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反彈行情結束了嗎?

A股的反彈行情結束了嗎?

行情定義:

30和60分鐘共振式調整

行情回顧與解讀:

今天兩市再遇黑色星期一,兩市指數呈飛流直下式運行,讓不少投資者對熔斷制度甚是懷念。受國慶長假期間,國際股市下跌影響,上證綜指早間直接低開20點左右,隨後略作盤整,便開啟加速下跌模式。臨近午盤已是擊穿2750,跌幅接近3%。午後指數在2750下方曾作困獸之鬥,但終歸力不從心。最後一小時多頭放棄抵抗,任由指數飛流直下,尾盤跌幅超過3.7%,盤中最大跌幅接近4%,全天成交量顯著放大。兩市上漲家數不足十分之一,行業板塊全軍覆沒,板塊跌幅超過4%有12個,市場哀鴻遍野,鬼哭狼嚎。

A股的反彈行情結束了嗎?

國慶長假過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國內A股市場再遇黑色星期一。有些人可能會將責任推給長假期間國際市場的下跌。那麼好,我們就來看看,在國慶期間國際主要市場都跌了多少。香港市場的恆生指數是和我們關聯最大的跌4.12%、美國的道瓊斯跌0.04%(納指跌3.21%)、法國CAC40跌2.44%、德國DAX30跌1.10%、英國富時100跌2.55%。好像都比我們今天一天跌的少!A股你情何以堪啊?況且,就在長假後半段,央行還進行了定向降準。雖說不直接針對股市,但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利好。其用意很明顯,就是假期國際市場下跌,希望今天A股市場開市能夠軟著陸。可誰曾想,還是走出了飛流直下。確實有點讓管理者難堪。

A股的反彈行情結束了嗎?

可是,這又能怪誰呢?節前市場剛剛聚攏起些人氣,結果迎來卻是大盤股的過會。這不由的使投資者聯想,無形之手的託市是為此而來。融資是市場的基本功能之一,但不是全部。片面追求融資功能,而忽視其它功能,必然是一個畸形發展的市場。這些老生常談,管理者不懂?恐怕是另有原由。故,不改變過度重視融資功能的管理者,不是合格的管理者;不改變唯融資功能獨尊的市場,是不值得參與的市場。

A股的反彈行情結束了嗎?

六線分析法:

15分鐘調整至超賣區反彈至低位,失敗後再回超賣區;30分鐘中高位死叉,調整至低位;60分鐘中位死叉,調整至中低位;日線反彈至高位拐頭;周線反彈至中低位;月線調整至低位。

PS: 15分鐘指標一調到底,直接帶壞了30和60分鐘指標,使二者形成共振式調整。今天市場雖然是低開低走,放量下跌,但是日線指標只是拐頭,並未就此展開調整。所以,從中級指標來看,仍在周、日共振式反彈過程當中。但是,今天留下的20個點左右的向下跳空缺口,若在短期內不能被有效回補,則此輪反彈半路夭折的概率將大增。若是不幸言中,則此輪月線級別調整,直接到底將在年底或是明年年初看到。

——————————————————

碼字三小時,閱讀兩分鐘

您的點贊轉發打賞是我寫作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