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限制“天价片酬”,但只有声明就够了吗?

“天价片酬”再次成为关注热点。

8月11日,优酷、爱奇艺和腾讯三大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等6家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发布限制明星不合理片酬的联合声明。

声明首次明确了演员的最高片酬限额,即单个演员的单集含税片酬不超过100万元,其含税总片酬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同时,这9家公司还宣布共同抵制偷逃税、“阴阳合同”等行为。

9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限制“天价片酬”,但只有声明就够了吗?

紧接着,作为中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横店影视产业协会也发表了《关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影视精品创作”的倡议》,同样号召全行业一同遏制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

“天价片酬”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央视新闻曾经报道《如懿传》的高薪片酬问题,随之,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等联合发布的《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要求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要把演员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

9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限制“天价片酬”,但只有声明就够了吗?

也就是说,此前“片酬”问题曾经引起过讨论,但是并未受到制作机构以及播出机构的重视。

究其原因,可以看出,此前发布“成本意见”的单位只是社会组织,而这一次,无论视频网站还是制作公司,如此高频率的发布声明在于——真正的国家权力机构发声了。

在最近的几份声明的开头部分,都提到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联合印发的《通知》。它要求加强对当下影视行业存在的如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不遵守合约等诸多乱象问题的治理,推进依法纳税,促进影视行业健康发展。可以说,众多声明的发出是对于《通知》的一种响应。

但是,我们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是,“天价片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支付明星的费用来自于制作公司,采购剧集的费用来自视频网站,他们是形成“天价片酬”最核心的因素。

9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限制“天价片酬”,但只有声明就够了吗?

片酬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市场行为。此前,制片方与视频网站以为有了明星就有了观众与流量,所以拼命找到那几个“流量明星”。一旦这个逻辑遭到了市场的冷遇,片方与视频平台自然会重新回归内容与故事的路线。

与其搞声明式的号召,不如交给市场重新选择。

至于所谓的“阴阳合同”与偷逃税等问题,自然会有国家职能机构负责监管,无论是制作方还是视频平台需要做的是“遵守法律”。动用行政手段甚至类似声明,只会让一个发展中的行业倒退。

在众多声明中,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声明更需要被认真对待。这份声明写到:政府部门应该管理的、业内公司应该共同重视的更重要的问题是市场公平:诸如一段时间以来在某些平台和制作机构之间存在的收视率、点击率造假;电影票房造假;制作发行垄断;宣发恶意竞争,乃至金融资本将影视作品工具化等现象,这些同样是会妨害行业发展的症结问题。

9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限制“天价片酬”,但只有声明就够了吗?

“影视业内的薪酬和制作经费等经济问题、行业合同管理等问题,是市场行为,应该交由市场调节,交由工商和税收部门监督调控。匆忙动用行政手段,不合理收缴权限,盲目限价甚至‘一刀切’,很可能会伤害到众多基层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也很可能会滋生其他的违法违规行为。”

导演协会强调,应当警惕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管制时代的倒退,警惕正常舆论环境中非理性民粹杂音的干扰,维护行业的前进方向。

最后这份声明写到:一切举措都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经过周密调研探讨解决方案,才能保证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