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99歲校友王靈芳憶浙大西遷泰和:戰火紛飛中的一處安定之所

本文轉載自:井岡山報融媒體、中國吉安網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浙江大學為免遭日軍塗炭,保存學校,保存人才,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舉校西遷,從1937年9月離開杭州開始,浙大一遷浙江西天目山、建德;二遷江西吉安、泰和;三遷廣西宜山;四遷貴州遵義、湄潭、永興,途徑浙、贛、湘、粵、桂、黔六省,行程2600餘公里,沿途千難萬險,歷盡艱辛,被譽為“文軍長征”。

吉安、泰和是西遷途中重要一站,雖然只有短短七個月,但是在浙大百年曆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吉安辦學期間,竺可楨校長從陽明理學中挖掘“求是”精神,醞釀出浙大“求是”校訓;因遠離戰火,浙大得以足質足量的完成教學,被當時教育部認為是西遷大學中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堅持的最好的一所;浙大為泰和縣修築防洪大堤、創設澄江學校、協助開闢沙村墾殖場,此“泰和三舉”傳頌至今;竺可楨校長夫人張俠魂及子竺衡不幸病逝,留下了令人悲愴的“泰和遺恨”……

4月初,竺可楨後裔、浙大校友從全國各地趕來泰和,重返西遷故地,探尋求是精神,併為竺可楨校長夫人張俠魂及子竺衡掃墓。這是一次歷史的回眸,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更是99歲高齡的浙大老校友王靈芳老人的圓夢之旅。記者有幸採訪到這位老人,聆聽一段艱苦卓絕卻意義非凡的歷史。

99歲校友王靈芳憶浙大西遷泰和:

戰火紛飛中的一處安定之所

3月30日,99歲浙大校友王靈芳從湖北武漢趕來泰和,對於她來說,這是一次圓夢之旅。“媽媽去過位於貴州、廣西的所有浙大西遷舊址,唯獨沒有來到泰和,她總是對我們說什麼時候去泰和看看吧,去泰和看看吧……”在老人的多次“央求”下,王靈芳老人的女兒帶她回到了泰和,回眸一段難忘的歲月。

媒体关注|99岁校友王灵芳忆浙大西迁泰和:战火纷飞中的一处安定之所

王靈芳老人閱讀浙大校史

回到浙江大學西遷舊址,99歲高齡的她清楚地記得“這是大禮堂,這是圖書館,這是竺校長種的常青柏……”時隔80年,想起自己的青蔥歲月,老人感慨萬分,“沒想到,我還能回到泰和!”

王靈芳,江蘇南通人,1937年考入浙江大學,9月到學校報到後,第二天就跟著學校搬遷到了杭州西天目山,整整四年的大學生涯,都在西遷途中度過,親歷了整個西遷過程。

一路烽火一路學習

淞滬會戰打響之後,戰火迅速波及浙江,1937年11月11日,浙江大學被迫舉校西遷。杭州淪陷後,浙大師生再次經金華、玉山、樟樹輾轉到吉安,行程752公里,平均每天前進30公里,於1938年1月20日前後抵達吉安。

按照學校安排,王靈芳和她所在的農化系的8名學生負責學生搭乘運兵火車,負責行李的搬遷。“車廂被拖一路,又停一路。”王靈芳回憶道,“為了不耽誤學習,我們幾個同學在火車上自學,不懂的地方就相互討論。”

時值隆冬,沿途既遭受敵機空襲,又飽受交通堵塞、露宿荒野、飢寒交迫之苦。幸而人員、物資均無損失,因泰和校舍來不及準備就緒,抵達吉安後,教職工住在鄉村師範,眷屬租用當地民房,學生先後在白鷺洲書院、淨居寺、陽明書院臨時辦學。期間,竺可楨校長住在與白鷺洲僅一水之隔的木匠街(現在的書街)53號。

陽明書院為浙江餘姚人王陽明先生在吉安任知縣時開壇講授理學的地方。據悉,竺校長來到此處,從陽明理學中挖掘出“求是”精神,醞釀出後來浙大的“求是”校訓,並於1938年11月著有《王陽明先生與大學生的典範》一書,闡述“求是”校訓的內涵。

一路烽火,一路學習。只要稍作安定,浙大便迅速開課。吉安短短三週時間,浙大堅持開課兩週,並進行期末考試。

借用蕭百萬老宅辦學

蕭百萬本名蕭柄南,是泰和清末傳奇人物,因鹽業發家,在泰和縣上田(今澄江鎮上田村)置下了偌大的莊園。竺校長輾轉江西,得知蕭宅房屋鱗次櫛比、綿延成片,另外還修建有一座家族書院——大原書院。無人打理,但建築保存完整,稍經修繕即可使用。

經過考察後,竺校長便請求江西省政府將其撥付給浙大辦學。在吉安修整一週後,即2月15日,浙大師生由水路(贛江)和陸路(贛粵國道)南行40公里,遷移至泰和上田。

為美化學校環境,竺校長還在圖書館門口種下幾棵常青柏,80年過去,常青柏亭亭如蓋,蒼翠挺拔。站在常青柏下,王靈芳難掩激動心情,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在眼前浮現。

為了補足搬遷期間教學計劃所受到的影響,各學院的課程和實驗,都比以前有所增多。王靈芳當時讀書、生活在大原書院,沒有硝煙,沒有轟炸,這七個月的讀書生涯十分可貴,“泰和遠離戰火,學校隱藏在鄉野,十分安定,學校都能正規上課。”

學校還開設游泳課。據王靈芳回憶,一天夜裡某同學途徑圖書館門口的小橋回宿舍,不慎溺水,竺校長萬分悲痛,提出每個浙大學生必須學會游泳。上田靠近贛江,於是將贛江一水流平穩的淺水區圈成游泳池,開設游泳課。游泳課上,簽到臺置於泳池中,要簽到必須下水,如此,一些害怕下水的同學也紛紛下水。當時一位同學怎麼也學不會,教導主任提出,只要下水三十次,就讓她及格。沒想到,這位同學下到三十次時,竟然學會了。

多年後,王靈芳對此記憶仍十分清晰。

當時教育部派人到全國各地巡查,認為浙大是所有西遷大學中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堅持得最好的一所。

總是忙得很的竺校長

因南通淪陷,王靈芳許久沒有收到家裡寄來的生活費,十分拮据。不久,竟然收到了父親寄來的信,裡面還有5塊錢,王靈芳高興極了。這時,竺校長也找到她,詢問她生活情況,是否需要幫助。她如實告訴了校長剛剛收到父親的信和生活費。原來,父親共寫了兩封信,一封給她,一封給竺校長。在竺校長的日記中對此事也有記載。信裡大概意思是,不知道給女兒的信她是否能收到,所以求助校長,希望校長在她需要的時候幫助她。

這件事讓王靈芳感動了許久,在她眼中,竺校長總是忙得很。為了保證學校安全,他總要奔波到別地考察,到各地去聯繫,“他忙得不得了,辛苦得很。這麼忙的校長,能把學生的事放在心頭,太難得!”

戰亂時期,物資匱乏,生活極其艱苦。學校設立了淪陷區清貧學生獎學金,要求平均分達到80分。王靈芳當時考了79.5分,差了0.5分,教導主任為鼓勵她說,這次給你評了獎學金,你必須努力,繼續加油。憑藉著獎學金,王靈芳順利地完成了大學學業。而當時獲得獎學金的同學名字都被竺校長記在日記本中,這是王靈芳第二次出現在竺校長的日記中。

讀書不忘抗戰

“讀書不忘抗戰”,由於消息閉塞,浙大便組織情報委員會,利用自備的無線電收音機,夜間收聽記錄新聞,次日上午十時編好,接著刻印發行,很受當地群眾歡迎。師生還多次進行救亡宣傳演出了《盧溝橋》、《漢奸的末路》、《中華民族子孫》等話劇,連十幾裡外的村民都趕來觀看。浙大教授組織慰勞隊,節約自己的膳食費捐款,竺可楨夫婦率先捐獻了他們的結婚戒指。學生自治會發起給前方戰士捐獻棉背心活動,竺校長就命撥出兩間房子作縫製場所,帶頭捐獻製作費用,並常和夫人到場指導。夫人張俠魂還發起了“七七盧溝橋抗戰一週年紀念”活動,並親自撰文以志紀念。

王靈芳參加了抗日話劇的演出,“讀書之餘,參加抗日宣傳,我參加小團體演戲,排節目,到各個村裡演給老百姓看。”王靈芳回憶。在竺校長的日記中對此也有記錄,並且評價“王靈芳演得最好”,這是竺校長日記中第三次提到王靈芳。

據悉,在竺校長的日記中,總共四次提到王靈芳。

泰和三舉和遺恨

這泰和期間,師生們除辦學外,還為泰和人民做了3件好事。

修築防洪大堤,使當地人免受水災之苦,浙大修建了全長1.5公里的防洪堤壩,被人稱為“浙江大學堤”,同時加固廘山碼頭,當時被稱為“浙大碼頭”;創設澄江學校,在上田村蕭氏祠堂創辦澄江學校,老師除聘用專職二名外,其餘均由熱衷教育的各系高年級大學生兼任,極大改善了當地教育質量,讓許多農村兒童有了讀書機會;協助開闢沙村墾殖地,安置140名戰區難民,解決他們的居住和生計問題,也促進了農墾事業的發展。

但在泰和期間,發生了一件讓全體師生都悲痛萬分的事。一直跟隨竺校長顛沛流離的竺夫人張俠魂,以及他們的次子竺衡,不幸因身患痢疾,缺醫少藥,竟不治身亡!

媒体关注|99岁校友王灵芳忆浙大西迁泰和:战火纷飞中的一处安定之所

王靈芳老人在校史館內看到竺校長寫給妻子的悼念詩落淚

王靈芳老人回憶道,那是西遷以來,浙大遭遇的第一個大挫折。300多名參加追悼會的師生,全場嗚咽。心思細膩的她感覺到“當時竺校長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隨後,張俠魂和竺衡母子安葬於今泰和澄江鎮黃岡村的松毛嶺上。隨著九江的淪陷,泰和也無法辦學,9月18日,竺校長帶領浙大師生告別辦學七個月的泰和上田,直奔廣西宜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