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77%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

现在的人工智能有多牛?阿里的人工智能文案1秒钟能生成2万条广告语,蚂蚁金服的AI实现了4个人服务27家基金公司数千万用户,知于舆情能在10分钟内判断事件情感趋向,眼科医生经过十几年训练才能识别40%左右的角膜炎,而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可以识别出84%且永不疲惫。

早在2016年,基于当时的人工智能技术,牛津大学教授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和米迦勒·A·奥斯本就预计,未来20年,中国77%、印度69%、美国47%的工作岗位都很可能被机器学习所带来的自动化取代。那么,在未来,我们该如何跟机器人“抢”工作?

事实上,机器人善于解决问题,但不会提出问题,不擅长创新。因此,在机器学习时代最有价值的社会职业是创业家、创新者、科学家、创作者和其他能够分析出待解决问题、待发掘机会和待探索领域的人才,只有在这方面有所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十年,中国77%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

机器无法彻底取代人类

“人工智能一定会消灭一些行业,改造一些行业。”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肯定地预测,“很多工作可能就没有了,很多专业也就没有了,简单的会计记账很快会被替代,银行里的很多人会失去工作。”不过不必恐慌,未来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无法被取代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替代和强化部分行业的同时,也会孕育许多新行业。例如,现在的无人驾驶飞机,一架飞机替代了一个飞行员,但是背后有60个大数据操作师做支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与智能机器人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会形成新的分工。这种新分工体现在人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优化工作绩效;机器善于解决问题,但不会提出问题,不擅长创新。因此在机器学习时代最有价值的社会职业是创业家、创新者、科学家、创作者和其他能够分析出待解决问题、待发掘机会和待探索领域的人才。

未来十年,中国77%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人们会从许多传统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闲暇时间,更强大的支持手段,让生活更有趣和丰富多彩。创新、创意会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人们也有更多机会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但是,所有的新工作都只会越来越复杂,而不会越来越简单,未来不会创造出那些你只要答对了几分就能够获得的工作。

具备想象力、整合能力的人,更能适应新时代

搜索引擎、手机等科技的出现让人们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依靠传统教育消灭无知的功能已经消失了。未来拥有知识很容易,判断整合这些知识的能力才重要。未来的人才除了需要掌握大量专业知识,想象力更要考虑放在未来人才的第一位。

站在从业者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时代的从业者最重要的素质,是要拥有很高的道德准则,“因为人工智能有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人类究竟能不能控制住它的边界,能不能忍住不去打开潘多拉魔盒”。在实际研究中,人工智能的很多应用场景其实是充满诱惑的,从业者需要考虑清楚某个技术在未来会不会对人类社会产生致命影响,不能被人工智能所控制。

未来十年,中国77%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

计算机科学将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钥匙

归根结底,机器是服务人的,人站得有多高,机器人的帮助就会有多大。就像智能手机设计的功能本来很多,但大多数人只发挥了它30%的功能。“如果希望在机器人辅助下,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未来通识教育、素养教育、艺术教育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学校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谋划未来能力等等。未来社会谁能生存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变成那些最不像机器的人。不过从最现实的角度考虑,计算机科学将成为所有学校的“主课”。现在浙江大学要求所有本科生学习编程,连考古系也不例外。这是给学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钥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