1866 年馬尾因福建船政的設立而輝煌,成為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船政學堂

當時在沈葆楨的推動下,創辦船政學堂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從船政學堂裡,走出了鄧世昌、嚴復、詹天佑、陳季同、高魯等船政人才。如今儼然成為了青少年的研學基地。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除了船政學堂,必須踏足的還有船政博物館,場館主要展示近代以來清朝水師建立、發展、遭遇的挫敗及中國海軍的孕育歷史。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館內有著大量珍貴文物、圖片、模型以及各種仿真場景!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這艘是由船政生產的中國第一艘木質巡洋艦“揚武”號,全長60多米,噸位達到了千噸級,艦炮11門,而最為自豪的是它的發動機。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這一艘平遠號,代表了當時船政生產力的先進水平,首先它是全鋼鋼甲巡洋艦,排水量達到了2150噸。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平遠號是中國第一艘全鋼鋼甲艦船,它參加了甲午海戰,也就是說在甲午戰爭時期,已經是鋼鐵艦船。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假如你對海軍有著特殊的喜愛,那你一定要來這裡!因為這裡保留著143年前遠去的硝煙與戰火。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船政文化創造了馬尾的歷史,也深深影響著現代的馬尾人,那種崇尚科學、改革創新、對外開放的精神一直流淌在馬尾人和福州人的血液裡。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鎖定CCTV-7農業節目

《美麗中國鄉村行》

7月31日(週二)18:05播出的

《鄉村振興看中國——泥中寶水中鮮 馬尾尋奇逐浪來》,和您不見不散。

欄目簡介

《美麗中國鄉村行》是央視唯一一檔純粹的鄉村旅遊節目,她以美麗中國的秀美鄉村為著眼點,以“鄉村旅遊、生態文明”為主題,全景式描繪中國鄉村旅遊畫卷,讓觀眾足不出戶領略中國鄉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倡導新型生態旅遊模式。

更多信息請關注

欄目微信公眾號:CCTV7mlzgxcx

微博:CCTV美麗中國鄉村行

央視網欄目專區:http://tv.cctv.com/lm/mlzgxcx/

紅色的牛竟然在泥巴里?去文化名城福州馬尾探索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