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吨重的大恐龙,站立姿势与众不同


12吨重的大恐龙,站立姿势与众不同


这幅插图展示了Ledumahadi mafube在侏罗纪早期的南非觅食的场景。图中的另一种恐龙是南非的畸齿龙。

绘图:Viktor Radermacher,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

撰文:Michael Greshko

大约2亿年前,在如今被称为南非的土地上,活跃着一种体重相当于两只成年非洲象的恐龙。这种巨型恐龙是食草动物,其四脚站立的方式有些与众不同。

当地时间本周四,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披露了这种外形酷似蜥脚类恐龙(长颈恐龙,包括雷龙)的新恐龙,但严格地说并不是蜥脚类恐龙。实际上,Ledumahadi恐龙是蜥脚类恐龙更早期的远亲——蜥脚型恐龙。这种体型更大的恐龙的生活年代比研究者通常认为的恐龙时代要早得多,因此发现者将自己的惊讶表现在了恐龙的名字里:Ledumahadi mafube,在南索托语中意为“黎明时的巨大雷声”。

就像大象一样,真正的蜥脚类恐龙拥有柱子一样的四肢,能够有效支撑自身的重量。不过,Ledumahadi恐龙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它似乎具有更具灵活性的前肢,可像猫蜷伏一样站立,站立时膝盖和肘部部分弯曲。

“这是一种想拥有所有进化优势的动物,”研究的主要作者、圣保罗大学的古生物学者Blair McPhee说道。“它想要拥有巨大的体型,同时四足都能行走,就像蜥脚类恐龙一样。但若要放弃灵活的前肢,对它来说绝对是不可能的。”

新研究认为蜥脚类恐龙和其近亲的四脚步法进化了好几次。就像最近的其它发现证实的一样,Ledumahadi恐龙再次表明蜥脚类恐龙的进化关键事件发生的更早,而且出现了更多的进化实验。

“我为这些新发现感到激动不已,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不同寻常的生物,”马卡莱斯特学院的古生物学者Kristi Curry Rogers在邮件里写道。

滚雷?

尽管Ledumahadi恐龙因雷声而得名,它的发现却不是突然之间。科学家断断续续耗费了20多年时间才找到Ledumahadi恐龙的化石,进而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

Ledumahadi的发现起始于1990年前后,当时莱索托高地水利工程开始建设。莱索托高地水利工程是一个大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将南非和被南非包围的莱索托连接起来。建造者深知建设期间可能会挖掘出大量化石,于是聘用威特沃斯特兰大学的古生物学者James Kitching收集出现的化石。


12吨重的大恐龙,站立姿势与众不同


这幅插图展示了新发现恐龙Ledumahadi mafube保存下来的一些残骸。

绘图:McPhee et al./ Current Biology

在施工地点附近的一个悬崖,Kitching发现了因侵蚀作用而露出地表的大块恐龙骨头。他将其采集了起来,不过他对恐龙并没有太大兴趣,他更喜欢研究的是早期的哺乳动物。因此,这些恐龙化石一直安静地存放在威特沃斯特兰大学,直到本世纪头十年的中期,当时还是威特沃斯特兰大学古生物学者的Adam Yates意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

Yates通过剪报找到了恐龙化石的所在地点,然后带着博士生McPhee一起跋涉到当地,并发现了更多化石。后来的研究证实它们都属于同一恐龙。2012年,古生物学者Jonah Choiniere来到威特沃斯特兰大学,McPhee向他介绍了这些巨型恐龙化石。从2012年到2017年,两人重返恐龙化石遗址,发掘出了更多Kitching当年发现的那头恐龙的化石。

“寻找Ledumahadi耗费了多年时间,充满了偶然事件和知识的传递,”Choiniere说道。“在任何一点上,都有可能出现错误。幸运的是,并未发生。”

与恐龙同行

接着,研究者系统性地重现了Ledumahadi的样子。研究的合作者、布隆方丹国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者Jennifer Botha-Brink确认这头14岁的恐龙死亡时已经成年。开普敦大学的地质学者Emese Bordy根据恐龙化石周围的沉积物证实,这些恐龙化石距今1.95-2亿年。

为了弄清楚Ledumahadi的行走方式,研究者找到了如何判断一只动物是两条腿还是四条腿走路的方法。在依靠后肢走路的动物中,其前肢相对更细长。而依靠四条腿走路的动物,前肢则更为强壮,这样才能更好的支撑其躯体重量。

研究团队将Ledumahadi恐龙的四肢骨骼与不同的动物进行了对比:恐龙以及数百种已知行走方式的现存哺乳动物。Ledumahadi的前肢非常强壮,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它依靠四条腿行走。但Ledumahadi的前肢表明它采取了类似猫蜷伏方式的站立。

研究者表示,Ledumahadi恐龙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下一步的工作是在南非其它地方寻找更古老的化石。研究团队还准备重新浏览威特沃斯特兰大学的收藏室,寻找其它深藏的化石宝藏。

“实在太神奇了,有时候你的书架上可能就放着非常宝贵的东西,你每天都会经过,由于习以为常而不会去仔细查看,”Choiniere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